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芦苇的思絮(二) [复制链接]

1#

芦苇的思絮(二)



十四、为什么需要大概念



 



    围绕大概念(核心概念)进行教学,是目前科学教育的一个趋势。在【英】温·哈伦 编著,韦钰译的《科学教育的原则和大概念》一书中,提出我们需建立以下的大概念:



一、            
科学中的14个大概念



1.      
宇宙中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很小的微粒构成的;



2.      
物体可以对一定距离以外的其他物体产生作用;



3.      
改变一个物体的运动状况需要有净力作用于其上;



4.      
当事物发生变化或被改变时,会发生能量的转化,但是在宇宙中的能量总是不变的;



5.      
地球的构造和它的大气圈以及在其中发生的过程,影响着地球表面的状况和气候。



6.      
宇宙中存在着数量极大的星系,太阳系只是其中一个星系——银河系中很小的一部分;



7.      
生物体是由细胞组成的;



8.      
生物需要能量和营养物质,为此它们经常需要依赖其他生物或与其他生物竞争;



9.      
生物的遗传信息会一代代地传递下去;



10.  
生物的多样性、存活和灭绝都是进化的结果;



11.  
科学认为每一种现象都具有一个或多个原因;



12.  
科学上给出解释、理论和模型都是在特定的时期内与事实最为吻合的;



13.  
科学发现的知识可以用于开发技术和产品,为人类服务;



14.  
科学的应用经常对伦理、社会和政治产生影响。



以上14个大概念,1-10是有关科学概念,而前4条是有关物质世界的,56是有关地球与宇宙的,最后4条则是生命世界的;11-14是关于科学的概念。



二、            
为什么需要大概念



    作者认为现在的学校的科学教育无法使许多学生接触到发展着的、宽泛的科学知识,无法帮助学生了解他们周围的事物,使他们能够成为一名能作出有依据地进行决策的公民。文中特别提到了“在小学,科学活动一般是从周围的物体和事件开始的,这种学习背景能给学生真实的感受,教师也力图使内容引起儿童的兴趣。小学阶段的问题不在于缺乏能使学生感知的内容,而在于难以选择适当的学习内容,并使这些内容不仅对学生在中学的学习有用,而且对他们的一生有用。”所以,在构思科学教育的目标时,“在知识方面不是一堆事实和理论,而是趋向于核心概念的一个进展过程”,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与他们生活相关的事件与现象。我这点上,与我们现行的减负政策也是相符的。



    同时,也是推行以探究式学习为主的科学教育原则的需要。“科学教育具有多方面的目标,科学教育应该致力于:理解一些科学上有关的大概念,包括科学概念以及关于科学本身和科学在社会上所起作用的概念;收集和运用实证的科学能力;科学态度。”



    在为了逆转学生对科学缺乏兴趣和乐趣的状况,近年来的采取的措施主要集中在教学方法方面,广泛提倡基于探究的教学方法。“一英寸宽,一英里深”,基于探究的教学大大增加了理解的深度,但是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如“摆长”这个概念,在教科版中五下第三单元,就用了整整四节课的时间,从“机械摆钟”、“摆的研究”到“做一个钟摆”、“制作一个一分钟的计时器”,在大量的探究,让学生建立了“摆长越长,摆得越慢;摆长越短,摆得越快”这一科学概念。这样的教学,就必然要求我们在内容的广度上要减少。因此,要推行基于探究的科学教育,就必然需要选定一些大概念。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14 9:27:13编辑过]

分享 转发
TOP
2#

学习、理解ing

TOP
3#

有深度,要慢慢消化!
心动,影动,行动的足迹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396
TOP
4#



概念、日常概念和大概念、小概念



概念是表示对所观察到的相互关系或特性进行解释后的抽象,它和我们日常运用的概念含义是不同的。



日常概念可以是不需要基于实证的某种想法。也就是我们平时经常说的前概念。



大概念是指可以适用于一定范围内的物体和现象的概念;



小概念是指只运用于特定观察和实验的概念。



如:蚯蚓能很好地适应在泥土中的生活,这是小概念。生物体需要经过很长时期的进化形成在特定条件的功能,是与它相对的大概念。



大概念包括:一些涉及物体、现象和材料以及它们在自然界中的相互关系的大概念,也包括促进学生理解有关科学探究、推理和科学方法的大概念和有关阐明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之间关系的大概念。



TOP
5#



                     十五、致力于深化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



 



    科学是什么?科学经常被呈现为已被证实为正确的一系列事实和理论。“实际上与此相反,现代的观点认为科学并不是静止的,理论是与支持它的实证有关的,因而当新的证据出现时,理论可以改变。”科学既是名词,也可以是动词。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认为“科学”具有多方面的内涵,既包含了有关世界的知识,也包含了知识和理论赖以发展的改变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观察、提问、调研和对实证进行推理。包含了人的创造性和想象力以及认真地收集数据、解释数据以获得实证的过程。



      前者我们可以理解为“概念”,而后者我们则可以称之为“探究”。而且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是一个硬币的正反面。通过探究建构的概念,才能真正让学生理解;而探究也只有指向概念,探究才是有意义的。“听会忘记,看能记住,做才能真正的理解”这句话深刻地说明了这点。



1.      
日常概念是概念建构的起点



     概念是表示对所观察到的相互关系或特性进行解释后的抽象,它和我们日常运用的概念含义是不同的。



     日常概念可以是不需要基于实证的某种想法。也就是我们平时经常说的前概念。孩子通过在日常生活中的活动、观察和思索,儿童在进入学校时已经形成了有关的一些日常概念,这就是科学教育要达到的概念理解、能力和态度方面目标的起点。



2.      
概念借助于探究而建构



    科学的概念经常是复杂的。我们应该从学生感兴趣并与他们生活相关的课题出发的建立的小概念,并逐渐发展成为较大的概念。



    学生获取的科学知识应该至少有部分是从不同形式的科学探究经验中获得的。



    当然,“做”不等于“探究”。并不是科学教育目标中的所有的概念都可以通过亲自操作物体来进行研究,常常也需要采用另外一些类型的探究,如观察和一些相关联的研究。例如,有关太阳系和人体内部的研究。关键之处不在于有多少实际的操作,而在于动脑。学生需要带着思考获取和使用实证,以及相互之间对证据进行讨论。



    科学概念还是不断发展的过程。正如《科学教育的原则和大概念》的作者所提出的:“反复得到实证支持的概念被接受为‘事实’,但是它们要得到稳固的确立还需要得到广泛的实证的支持。不把科学视为一组机械的程序和已经确定建立起来的‘正确的答案’,而把科学看做是对世界理解的创新,更能吸引和激励学习者。”



与发展科学概念相同,通过参与不同形式的探究,可以为学生提供对科学以及科学家如何工作方面加深理解的体验。



3.指向概念的探究才是有意义的



     在建构概念的探究活动中,学生应该能够发展他们的能力,包括构建问题、为回答问题寻求通过观察和测量收集数据的方法、分析和解释数据以及参与到有关探究和获取结果的讨论之中。



     探究能力的培养必须是与某个具体的问题相联系,必须有对“实际对象”的观察,必须有关于实际对象的数据。如果实际对象与理解物质及生命世界无关,所发展的能力只是一般泛指的能力,而不是特指的科学能力。同样的,如果活动只是用来使学习者快乐和激动,它就像放焰火一样,也不是科学教育。



    在这个过程中,概念和探究能力呈螺旋式的发展。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14 20:27:04编辑过]

TOP
6#

每一篇都抛出一个观点。每一个观点都有大量的事实、理论支撑。


月亮树的思絮,很不一般!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7#



                                                      





 十六、梯子·拼图游戏·马拉松长跑



 



    “鱼牛现象”的故事,大家一定很熟悉:



   鱼和小青蛙是好朋友。鱼不能上岸,便对小青蛙说:我不能到岸上去,你就替我看看岸上的世界是个什么样子,回来告诉我,好吗?小青蛙快乐地答应了。后来,小青蛙回来了,它告诉鱼说,岸上的世界很精彩,有各种各样的动物和植物,比如鸟了,牛了,太多了。小鱼便问:牛?那就你给我讲讲牛是什么样子的吧。于是,小青蛙就给鱼说了。牛啊,就是身上长了四条腿,头上还有两个角,身上一片黑一片白的,它还吃草。就这样,在鱼的脑海中构画出了一幅牛的形象——“鱼牛(身子是鱼的形状,身子一片黑一片白,头上长着两只角)。



   这个故事让我们知道了:任何学生在走进课堂之前,都不是一张白纸。对待问题他们都有自己的看法与观点。这就是前概念。它是学生学习新概念的基础,也是教学内容的始发点。在科学教学中存在着此岸彼岸一说。此岸即学生已有的观念,彼岸就是科学概念,就是我们教学的目标。



    由于学生的前概念是儿童自己形成的,这对他们很有意义,同时也很不容易被改变。我们在教学时,必须要以儿童的概念为起点,以进展更为科学的概念,并与儿童的经验扩展相适应。



  如何帮助孩子改变他们的概念,取决于如何看待概念发展的过程。



一、  
梯子型



认为概念的进展类似于一个爬楼梯的过程,前一步完成了,才能进入下一步。它的进展是纵向的。



可以说,这是一种理想主义的教育观。对于处于过程中的学习者来说,一步一步攀登的目标并非清晰可见。



二、  
拼图型



   这种观点认为进展是横向的。较大的概念是从较小的概念逐步扩展而形成的,并不需要以步进的方式进展。局部的过程可看成类似于拼图游戏。虽然每一个小片可以以任何顺序拼接,但是将几个有关的部分配合在一起来组成较大的组件时,可以更容易看出是一个整体的某个部分。先形成某些模块,有利于去寻找下一步能适合的部分,以形成较大的组件。而且,不需要每个人的工作方式都像上面一种方式那样,要求一致,有的拼图者喜欢先找出能拼成直边的小块,因而常常从图的边框开始,有的从中间开始……因人而异,但目标是一致的。



  就如我们的大概念教学,大概念作为引导,至于路径则可以各不相同。



  一模式,给我们的老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学设计?临时生成的问题?学生的差异?



三、  
训练型



  在这种方式里,学习就像马拉松赛跑。跑完全程的能力是逐渐建立。先跑一小短距离,然后逐渐跑更长的距离。过一段时间,对某个领域的一些概念再重复进行学习,希望每一次的回顾都能更深入。理想的情况是能够基于以前已经达到的水平来决定每一次训练需要前进多远,但实际上,往往是事先就决定好了下一步的进程,因而它所带来的问题是爬梯子一样的问题。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15 15:51:05编辑过]

TOP
8#

难度有点大
TOP
9#

很有深度,也很有水平,同时也很有道理

TOP
10#



 



十七、“鱼”与“渔网”的故事



 


   我们古语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一直以来,我们把这句话奉为真理。
    一次外出开会,听到一个新版的“鱼”和“渔网”的故事:



   一位智者叫两位徒弟道海边去。



  一个徒弟是理想主义者,他拿了渔网,结果在路上就饿死了。



  一位徒弟是现实主义者,他拿了鱼,结果到海边饿死。因为鱼吃完了,又没有渔网捕鱼,最终还是饿死了。



  后来,又有两个徒弟,他们结伴而行,一路以鱼充饥,虽然吃不饱,但勉强让他们撑到了海边。然后,他们用渔网捕鱼,两个人都生存了下来。



   以“探究”为核心的科学学习已成了大家的共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有些老师认为只有科学的“过程与方法”是学习科学的唯一目的,只注意引导学生在“做中学”、“玩中学”,而忽视了概念的教学,从而影响了学生进一步深入的学习。其实,
“授之以鱼”和“授之以渔”同等重要,让科学概念与科学探究能力协调发展,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18 19:53:29编辑过]

TOP
11#



《科学课》2012年第一期上,张荣华先生《科学教育要正视文化之短》一文,认为“如果把科学看作是由对自然好奇心而导致的,采用严谨的科学方法所进行的一系列探究自然规律的活动,那么,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利于科学成长的因素就一直客观存在着。”他从以下四个方面,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的弊端:



1.  中国传统文化缺乏对自然的探究兴趣。



2.  中国哲学崇尚“君子不器”



3.  不求“真”理,但求“理一分殊”,真理的标准问题一直悬而未决



4.  中国传统文化求理的方法有别于近代科学



笔者看了此文,觉得该文有些观点值得商榷。



  



TOP
12#



指出
“中国传统文化缺乏对自然的探究兴趣。”



他认为,面对自然界的万物生灵,中国传统文化采取了两种矛盾的态度。一是近乎神圣的“敬畏”态度。在汉语中,“上”和“天”一般指自然世界。“唯天之大”,“天者,百神之大也”以及“天命不可违”的说法,表露了对“天”所代表的“自然”和“宇宙”的敬畏和崇拜。



还有一种是“诗意”的赏析态度。如庄子认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就是对自然规律的一种赏析。这种态度在古代诗歌中表述得更为彻底和精到。读着李白的“北溟有巨鱼,身长数千里。仰喷三山雪,横吞百川水。”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无穷的想象力,也获得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审美愉悦。人的主观世界与宇宙物象相融合,所构成的深邃的艺术意境正是中国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



其实,如明朝方以智就特别重视自然的观察,曾作一首来表白。诗曰:“宇观人间宙观世,山谷狼藉三藏秘;是谁点燧照一际,不攀断贯索凡例。”第一句是说要观察宇宙、自然和人间。第二句是说书籍并不能为人们解决问题。第三句是说各人应当自己点起火把去观照万物。第四句是说不要按照旧传统来订立治学的凡例。谈到“独脚莲”,他说:“东壁以为鬼白,其根一年一白。愚所见茎端盖叶如荷,四周或五瓣或八叶,边有小刺,一名羞天草,与海芋同名,而实非海芋。”



李时珍更是不用说了,他经常在其住地蕲州及他处,缜密地观察各种药物的生态,作为取舍的准则。宋应星对植物的生长过程与生态环境都作精细的观察。《乃粒篇》说:“凡稲,土脉焦枯,则穗实萧索。勤农粪田,多方以助之。人畜秽遗、榨油枯饼、草皮、木叶以佐生机,普天之所同。”又说:“江南麦花夜发,江北麦花昼发。”像这种观察后的结论,还很多。哪怕是曹雪芹,《红楼梦》中有大量的植物方面的知识,没有对自然的探究,他能写出这样百科全书式的书吗?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19 15:41:59编辑过]

TOP
13#

  

                                    十八、事实与解释



 



     近日一位朋友帮我寄来一套苏教版的科学教材。苏教版与教科版一个很大的不同,它在每册的后面,专门有一单元是针对探究能力的。如三上第5单元是“提出问题”,四下第5单元是“调查与预测”等等。



   早上在看五上时,第5单元是“解释与建立模型”。观察是科学学习的重要手段,但观察不是最终的目的。我们既要善于观察,又要勤于思考。解释就是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合理地说明事物变化的原因、事物之间的联系,或者是事物发展的规律。这是一个充满发现和创造的过程。



     但解释不一定就是真理,它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不正确的。哪怕就是名人,哪怕就是科学家,而且这是一个发展的过程。



比如“人眼是如何看到东西”的?



毕达哥拉斯说:眼睛发出的不可见的光接触物体,从而使我们能看见它们;



柏拉图说:在我们看见物体之前,太阳光必须与我们眼睛内部发出的光先混合;



亚里士多德说:我们通过发光物体发出的光来看见东西;



托勒密说:物体像镜子那样反射射向它的光;



阿尔哈说:光由太阳、夜间的火光或任何其他照明物发出,照射到物体上反射到眼睛;



……



类似的例子太多了, 对昼夜交替的解释等等。



    为了作出尽可能正确的解释,需要在获得充分证据的基础上,利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合理的思考。



    重视收集证据的意识培养,是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精神的重要方面。如“小苏打与白醋的混合”中,对“不知名气体的”判断等等。



    许多科学结论就是令人信服的解释,它们是科学家长期观察、调查、实验、分析、思考并不断修改完善的结果。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21 10:55:40编辑过]

TOP
14#

学习了要消化,你的好东东,我还在消化中。。。
请关注丫儿的感受帖哦!我的东西都收藏其中哈!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416&replyID=&skin=1
TOP
15#



十九、怎样才算一位好科学老师?



 



     一次,参加名师表彰会。一位校长讲到,名师有好几个层次,首先我们都是“名师”,因为我们都是有名字的老师;其次,第二层次,有名誉的老师,也许是因为某个荣誉;第三层次,有名气的老师,也许是因为经常上报纸、上电视,也许课上得好,学生喜欢;也许是因为班主任工作出色,家长喜欢……;再次,第四层次,有名望的老师。这才是真正的名师。



    昨日在《教育文摘周报》看到一篇文章,里面有一篇短文讲了好老师的标准;



“好老师”一定是怀揣着虔诚与悲悯之心、敬畏与神圣之感做人做事的人;一定是生活价值观与职业价值观相契相谐的人;一定是离功利最远、离孩子最近的人;一定是把“教”与“育”毫不牵强地融为一体的人;一定是把自己感受到的人生百味细细咀嚼后,将“营养”留给学生的人;一定是靠无数个难忘的细节,而在学生生命中留痕的“重要他人”;一定是可以将自己所有内在的“好”都充分外化与实现,将自己的优质“基因”在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人群中传递下去的人;一定是“在讲课时显得比平常更漂亮的人”;一定是让不止一个学生因为自己的“老师好”而立志成为“好老师”的人;一定是家长最想把孩子托付给他的人;一定是在“老学生”聚会时最多被提及,即使不在一起,仍然可以长久依偎的人;一定是当学生已经变得比他当年还老得多,但在他面前仍然愿意做个孩子、卸下所有的伪装,最轻松、最本色地存在的人;一定是在至为纯粹、至为“利他”的关系中获得最高回馈的人;一定是为永远鲜活的生命所滋润,而永远都不会老去的、“有故事”的人;一定是学生不管走多久、走多远,都会时常“深情回望”的人。



   看了这段文字,我一直在思考,一直拷问自己:我是一位好老师吗?我是一位好的科学老师吗?一位好科学老师应具备什么条件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25 11:45:53编辑过]

TOP
16#

《科学课》(2013年第1期)刊登了阮翔老师的《回归科学学习的原本状态》一文,从《月相变化》一课的谈了对科学学习的思考。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科学教育界提出了“科学作为过程”科学教育理论,它的意义在于强调科学教育不仅仅是学知识而是整个探究过程的参与和体验。正如在《回归》一文所写的“课程制定者把科学定义为一种‘过程与方法’,认为科学学习应该从推测、观察、分类、测量这些基本过程开始,然后逐渐发展到作出假设、控制变量以及设计实验这些高级的过程。他们认为过程应该是科学的精髓,而过程的发生需要媒介和环境,这些媒介环境则要从传统的物质科学、生命科学以及数学等学科中提取。把科学作为知识内容还是过程方法,这是对科学的两种不同理解。”“当我们把科学定义为过程时,内容和概念就被认为是使过程发挥作用的知识载体。从这个定义看出,科学的过程方法意味着活动,学生需要‘动手做’来学习科学。”因此,阮老师再次强调了“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时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假如,这在课改初期,为了强调探究的重要性,这未免不可。但走到如今,还是这样认为,我觉得有点矫枉过正了。当然这与《月相变化》一课无关,我很欣赏,也很佩服阮老师的《月相变化》一课。

什么是科学?在本期的《探索儿童的科学》一文说到教科版的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我想充分体现了这点:”正在尝试寻找一条指向核心概念、体现科学探究的教材编写路子,体现了‘儿童的科学’的课程学习路径。其初步看法是:教材要以科学概念与科学探究协同发展为目标,以大单元的方式,让学生在连续的学习中建构科学概念与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TOP
17#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只注重科学探究过程而忽视引导学生形成科学概念的现象比较普遍,5E教学模式能够较好地帮助学生建构科学概念。5E教学模式是上世纪80年代末美国生物学课程研究开发出的一种建构主义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核心是引领学生子经历探究过程的同时自主构建概念,形成新旧概念之间的冲突,从而促进学生的概念转变,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5E教学模式分五步,即吸引、探究、解释、迁移和评价。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这种高围绕科学概念组织教学的探究教学方式值得借鉴。“在这过程中,提出问题,引出概念——进行探究,建构概念——归纳总结,形成概念——解释情景,拓展概念——有效评价,巩固概念。(《科学课》2013.1《应用5E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建构概念》)
TOP
18#

到访!


学习!


月亮树老师阅读的多,想的深,看得远!每次来您的帖子都有莫大的收获。


 


我们常说,站的高,才能看得远,


可有时,与大地贴得近,看天空才会更远。


 


探索儿童是怎样学习科学的,真的需要贴他们越近,才能开阔自己的视野。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19#

谢谢肯定、鼓励和提醒!继续努力!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TOP
20#

 



TOP
21#

 

此帖收集至“个人(团队)成长贴、微博汇总”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3071&page=1&star=1


 


继续努力,加油!

TOP
22#

谢谢!!继续努力!加油!
TOP
23#

以下是引用守望心灵月亮的树在2013-1-25 22:45:00的发言:

《科学课》(2013年第1期)刊登了阮翔老师的《回归科学学习的原本状态》一文……


楼主对《科学课》研读很深入,向你学习!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24#



章鼎儿:补上科学这一课



 



 



20130510 18:11:40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周刊网 作者:陈薇 星评



 



提要:这位小学科学教育界的“第三线著名人物”,在退休后的10年里,成为了小学科学教育界的一名志愿者。“民主意识、科学素养,是当代中国人最缺乏的两大素质”,章鼎儿说。他希望,小学科学课能成为解决第二个问题的敲门砖



 



  原题:章鼎儿:补上科学这一课



 



  这位小学科学教育界的“第三线著名人物”,在退休后的10年里,成为了小学科学教育界的一名志愿者。“民主意识、科学素养,是当代中国人最缺乏的两大素质”,章鼎儿说。他希望,小学科学课能成为解决第二个问题的敲门砖



 



  让18个小学六年级优等生,先凭自己的经验或观察指出正南方,再用指南针验证确认。究竟几个孩子能做对?



 



  这个小测试,由浙江省杭州市特级教师章鼎儿设计进行。结果是,11个孩子依据校门、阳台、太阳等参照物,准确指出了南方,7个学生不知道南方在哪里。但更让章鼎儿伤心的是,已经找到正南方的11名学生中,居然有 6 人用指南针后认为自己指错了——有把指南针倾斜着观察的,有把刻度盘上的“南”字作为正南方的,有弄反了南北方向的……



 



  “我们期望科学课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但是,有什么依据支持我们推断学生的科学素养确实提高了呢?!”章鼎儿说。这位身形瘦削、戴着眼镜、七十高龄的老人,是原中国教育学会小学科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教育科学出版社《科学》教材主要撰稿人。



 



  在小学科学教育界,章鼎儿是泰斗级人物。不过,他说自己是“老了不在一线工作、不在二线研究,大概可以算是站在第三条线上,关注着、观察着、思考着我们的小学科学教学的一个人”。



 



  但这位小学科学界的“第三线著名人物”,在退休后的10年里,成为了小学科学教育界的一名志愿者。“民主意识、科学素养,是当代中国人最缺乏的两大素质”,章鼎儿说。他希望,小学科学课能成为解决第二个问题的敲门砖。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