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桑盆栽 养蚕上树
虫态毕现 视角多维
又到三下饲养蚕宝宝的准备阶段了,群里围绕养蚕的讨论颇为热闹,去年的养蚕活动中,笔者做了一个“树养”蚕宝宝的尝试,比较成功,计划今年在学生家庭饲养蚕宝宝的基础上,在学校盆栽几株桑树,养几树蚕,方便学生课间观察、群体讨论。
现借论坛,将去年“树养”的实践过程介绍出来,供大家参考,同时本帖2楼也将作为今年树养蚕宝宝过程的介绍帖,根据养蚕进度,适时上图续帖。
一位老人口述的故事:
一位老人说:以前有人养“放山蚕”。养蚕人找一块长满野生榨树或白栗柴的山坡,放好蚕籽,让蚕孵化后自己在山上吃柴叶长大,等到蚕在柴草间结了茧,养蚕人再进山捡茧。
一群孩子养蚕的困难:
一群三年级孩子要养蚕,每人几条。孩子们很感兴趣,称蚕为“宝宝”,养蚕也像养宝宝。孩子们将蚕宝宝养在一个纸盒子里,他们要读书,早出晚归,于是每天清晨上学前为蚕宝宝放好新鲜桑叶,傍晚回家,清理纸盒,换上新鲜的桑叶。可是桑叶容易失水枯萎,几小时后就干瘪了,所以孩子们养的蚕遇到了一些问题:
1、“吃不饱”——桑叶偏少,下午没得吃;
2、“吃不了”——桑叶偏多,枯萎浪费;
3、“吃不好”——桑叶失水,口感不佳等。
所以,离开家长的全力代理,孩子们养的好蚕并不太多,中途夭折不少,因营养不良往往造成生长周期偏长,所结蚕茧偏薄;同时直接接触时间很少,孩子们的观察和讨论同样不够充分。
一次“树上” 养蚕的尝试:
能不能模仿老人讲述的故事,采用桑枝水插保鲜的方法,“树养”蚕宝宝,解决孩子们养蚕的困难?2012年4月,笔者做了尝试,其过程如下:
1、在一个雪碧等饮料瓶里装上水(水量以低于瓶口3-5厘米为好);剪取一根带叶桑枝;将桑枝末端插进饮料瓶的水面下,并用餐巾纸塞紧瓶口,使桑枝“假植”于瓶水里;然后将9条几天前已经完成第二次蜕皮的小蚕放养于桑叶上。(见右图,4月23日傍晚拍摄)


2、小蚕抓稳桑叶后就开始爬动寻找下嘴吃食的部位。它们能在桑叶的边缘、叶柄、叶的背面行动自如,甚至能沿着叶柄、桑枝从一叶转移到另一叶觅食。看来蚕宝宝虽然经过人类的长期驯养,但它们的“虫性”并没有退化,攀爬能力并没有丧失与减弱!(见下组图)


3、25日傍晚,经过2个昼夜48小时的啃食,桑叶已经部分被蚕食,显得支离破碎,而在这期间,9条蚕宝宝都在在“树上” 顺利地完成了它们的第三次蜕皮,没想到连蜕下的皮也牢牢地粘附在桑叶上。蚕宝宝蜕皮期间头部高昂,胸足凌空,不吃不动,如同熟睡,俗称“眠”,小蚕们,蜕皮后继续美美地啃食水养2天的桑叶,因为根据植物的茎能吸收和运输水分的原理,桑枝不断得到瓶内水分的补充,事实上在室内的环境里,水养桑枝在3-5天的时间内,能完全保持了桑叶的新鲜和挺拔,基本不会影响蚕宝宝进食的口感。(见下组图-4月25日傍晚拍摄)


4、4月28日更换了桑枝,5月2日,9条蚕宝宝在“树上”完成了第四次蜕皮,考虑到大蚕食量增加,5月4日更换成束的水养桑枝,并用细绳在桑枝腰部松散围拢,让枝叶更加密集,便于蚕宝宝取食。


5、因为5月6日下午-11日傍晚,需要外出培训5天,而期间正是本次“树养”蚕宝宝吐丝结茧的时段,于是5月6日上午再次更换更多叶的桑枝束,并在外围绑扎细竹枝,希望蚕宝宝在其间吐丝结茧。5月11日回,发现7条蚕宝宝已经结茧,还有2条正在准备结茧!其中有一条蚕将茧在一张尚未完全干瘪的桑叶中作茧,桑叶包裹着蚕茧,挂在枝头。5月28日,蚕蛾陆续破茧而出,就竹杆,桑枝上交尾蚕卵。




一些实践的体会与建议:
“树养”蚕宝宝,模仿民间“放山蚕”模式,活用植物单元的知识,通过水插保鲜,实现一次给足带叶桑枝,满足少量蚕宝宝3—5的进食,既减少了孩子养蚕活动中投入的精力,腾出更多的观察时间,大大降低清理残叶、粪便等过程中对小蚕造成的伤害,确保早出晚归的小孩子饲养的蚕宝宝吃得饱、吃得好、不浪费,最重要的是“树上”的蚕宝宝尽显“虫性”,枝叶间千姿百态的蚕宝宝,多维度的视角,将为孩子们的提供了立体、动态的观察场景。
根据笔者的实践,开展水插保鲜“树养”蚕宝宝活动,要注意以下几点:
1、剪取的桑枝最好是带侧芽萌叶的去年生老枝,尽量不用当年生嫩梢,木质化程度较低的嫩梢容易失水干瘪,难以水养保鲜。
2、瓶体不宜过高,桑枝不宜过长,尽量在多带叶片的前提下,降低高度,降低重心,那样水养装置比较稳当,即使不小心小蚕跌落也不易受伤。
3、将蚕宝宝请上“树叶”的初放阶段,要给予小蚕一定的帮助,避免跌落。具体做法是:先将小蚕放在拉平的桑叶上,等小蚕抓稳桑叶了再慢慢松手,让桑叶自然下垂,小蚕就能比较顺利地在桑叶上立足和生活;在实践中笔者还发现,将小蚕放在桑叶的背面,更容易成功,因为桑叶正面比较光滑,背面比较粗糙。
4、小蚕期食量小,视情况5-7天更换一次桑枝,大蚕期食量大,需要提供更大、带叶更多的桑枝,1-2天即需要更换桑枝,比较分散的枝叶,可以用细绳在“腰部”拢一拢,让枝叶更密集,便于蚕宝宝取食。
5、蚕一般在第四次蜕皮一周即进入吐丝结茧期,最后一次更换的桑枝最好丛生,多叶多分支,并在桑枝束外围添加绑扎细竹枝,便于蚕宝宝直接在其间做茧。
一个树上养蚕的计划:
既然去年采用桑枝水插保鲜仿“树”能够养蚕宝宝,何不今年试试桑树盆栽真树养蚕?
在学生人人家庭养蚕的基础上,班级集体养蚕一树,每班盆栽桑树2株为一组,养蚕期间一株供叶,一株生养备用,采用“轮牧”形式。每组树养根据产叶量限养3—5条蚕。盆栽桑树置于教室向阳窗户边或走廊靠墙,便于学生课间观察,群体讨论,发现更多。
实施过程:
1、分别于2013年2月27日与3月1日盆栽小桑树一组,共6盆。一组暂时放在暖房养护,另一组放在校园露天养护,等待萌发抽新叶。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