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跟帖请不要暴露作者的相关信息。
更多科学故事请关注2013“我和孩子们”的科学教育故事发布评奖公告: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3&Id=14966
孩子,让我成为你的那半个圆
——《种植我们的植物》教学故事
春暖花开,要种凤仙花了,我的孩子们可开心了!
这堂课,身为老师,要轻松地上下来是比较容易做到的。
怎么做?
教师把步骤用ppt演示,然后让孩子们跟着操作即可以了。
但是,这样的效果仅仅让孩子们成为简单地操作工,缺少科学课应有的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以及把科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的常识的了解。
那么,要让本课富有科学味该怎么设计教学呢?
花盆底部小孔的秘密
在教学“用花盆种植凤仙花种子”时,让孩子们先研究一下花盆,发现下面有小孔,问: “知道为何要如此设计?”
孩子们能想到是怕浇水太多把植物给“淹死”了,所以是用来漏水的。(备注:自从上学期学过水生植物后,他们就知道还有一类陆生植物是怕水的,或者不需要太多水)。
接着问:“那土壤颗粒也很小,它完全可以被水给携带漏出去的。”
孩子们说:用餐巾纸把孔堵住。(因为上学期学过餐巾纸的吸水性最好,而今天又恰逢让他们带了纸)
我说:同学们别忘了,餐巾纸它的吸水性好,可是渗水性也超好,如果水多是堵不住的。
孩子们丧气地说:造花盆的时候孔小一些或者不要留孔就好了。(于是又回到植物会被淹死的话题)
综上所述,不难发现,孩子们缺少灵活解决问题的方法。
原因不外乎对身边材料的缺乏认识;思考问题的角度比较狭隘。
而这两者都可以通过教师有目的的训练和点拨得到提高。其实解决该问题的核心是既要让多余水流出来还要让土壤尽量不外流,教参上用瓦片来覆盖,因为瓦片本身是弧形结构,可以保留一部分空隙,从而有效解决本问题。但是瓦片离现在孩子们的生活实际有些远了,取而代之较好的材料是卵石或者普通石头即可,不仅易找,而且还能达到满意效果。
餐巾纸的作用
今天上课,我按照教材的编排先教学了“用花盆种植凤仙花种子”,然后教学第二种种植方法。
因为事先通知孩子们带材料,所以顺手拿起桌上的透明杯子和白色餐巾纸,问孩子们“为何要选择透明的杯子和餐巾纸?”
孩子们踊跃举手:透明杯子是为了能看到种子,餐巾纸是为了避免把桌子弄脏了。(原来孩子们知道三下科学的植物单元与三上科学植物单元的不同是要通过亲身种植植物来经历一种植物的一生的变化,当然是从种子发芽开始。卫生习惯也不错,嘿嘿)
但是,再问:可是你们发现凤仙花种子和土壤颜色很相近,混在一起怎么能看清楚?
孩子们开始出现沉默!
为什么孩子们没有想到用白色餐巾纸将土壤和杯子内壁隔开,将种子放在中间即可观察到想要观察的现象呢?
我想,这是定性思维在作祟,因为在孩子们的头脑中,种子和土壤同时出现,种子肯定是种在土壤里的。
我追问我的孩子们:如果没有白色餐巾纸和透明杯子,那么和第一种种在花盆内又有何不同呢?
在和孩子们一边思考一边辩解一边种植的过程中,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也许,你看到这里会觉得这两个对于你的学生来说根本不是问题(因为在教学301班时我也这么想),那么,我想请你先去试试,或许这是这个年龄孩子的共性问题。当然,试过后也许你的学生真的不存在这两个问题,那么,我想“以学定教”说的就是这么回事吧!每一位教师,对于自己的孩子的认知水平的掌握真的好重要。记得有个“半圆理论”,虽然说得跟教学一点关系都没有,但是套用在教学上也很合适,那就是教师要随着孩子的圆半径来不断调准自己的半径,好让两个半圆重合成一个完整的圆,它将跑得更快!更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