注意:跟帖请不要暴露作者的相关信息。
更多科学故事请关注2013“我和孩子们”的科学教育故事发布评奖公告: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3&Id=14966
教师的另一种爱——严格
作为一名科学教师,多年的教学让我知道,一个严格的教师才是一个负责任的教师。每学期,我都会同时教几个班级,面对200多个学生,我不能做到对每个学生了如指掌,但我会尽力让他们认真地上好每一堂科学课。由于科学课的内容多,时间紧,所以我就从提高课堂效率上入手,力求每个学生在课堂上能认真参与到每个环节。这样的教学得到了很多学生的认可,他们会自发地在离开实验室时亲热地和你说再见,尽管有时候你刚批评完他们。但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如我所愿。
小池同学是上学期新转入的学生,在第一节科学课上,他就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倒不是因为他独特的名字,而是因为他奇怪的性格。仅仅是因为前面同学向后靠到了他的桌子,他觉得那是不可饶恕的,就满脸愤怒地踹同学的凳子。因为他是新来的学生,我平静地对他说:“同学靠到你桌子是很平常的事,他没有影响到你写字,你没必要这样对他。今后,如果他影响到你上课了,你也不该这样对他,你可以先和我说,我会处理好的。”他沉默不语,我认为他听懂了。
第二节课上,他的表现很令我失望。当时全班同学都坐得很端正,唯独他双腿叉开,两手很随意地放在桌上,眼睛东看西看,很懒散的样子。我注视了他多次,他依旧如此。我走到他身边,他还是没有意识到他的错误。相反,几分钟后,他实在太无聊了,想和同桌讲话,同桌不理他。于是,他拿起了手中的橡皮,瓣成一小块一小块,开始扔橡皮。可是前面的同学好像没发现,于是他把手举得高高的,希望从高处扔过去,能让前面同学发觉。接着,他甚至想站起来扔了。正在他玩得很投入的时候,注意了他多时的我实在忍不住了,我不动声色地走过去,拿起了他的书本顺手“啪啪”两下,把他高高举起准备扔橡皮的手打了下来。我继续上课,我以为他一定会知道自己错了,乖乖地听课。但我发现,他楞住了,脸涨红了,斜着脸,不愿正眼看我,眼睛里充满了委屈和不满。他根本没想到我会这样做,这让他很下不了台。看到他这样,我很生气地对他说:“你来学校是学知识的,如果你自己都不愿意做一个学生的话,那你就没资格要求我像教师对学生那样对你。你自己想想,今天是谁很过分。”课后,我很郁闷地回到办公室,想和同事聊聊这件事。当我一提到小池的名字,同事们就说了:“这是一个大名鼎鼎的学生。据说,数学老师拍了拍他的肩膀,他回过头就说:‘老师,你干嘛打我?’”听了这样的话,我心里咯噔了一下。如果是那样的话,那我今天这样对小池,他能接受得了吗?他会怎样想,怎样做呢?经过一番矛盾的思考后,我问了自己三个问题:今天你做错了吗?没有。今天这件事最坏的结果是什么?不做老师。下次再遇到类似的问题,你会怎样做?还是这样做。有了这样的思考,我也很快把这件事忘了。
事情总是往好的方向发展的,可是这件事发展地太好了,让我整整一个学期不感相信。从第三节课开始直到现在的所有科学课中,我再也看不到那个不懂事的小池了。不知是怎么回事,他会坐神气了,会很积极地举手,会很团结地与同学共同完成实验。同桌偶尔开个小差,他也能及时提醒。刚开始,他的作业很潦草,尽管我不指望他能完成作业,从那次开始,他的作业总能及时拿过来给我批改。上课他举手回答问题最多,正确率也很高。对于他的进步,我一开始就及时给予了表扬。到后来,我觉得多表扬他也不好。可是,有好多次,都是因为他实在表现很不错,我一不小心就又表扬了他。对于他的进步表现,我及时地与班主任老师进行了沟通,我知道了他在其他课堂中的表现并不是这样的。于是我想,他的这些都是装出来的。他很可能想得到我的科学家小卡片而已。但期末考核时,他的试卷告诉我,这并不是装就能装出来的,这是他长期以来认真听课的结果。小池能有这样的变化让我很欣慰。
我曾经有这样的困惑:从“师德”的角度来说,小池上课没认真听讲时,我对他的这种做法无疑是不恰当的;但这种不恰当的方式却让小池同学在科学课上发生了质的变化。那么,我的这种教育行为到底是否正确呢?一位前辈对我说:“你对小池的行为时基于对他负责的态度,希望他能认识到错误而采取的,不是为惩罚而惩罚的行为,所以并无大的过错。而且,从教育结果上看,你的行为反而能让小池不停地进步,这就是对特殊学生应采取的特殊教育。这也印证了一句老话——因材施教。前辈的一席话,让我心里豁然开朗。严格要求学生其实是对学生的另一种爱。在这个案例中,我的严格保证了全班学生有一个和谐的,积极的学习氛围;我的严格也让小池明白了一个道理——尊重自己也会赢得别人的尊重。小池的行为告诉我,他是一个好学上进的学生,这让我肯定了他的进步。是他首先尊重了自己,然后才赢得了老师对他的尊重。
如果说,和风细雨、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是当前我们值得鉴赏的教育,那么,严格地批评学生的错误却不是我们全盘否定的教育。因为,严格其实是教育的另一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