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芦苇的思絮 [复制链接]

1#

芦苇的思絮



注:帕斯卡说,人是一棵会思想的芦苇。他的渺小就如一株芦苇,一阵风,也许一滴毒药就能置于死地,这与其他生物一样或者还不如许多其他的生物。但他又是伟大的,因为他有思想。这是任何万物所不具备的。



  在很长的时间里,我一直在用“思想的芦苇”作为自己的QQ名,后来发现好几位与我同名的。为了区别吧,我从“思想的芦苇”走向了“守望心灵月亮的树”。下面的一些只言片语是我对“科学”的思考和有关书籍的阅读,取名“芦苇的思絮”权当是对“芦苇”的思恋吧。



分享 转发
TOP
2#



   一、以学习者为中心



这段时间一直在看《走向探究的科学课》一书。昨日又看了章鼎儿老师的《科学探究活动与课堂教学改革》讲座的录像。边看边思考,以“学习者”为中心,或者说的更通俗点“以生为本”。对就是这个。平时,我经常把这句话挂在口头,但真的落实吗?我们真的的了解学生吗?《皮亚杰学说入门——思维学习教学》[](埃德·拉宾诺威克兹著)一书的扉页写道:“作为教师,我们教儿童。既然我们教儿童,那我们就要了解儿童怎样思维,儿童怎样学习……也许,我们只是自以为是了解了他们。”这本书和这句话我一直很喜欢。看了章鼎儿老师的讲座后,更有感触。我们对学习者研究不够,对他们的研究不多,不透。太多的表面文章了。



章老师说:“当科学老师了,就得当真正的科学老师;上科学课了,就得上真正的科学课,实实在在地培养、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怎么样才能做真正的科学老师,怎么样才能上真正的科学课,其中一个关键是“对学生的认识”。



因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真正的认识到了这一点,一系列的课堂教学改革就开始了。”



当课堂纪律出问题了,课堂乱了,我们总怪孩子没配合,这个班的班风差,总说我们是副科老师,不是班主任等等。孩子好玩,好动是天性。问题在哪儿?章老师用《红、黄、蓝》一课的案例告诉我们,“问题出在对学生的研究、了解、认识上。”他告诉我们:“以控制材料的方法来控制课堂观察实验活动进程,控制课的节奏。”他说的在理,尽管我不喜欢他里面的“控制”一词。



交流研讨是科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但也是我们许多科学老师很头痛的问题。一是容易流于形式,一两个学生发言后,就没人举手了,老师只好作小结;二是学生发言时,其他同学不会倾听。



问题又出在哪里?章老师讲到“先要解决孩子们的倾听条件”。孩子发言时,不能面对教师一人,要面朝全体同学。他说,因为语言交流不只是声音的交流。“说的朝向,听的朝向变革一下,面对面了。目光相对了,就不只是倾听——听清楚发言内容了,真正的意义的科学探究过程的交流与研讨将在这样的氛围中发生于成长起来。”



我们的科学探究活动经常是在老师的严格控制下的活动,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很小,自主探究时间很短。不能真正的体现“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怎么办?章老师“仍然建议大家从研究学生主体做起。”他以《磁铁的磁性》一课为例,让更多时间更多空间给孩子探究。



“研究学生,研究学生的自主活动,研究学生自主活动中的问题,研究他们需要的帮助和指导,研究科学探究活动的指导方法。”“当更多的人重视学习主体研究,并收获丰硕的研究成果时,科学课的课堂教学改革就走出一条新路来了。”



我愿加入其中。因为我想当一名真正的科学老师、上真正的科学课。



20121230日星期日早晨)



TOP
3#

 
章老师的报告总会给人很大的鼓励。
享受教育
TOP
4#

《走向探究的科学课》是一本难得的好书,值得大家一看!
一个人能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TOP
5#

以下是引用守望心灵月亮的树在2012-12-30 7:51:00的发言:

   我愿加入其中。因为我想当一名真正的科学老师、上真正的科学课。

我们大家一起努力,当一名真正的科学老师、上真正的科学课。
TOP
6#

一看帖子就知道作者很有想法,期待不断分享。
TOP
7#

以下是引用守望心灵月亮的树在2012-12-30 7:50:00的发言:

注:帕斯卡说,人是一棵会思想的芦苇。他的渺小就如一株芦苇,一阵风,也许一滴毒药就能置于死地,这与其他生物一样或者还不如许多其他的生物。但他又是伟大的,因为他有思想。这是任何万物所不具备的。


很有诗意的话,但是生命科学远没有这么简单,


小小的芦荟,是否有思想现阶段我们无法确认,


但是生命就是生命,有太多的奥秘值得我们去探索!

TOP
8#

如果能把所有的读书有感的帖子放在一起,就更便于我们学习了!

 

心动,影动,行动的足迹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396
TOP
9#

    看来作者是一个有思想的人,上真正的科学课,有多少人能做到呢?但我们需要共同努力的。
TOP
10#

《皮亚杰学说入门——思维学习教学》[](埃德·拉宾诺威克兹著)一书的扉页写道:“作为教师,我们教儿童。既然我们教儿童,那我们就要了解儿童怎样思维,儿童怎样学习……也许,我们只是自以为是了解了他们。”


 


这句话言中了我们科学老师的很多问题,了解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该如何研究,如何实施课堂,这些问题值得我们不断的思考,实践!

TOP
11#

以下是引用守望心灵月亮的树在2012-12-30 7:51:00的发言:

 我愿加入其中。因为我想当一名真正的科学老师、上真正的科学课。


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


而态度是首要条件!


“做一名真正的科学老师、上真正的科学课”,芦苇的思絮,你如果是这么想的,我相信你肯定能做到的!

TOP
12#

今天有幸拜读了"守望心灵月亮的树" 的文章,颇有感想,边写了下来。
多次我曾想过:如何让这群活泼可爱的孩子们,在玩中学到真正的科学知识,而不让他们心烦?如何让自己的课堂让孩子们都很向往?怎样让孩子们学会倾听,学会学习?
孩子们上课纪律乱了,不怪孩子。是我们没有抓住孩子的心。问题出在哪儿?我们想说的,孩子们早听说了;我们想教的,孩子们早会了。这时候孩子们就会对课堂失去神秘感,显现出他们好动的天性而静不下心来倾听他人的发言。
学会倾听是种礼貌,能在倾听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甚至能找到自己的不足,这些都很重要。倾听很重要,思考更重要。“没有思考就没有进步”。我们关键还是要吸引孩子的眼球。孩子们毕竟小,经验少。“利用旧知引出新知”。让我们的孩子们认识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离不开科学,我们要学好科学!
TOP
13#

有意思
TOP
14#

美女呀,在线,快来找我吧!
玉泉清眸阿芹

老师的话说得极有理!是的,学生不听,学生乱动,学生不答,原因何在?就是学生不乖?就是学生爱闹?就是学生笨?就是学生动手能力弱?


真正要思考的是我们教师,学生弱、学生差、学生爱闹……我们如何来帮助、指导、训练、吸引、安抚……


老师不光要教好学生,这些学生更需要我们!

TOP
15#

认真阅读了楼主的文章,思考很深刻,期待之后的感悟.


"孩子发言时,不能面对教师一人,要面朝全体同学。",章老师的话非常有道理.


发现现在很多课堂需要孩子到讲台汇报,但有的只是流于形式,如何真正实现,值得我们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加强.

曹文佳的2012/2013,我的个人帖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1950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4393
TOP
16#

谢谢大家的关注和鼓励!!让我们一起努力做真正的科学老师,上真正的科学课。晚上看周向鹏的《磁铁的磁性》一课,很有感触,特别是他的研讨部分。我在读教育硕士时,外教就是这样上课的。
TOP
17#



                二、做一位有思想的科学老师



中国小学科学界是幸运的,因为有南“章”北“路”。有了他们,才有了《桔子》、《蜡烛会熄灭吗》、《树叶与人》、《连通气球》、《玩注射器》等经典课堂,令我等后辈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昨天一口气看完了路老的《探究活动的体验与设计》,后又重温了《路培琦自然教学改革探索》、《刘默耕小学自然课改革探索》二书,可惜《兰本达的探究/研讨》一书不放在家里。



特别是《路培琦自然教学改革》,让我们看到一位大师是怎么造就成的,你看他一“路”走来了



童年时:



有一次妈妈让我去买芝麻酱,走到一处转弯的地方,抬头见到墙头上有一个蜘蛛在结网,我足足看了一个多钟头,把买芝麻酱的事早已忘得一干二净,回家挨了妈妈一顿批评。



小时听了一个蝎子打败蜘蛛精的故事,总是想:蜘蛛和蝎子会怎样打架呢?真的像故事里讲的那样吗?于是我捉来蝎子和大蜘蛛放在瓦盆里看它们打架,引来好多小朋友观看。蝎子真是用它那有毒的尾钩去叮蜘蛛,蜘蛛用丝去缠绕蝎子,直到蝎子被缠得动不了劲时,蜘蛛才上去咬蝎子,可是蜘蛛也因中毒瘫软在一旁。小朋友们看得目瞪口呆,这时我才真的相信故事里讲的情节。



……



上师范时:



我有几个朋友是学校电工组的,我也经常去电工组找他们玩,跟他们一起到各教室、各宿舍去修电灯,装电线,爬电杆,装扩音机,搞广播电路,于是我也成了半个电工……我又当上修理组的组长。



……



初为人师:



那时学校很重视学生科技活动,我先后组织了无线电小组、飞机模型小组、无线电报务小组、生物饲养小组、航船模型小组、天文气象小组、科技制作小组等,使孩子们的兴趣爱好获得充分的发展。



路老师在书中说:“我从一个小淘气鬼、小科技迷成长为一名自然特级教师,热爱就是我最好的老师。”“我最感兴趣的还是科技,这也是我走上自然教师之路的‘先天因素’,是我偏重于理科爱好决定了自己发展的道路。我从小爱动手制作,养成动手的习惯。”这非常重要!但我觉得他只说对一半。假如就是这样,他最多只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科技辅导员,一名教书“匠”。



其实,他的“路”才走了一半。他之所以能成为“大师”,我更看重他的之后的探索之路。



1.刘默耕和胡萝卜的故事



1981年,他上《植物的果实》,一位同学把“胡萝卜”带来,课堂出现了“胡萝卜”是不是果实的争论。他只好下令,说先不讨论这个问题,按教案把课上完了。后被刘默耕老师批评了。再后来有了他的经典课堂之一《植物果实》:



课的开始阶段,在刘默耕老师的指导下,我改成引导学生讨论胡萝卜是不是果实的问题。从学生的讨论中可以发现,他们对“果实”这一概念有不同的理解,但都属于复合思维的自发概念,并没有建立科学的概念。通过争论、讨论,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要弄清楚到底什么是果实的求知欲,引起了学习动机。在这种心理需求的前提下展开一系列认识活动。通过指导学生自己动手解剖果实,自己表述果实的内部构造,找出果实的共同特征,从而建立了果实的科学概念。这一认知过程中的概念的形成、知识获取是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动口进行的。



2.《爬行动物》与探究/研讨教学



在《探究活动的体验与设计》的讲座中,路老师带领老师开展了“跳青蛙”、“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解暗箱”、“制作水火箭”等活动。他讲暗箱时,提到他的恩师兰本达。兰本达的探究/研讨教学法主要有两大环节:第一阶段时探究,由教师提供可供学生探究的课题和实物材料,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感知。然后进入第二阶段,师生围坐在一起,共同研讨,主要由学生发表意见,谈他们在探究阶段的发现。……在兰本达看来,教学的过程主要是学生的“做”和“说”的过程,而教师的主要工作是为孩子们提供有结构的实物材料和组织参与学生的研讨。



路老师的《爬行动物》一课就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开展教学的。



《爬行动物》——《龟、鳖和蛇》一课,我是以活蛇(无毒)、活乌龟、活鳖作为学生的实物材料。孩子们一进自然教室,一下子被这些活的小动物吸引住了,教师只提示几句,发给每人一张表格,学习活动便开始了。……后半节课集体研讨,每个组的同学汇报自己的观察的情况……最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得出爬行动物的共同特征。



路老师是幸运的,因为刘默耕,因为兰本达,我想更因为他的不断探索,让他成为一名有“思想”的科学大师。



他的“教孩子用数学方法学自然”研究,令我佩服!从他那里,我看到数学与科学原来是孪生姐妹。他在培训中,也念念不忘数学,第一活动“跳青蛙”,竟然最后得出了数学公式。于是有了《摆的快慢跟什么有关系》、《测定一杯冷水加热时的温度》、《小天平》、《树叶和人》等经典课。



记得,十几年前。我在一次教研活动中,就模仿路老师的《树叶和人》上了探究课。



他对自然教学的整体思考……引人深思。所以有了后来的《玩注射器》等课。



我们是幸运的,因为有章鼎儿老师,因为有路培琦老师,因为喻伯军老师,因为有……



我们是幸福的,让我们一起走向2013年……



TOP
18#

论坛能量越来越大了

平湖市新仓中心小学----小兔子
TOP
19#



 三、指导学生为一个技术世界做好准备



 



记得以前上中学时,政治课上有这样一句话: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是会制造和使用工具。如今,我们的每一项活动,从种粮食到交通,从穿着到住宿,从通信到娱乐、保健,都离不开各种工具、机器和系统。有了这些设施,加快了我们的工作效率,有了这些设施如飞机、互联网,使我们以往从来没有做的事情成为可能。昨天看了一篇介绍物联网的文章,如果说互联网缩小了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能使远隔十万八千里的人即时对话,传递和交流文字、影音等信息,那么物联网则能将“对话”拓展到世界的万事万物间。如今是一个充满着技术的世界。我们如何指导孩子为一个技术世界做好准备?李子平老师的《科学探究之“器”》的讲座给我们颇多思考。



一直对上海人敬而远之,因为上海人很傲。昨天下午看了李子平老师的讲座,不得不佩服他们。上海人毕竟不一样,很专业,技术含量很高!一次,省教育技术中心的施主任到我校,他的一段话让我记忆犹新。大致意思是说,我们的教育(指绝大多数地方)几乎和一百多年前没发生太大的变化,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再看看我们医学呢?核磁共振、CTB超、验血等等,借助技术的力量对人体了解一清二楚。然后对症下药。当时听了这话,我为教育感到惭愧,也为教育人的身上责任之重大而感到惶恐。



是的,我们教育至少应该跟上时代步伐(理想的教育应该是超前的),从教育理念、教育设施、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等等。在这方面,科学课程更应如此,因为科学课程是一门与生活联系最为密切的学科。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探究活动作为科学学习的最主要的学习方式,如何使探究的活动的效率提高呢?李老师第一部分介绍的“器”为我们提供了可能。观察、排序、解释数据、推理、比较、提出假设、预测、分类、使用变量、交流、调查、实验、计算、建立模型等探究技能的培养,都需要一定的工具。作为一个现代的科学教学,特别是像我们浙江这样的发达地区,应该先行一步。普通测距仪、激光测距仪、测量微小距离的显微镜、风速计、红外线测温仪、电子秤、声级计、照度计、传感器等等,将为我们的科学教学和探究性的学习提供更大便捷,更是将孩子带进技术世界。



李老师第二部分介绍了上海《科学与技术》教材中的一些教具和学具。首先他讲述了为什么国家要开设《科学技术》这门课。他说:



第一是时代的需求、社会的需求。我们生活在一个越来越离不开科学与技术的世界。科学与技术已成为推动当今人类发展的核心力量,它不仅对国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还渗透到了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随着科学与技术的日益发展,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科学发现转化为技术成果的周期越来越短,而技术成果的应用又促进了科学的发展。这两者之间是密切相连的。



第二是教育的需求。《科学与技术》课程的开设,顺应了科技发展的需求,同时也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它不仅有利于整合科学和技术的教育资源,减少学科了课程门类,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负担,而且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认识自然界与人工世界,促进儿童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理解,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多重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他还说到科学与技术的区别:



……先看科学探究。探究就是要让孩子们了解、感受科学家研究自然的经历,让孩子们体验探究的过程与方法。……提出问题——收集证据——分析与质疑——拓展与应用,这就是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再来看技术设计。技术设计,就是让孩子们了解、感受工程师进行设计的基本程序,让孩子们体验设计的过程与方法。那么,技术设计的过程与方法使什么呢?这同样可以用一行字来反映:发现需求——收集信息——设想与创新——加工与制作——评价与改进。



科学源于人类对自然界的疑惑,有了疑惑,问题就产生了。然后针对问题采用调查和实验的方法进行探究,得到结论。之后又会有新的疑惑、新的问题,按同样的方法进行探究。经过多次反复,当实验的结论能够解释我们所能观察得全部现象时,接下去就需要工程师进行技术设计,做成产品,应用于社会。



技术源于人类在适应环境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样就产生了需求。……人类的需求很多,根据不同的需求,人们就要想出相应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个过程就是设计。同样,一个设计出来后,在使用也会产生新的问题,这样就需要不断地反馈和改进,经过多次的反复,最后在社会上应用。



其实,我们教科版《科学》教材中,也已有一些技术的内容。而如今的《课标(送审稿)》更是将技术作为内容标准的四大领域之一。但不得不佩服上海如此系统、如此超前的教育理念。加强技术教育必将成为今后科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方向。美国早在1997年就制定了《技术内容标准》(具体可见《美国国家技术教育标准》一书)。



我国曾是一个技术大国,许多发明、技术让我们引以为豪。虽然这些年的发展令世人瞩目,但现在,我们只能说自己是一个制造大国,其实只有设计才能赢天下。我们的技术教育如何开展?台湾学者洪万生指出,现在国人所认识的“科学技术”,无论其概念、方法和精神,几乎都是西方近代文化的一部分,因此要让“科学技术”在本土落地生根,其途径固然很多,但是将它们与我们祖先的科技经验衔接,似乎也不失为一个可行的办法。在李老师的讲座中也多次出现了我们古代科技史上例子,如记里鼓车、万户等。还是全面国际再传统呢?让我们一起探索吧。



TOP
20#

      当有着教育理想和教学研究的愿望时,书籍就会发散出巨大的震撼人心的能量。这些书籍,对于渴望研究教学的人来说,珍如宝贝。


      看你的帖子,很有感触。在教育的路上,大家结伴而行。

享受教育
TOP
21#

 谢谢!!让我们大家结伴而行!
TOP
22#

 

四、“万事开头难”



                      ——从《使用工具》一课看单元起始课的教学



 



谢小立老师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上好起始课》一文中,认为教科版的科学教材是以项目来结构单元的,所以每个单元的课型可分为起始课、一般课和总结课三类。今天重看李家绪的《使用工具》一课。



《使用工具》是《工具与机械》单元的起始课。本单元试图让学生有机会对一些常见的简单机械进行观察和研究,包括:认识、分析常见工具的工作原理;设计和制作一些简单机械装置;对常见工具的工作过程进行观察并加以解释,了解常见工具的功用。尝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李老师认为作为单元起始课的《使用工具》,放在整个单元的第一课,其意义和价值在于,让学生真实地触摸、使用常用工具,进而引发学习需求,提出问题,为后续研究做好准备。



  这一课的教学有没有达到这样的教学目标?答案是肯定的。



  李老师在新课导入的基础上,用了约2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地去触摸、使用常用的工具:螺丝刀、羊角锤、核桃夹、镊子、指甲钳、扳手、水龙头、水果刀等。也许有的老师认为没必要。请看下面的片段:



   片段一:一女生用扳手拧螺丝,结果怎么也拧不出来,一男生来帮她,也还是不行,第二个男生说,应该用十字螺丝刀。一试,一下子就拧出来了。



   片段二:一男生用指甲钳时,不知怎么使用,直接按指甲钳的前端的两个刀口上,一女生拿过来,把压杆旋过来,按在压杆上,轻松地剪指甲。



  ……类似的例子肯定还有,可见许多同学真的没有使用这些工具的经验。李老师通过提供1043件工具,充分让学生动手体验,这点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在使用的过程中,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活动记录单,进行记录和思考。在这份记录单上,既有活动的要求,还有活动提示,如用核桃夹夹碎一颗核桃活动中,要求学生思考:握核桃夹的前端和后端有什么区别。这里实则就为后面的杠杆的学习埋下伏笔。又如螺丝刀撬开盖子活动中,要求思考按在螺丝刀的前部和螺丝刀的后部撬有什么区别?这些为后续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并用一张大的统计表统计全班每一位同学使用这十类工具的情况。这真正地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要求每一位学生都接触各类工具。



在活动的基础上,老师还要求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或窍门,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引发思考。如在两位学生讲了指甲钳和镊子的使用后,李老师提出按在镊子的不同位置和按在指甲钳压杆上不同的位置的用力为什么不一样?之后一位学生在讲用螺丝刀撬铁盒盖子时,就用到支点、以及如何更省力等问题,而接着的一位男生则讲到在用羊角锤拔铁钉时,建议垫一块木头。另外几位学生还讲了水龙头和核桃夹使用时的感受。这都为后面杠杆、轮轴、斜面等机械的学习作了准备,也引发了他们的思考,为什么有的地方省力些呢?



当然在交流时还不够充分,如螺丝刀、扳手等使用都没有涉及到。核桃夹的使用交流时间稍多了点,老师可以适当作一些引导。“万事开头难”,起始课不好上,因为单元起始课的有着如下的目标:



1.学生开始关注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了;



2..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3.引发学生的学习需求;



4.呈现学生当前的学习水平;



前三个目标针对学生学习需求,后两个目标针对教师教学需求。



李老师的课已经为我们作了很好的示范。应该谢谢他!!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3 13:48:37编辑过]

TOP
23#

很飘逸的名字!书看得好认真,有自己的思想,我也坚信态度决定一切,不是我不能,而是我想不想,只要你愿意付出,一切皆有可能。
珍惜所拥有的一切!
TOP
24#



五、有一种观察叫坚持



 



观察是科学学习的一个重要方法。我国古代科学家也非常重视观察。如李时珍、沈括、徐霞客等。明朝方以智曾作一首来表白。诗曰:“宇观人间宙观世,山谷狼藉三藏秘;是谁点燧照一际,不攀断贯索凡例。”第一句是说要观察宇宙、自然和人间。第二句是说书籍并不能为人们解决问题。第三句是说各人应当自己点起火把去观照万物。第四句是说不要按照旧传统来订立治学的凡例。



现当代科学家中,竺可桢坚持了38年天气观察记录,为我国气象学方面做出卓越的贡献。俄国著名生理学家的巴浦洛夫,更是提出他的名言:“观察、观察,再观察。”可见观察在科学学习中的重要性。尤其是中长期的观察。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坚持长年累月的观察非常不容易。因此,如何指导学生开展中长期的观察也成了我们一大难点。今日重看阮翔老师的《月相的变化》深有感触。



从三年级的观察凤仙花以及蚕宝宝的生长变化,到四年级的天气日历的制作、油菜花的观察,五年级的种子发芽,一直到六年级的月相的观察。中长期观察一直是我们科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但由于各种原因,这块内容也是一线老师最难实施的。李子平老师在点评时就讲到:“我觉得这个中长期观察,应该是我们科学课非常非常重要的一环。为什么呢?因为科学研究,特别是生物学、天体,要长期观察,要不然看不出变化,所以我们中小学特别是小学科学教育中,这应该是一个重点,但是,它又是一个难点,为什么呢?因为一个是时间问题,另一个是难操作。”



阮翔的课,虽然是40分钟,但实际上,这是一堂长达一个多月的课。学生的记录是从929日开始观察,至少提前半个月布置学生观察。课后,还要指导学生观察下半个月的月亮。



路培琦老师说:“我觉得这节课的内容,重在课前、课后的观察活动。实际观察活动不是老师言传,不是书上写的东西,而是学生会在观察活动中进行什么思考,有什么新的发现,甚至还想继续研究什么,这些都会引发孩子继续探究的兴趣。”



观察应该伴随着思考。实际上,前半月的观察,记录是不齐全的,有的是因为学生的原因,也有可能是天气的原因。很多时候是看不到月亮。在这里就要用到路老师提到的“内插法”和“外推法”。3678日月相学生观察到,哪45日的月相呢?这里就用到推测,需要学生想象和推理,更需要思考,需要有根据的推测。半个月的月相整理出来以后,有什么特点呢?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通过模拟实验,来弄明白月亮的位置变化与月相变化之间的关系。



结束了吗?没有。“上半月是这样研究的,那么下本月是怎么变化的?”“你会不会预测下半月是怎么变化的?”“如果我们要观察下半个月的月相,我们傍晚6点半还能看到吗?”



带着这些问题,“接下去我们就在每天早上7点半来观察一下下半月的月相,看和你预测的是不是一样”离开了教室,走向另一个教室——大自然,继续观察、观察……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3 13:47:45编辑过]

TOP
25#



 



    六、从“正提问”到“正能量”



 ——从刘晋斌老师的《为什么一年有四季》一课看问题的有效性和层次性



 



2012年,我们听的很多的一个词:“正能量”。对于我们科学课堂教学来说,有效课堂、高效课堂对于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培养就是一种“正能量”。提问是课堂教学的基础,要想获得“正能量”,首先要有“正提问”。现在大家都知道满堂灌不好,于是乎提倡对话教学,出现一问一答现象,从满堂灌转为满堂问。其实质都是一样的,没有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没有把学生真正的当成学习的主人。如何提高问题的有效性和层次性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有效性。今天再一次看了刘特的《为什么一年有四季》一课,使我想到“正提问”一词。



许多学生对四季的成因有着错误的认识,较普遍的一个观点是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过程中,离太阳近时是夏季,离太阳远时是冬季。



在本课中,在刘老师的一系列正提问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分析讨论数据、模拟实验等明白了四季的成因与太阳的高度有关,从而纠正了四季的形成与地球与太阳的距离远近有关的错误认识。



   同时, 学生还在探究中发现中,如果地轴不是倾斜的,地球仪上将无杆影长度的变化,无太阳高度的变化,从而明白四季的形成与地轴的倾斜有关。



正提问1:是什么造成了气温的变化?



在课的一开始,刘老师的很简洁、单刀直入地切入主题,把气温变化、动植物变化和人类生活的变化这些与四季有关的变化都写在黑板上。于是引出了第一组提问:四季能带来这么多的变化,这些变化之间有什么联系?学生很快发现动植物的变化、人类生活的变化都是由气温的变化引起的。哪什么造成了气温的变化呢?



这个问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刘老师为了启发学生的思考,拿出了一天中影子中长短变化和气温变化的柱状统计图。五上第二单元《光》的第二课《阳光下的影子》,学生曾观察过太阳下的铅笔影子的变化。刘老师的图表顺利调动了孩子已有的感知、已有的经验。于是很自然得出了一天当中的影子的变化是由“太阳的位置”引起的。



通过分析讨论明白了“影子长短的变化是由于太阳高度的变化。太阳照射的角度的变化,就能引起气温的变化”哪一年呢?从而引出第二组图表:24节气的气温变化柱状图和24节气的影子变化柱状图, 由于太阳照射的角度的变化引起四季气温的变化。



正提问2:太阳照射角度为什么会发生改变?



生:由地球的运转造成的。



师:能不能说具体一点。



生:地球有公转和自转,自转是绕地轴转,公转是绕太阳转。在绕太阳公转的情况下,每个地方的气温就会不一样。



师:哦,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时候可能会发生这样的变化,你是这样的猜测的。好像是有道理的。一天的中的气温与太阳的照射的角度有关系,太阳照射的角度由低到高再到低,太阳这样的变化是因为……



生:是因为地球的自转造成的。



师:所以呀,刚才这位同学猜测,一年中的这种变化可能是地球公转引起的。



根据前两个环节,特别是四幅图表的对比,学生这是提出自己的推测:太阳的高度的变化可能是因为地球的绕太阳的公转引起的,也即四季的形成是因为地球绕太阳的公转。于是就引出了:



正提问3:如果想知道地球的公转会引起太阳照射角度的变化,我们怎么办?有没有什么办法来证实我们的想法。



正如学生所说的“我们来做实验”,于是引出模拟实验。在这个模拟实验当中,刘老师的注意了几个细节:



一是在地球公转轨道上标上ABCD四点和运转的方向;



二是地球仪上立了标杆,并对地球仪进行了改造,缩小了地球仪上的地球,这个改进就避免了地球仪上的支架挡住标杆的问题;



三是把手电筒绑在塑料杯上,便于学生操作。



四是在移动地球仪时,底盘的箭头必须指向N极。



最为值得学习的是在众多的地球仪中,他故意放了一个“胡萝卜”(路培琦在上果实时,“胡萝卜”引起了认知的冲突。),有一个组的地球仪的地轴是垂直的。在这个小组实验中,地球仪转来转去,标杆的影子长度就是没有变化。交流的时候,大家就觉得很奇怪,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对地球侧着身子、歪着脑袋在公转轨道上走,留下了深刻印象。



通过上述的模拟实验,从而帮助学生建构了“如果地轴不是倾斜的,地球仪上将无杆影长度的变化,无太阳高度的变化,从而明白四季的形成与地轴的倾斜有关”这一概念。



当然,根据实录,我统计了一下,在这节课中,刘老师共问了47个问题。感觉还是有点琐碎。如何提高正提问?让我们一起努力!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3 17:29:22编辑过]

TOP
26#



  
七、文本·材料·资源



 



这两天在看章鼎儿老师的《小学科学教学工具箱的使用》的讲座。里面有这样一段对话:



——有教科书,没有科学探究材料,能上课吗?



回答:这是无法上课的。



——有材料,没有教科书,能上课吗?



回答:能上的。还能上出好课!



    为什么呢?章老师告诉我们,这就是探究活动材料的意义,也就是工具箱的意义。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科学探究活动材料的重要性已经超过教科书了。这可以说已成为我们大多数科学老师的共识。



    新课程改革以来,小学科学与以往的《常识》、《自然》一个很大的区别是,它以探究性学习作为主要的学习方式。随着学习方式的从以前“听”为主改变为“做”为主,文本教材也就越来越被“体验性”教材所代替。正如章老师所说的:“现在,我们说的‘科学教材’是包括科学教科书、科学教学工具箱(也就是科学探究所用的材料)、科学教师用书、图片库、音像资料、多媒体课件等在内的一整套东西。这就是一套大概念的教材。教材教材,不要停留在一本教科书的时代,今天的科学课需要一整套的东西合起来才配成为教材。”



   如他里面提到的工具箱里的铁制轮滑。与实验室里的轮滑比较,它更多是提供省力的实际体验,让学生获得滑轮应用的实际经历。在现场还由三位老师进行操作。其中一人当树,一位女教师与一位男教师进行拔河比赛。他说:如果孩子们参与了这个拔河活动,他们很快就会发现,这实际上是两人对一人的比赛——哪怕真换成一棵树。这相当于学习自己发现、解释了动滑轮省力的原理。



   所以,他认为这样的实际体验一下产生的效果,甚至是实验室的动滑轮省力实验所无法获得的。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在校园里找一个适当的地方安上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提升一个很重的物体,甚至让孩子们把老师吊升到空中去,那会使一个怎么样的情景,会把这样的课刻印在一辈子都忘不了的记忆中吧。许多科学概念的形成是需要亲身体验和经历作基础的。



    这就是科学课与以往的常识、自然所不同的地方,也是材料所带来的区别。



    粗细变化的量杯、直径不同的雨量筒、发芽管、年轮标本、方格片、便携式的显微镜……都为我们探究性活动提供了可能。再次感谢章老师又带来这样精彩的讲座。



   从文本到材料无疑是我们新课改所带来的巨大的变化。由章老师的讲座,让我想到在新课改中另一个词:“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按功能来划分,可以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素材性资源可包括教师的素养特长、学生知识背景、家长的知识经验、课本、音像制品、教学参考书等。条件性资源则包括影响科学课程的各种条件,如人力、物力、财力、时间、场地、设备、动植物和环境等。

   
按空间来划分,可分为学校课程资源、家庭课程资源和社区课程资源。如果按性质来划分,可以分为人、物和环境三大资源。



   从多方面认识课程资源,能帮助我们更加全面地认识科学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是我们有效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上好科学课的前提和基础。


   可以说,课程资源这个词,比文本、材料更为广泛,也更为有“活力”。

   由于各种原因,我们往往会以条件所限,我没材料、我没实验器材等理由,而放弃一些探究活动。假如我们正确认识课程资源这一因素,我们就会发现条条道路通罗马。当然,我没丝毫否认材料的重要性的意思,只是认为,我们假如开拓视野,我们会得到更多的惊喜!我们的科学课也会更精彩的!!如陈耀老师的家庭实验室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4 22:02:30编辑过]

TOP
27#



八、追求简约高效的课堂



 



    今天再一次重看了周向鹏老师的《磁铁的磁性》一课,他简洁的导入、简约的教学环节、新颖的交流方式无不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从磁铁的出示,磁性概念的引出和条形磁铁的认识,到任务的下达:观察认识条形磁铁的磁性。周老师只用了3分半左右的时间。



怎么研究呢?周老师进行了有效的指导。



一、怎么记录?他指导学生用形象的画图方式:渐变和突变。



二、怎么利用回形针、大头针等研究条形磁铁磁性的强弱?



三、研究哪几个地方?这是周老师与教科版教科书最大的不同。在三下第四单元第三课的《磁铁的两极》里,它就是研究其中一个面。而周老师的课则要求“先完成ABC三个面的观察,有时间完成其他三个面的研究。”



    这一环节,周老师共用了7分钟的时间。这个环节是能否做到简约的课堂的很重要的一环。周老师的还是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本。正如喻老师在《追求简约的课堂》一课所指出的:“有的老师为了让学生把探究活动做顺利,从指导学生制定计划、选取材料、考虑实验步骤、甚至如何合作、如何汇报都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只差一步没有代替学生动手了。一个20分钟的探究活动,教师的指导时间足足花了15分钟以上,而学生的自主活动才区区45分钟。最后,学生在教师过度详细的指导下,很快地完成了任务,学生的探究活动不自觉地演变成了教师‘指令’下的操作活动了,失去了探究式教学的真正意义,也失去了出现问题自我纠正的机会,同时也是拖堂的重要原因。”当然,这环节中,周老师有些话语稍显啰嗦,还可以更简洁点。



    之后,进入了本节课重点环节:学生自主探究阶段。有的孩子拿着磁铁去吸一大串的回形针;有的孩子捏着一枚回形针去接近磁铁;有的孩子用磁铁平行接近回形针,比较磁铁哪个部位磁性好;还有的孩子把回形针挂在磁铁下面,用吸住的回形针的多少进行比较……这一环节实际用时18分钟左右。给予核心探究活动以充足时间,留给孩子们活动空间比较大,保证了核心探究活动的深入开展。



   观察活动结束后,进入了后半节课的交流研讨。在这个环节主要分以下几步进行:



   第一步:标出磁性强弱,小组讨论:



1.你的图其他的同学看得懂吗?你能看得懂别人的图?



2.小组全体同学的共同发现是什么?



3.假如不一样怎么办?



    第二步:展示并参观学习记录单;



    第三步:交流总结,发现规律。



   周老师的研讨环节从小组研讨、全班的展示到交流。充分考虑到交流的参与度。特别是第二步设计得特好,用实物投影的话,由于时间的限制,交流的面相对狭窄,不充分。周老师的做法真正实现了面向全体学生。而且在参观时,学生是带任务的。任务1:全班哪几位跟你很不一样,走过去跟他交流。任务2:总结,写出全班的研究结果。非常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很多老师往往在交流环节匆匆而过,流于形式。



    这一节课就如兰本达的探究/研讨教学法一样,课的基本环节主要分:主要探究活动与交流研讨,简约有效。喻老师曾在《追求简约的课堂》一文就告诉我们:“ 其实,一节课短短40分钟,长度有限,能够做的事情也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时间里,把主要活动做好做到位,就能够让学生学得深刻、学得扎实。因此我们提倡向简约的课堂推进。推进简约的课堂,有两个策略:一是集中探究主题,二是整合教学环节。”  



   我想周老师的这节课很好诠释这一理念。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5 13:12:00编辑过]

TOP
28#

好用心的读感。赞!学习了。
享受教育
TOP
29#

这个帖子是读书帖???五~八,认真学习,拜读!


嗯,真的是一棵有思想的芦苇.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30#



九、从“瞎子摸象”看研讨的价值



 



    在路培琦老师的讲座中,曾提到解暗箱。他说:“所谓的解暗箱就是探究一个无法‘打开’来观看的事物或过程。要知道暗箱里面有什么,它是如何运作的,只能通过研究它的输入信息和输出信息来进行。”解暗箱就是通过输入输出信息来判断里面的情况。医学上很多解暗箱的例子,比如:医生用听诊器听你的胸部、腹部,判断里面的内脏正常不正常……



推而广之,自然界的很多现象都好像是打不开的黑盒子,比如,地球内部怎么回事,现在我们只能通过地震波的传播去推测;像太空中各种星体,我们还去不了那么远,有的就是用天文望远镜也看不见,你可以用各种手段去观测,但还是不能亲自去打开。



   广义来说,我们观察科学现象,探究科学规律的过程,都可以看做是一个解暗箱的过程。解暗箱可以用一个故事可以很形象地说明这一道理。那就是“瞎子摸象”。



“瞎子摸象”故事大家都很熟悉,有的摸到尾巴,有的摸到象牙,有的摸到了肚皮……这一“动手”操作过程,就相当于我们科学学习中个人或小组的探究活动阶段。



   这个故事的价值,我认为主要还是后面瞎子间的交流:有的说 “大象就像一根绳子”;有的说 “大象就像一条蛇”;还有的说“大象就像一堵墙”……很显然,这几个盲人的结论都是不充分的。但他们坐在一起传达并讨论各自的发现时,就会形成对大象的一个崭新的、更准确的映象。最终,在大量的观察和推测之后,他们就可能会了解大象到底是什么样子。这就是研讨的重要性。



很多探究活动之后,我们会得到一些数据。怎么引导学生研讨、分析呢?我想可以从以下三步入手:



首先,应该从数据本身出发,从本组(本人)的数据开始分析。想一想:本组(本人)数据有什么特点或有什么规律?



其次,在全班同学数据汇总的基础上,去找各组数据间的共同特点。



最后根据各组数据的共同特点,采用不完全归纳法总结出:从这些数据的特点可以得出什么结论或规律?



   研讨时,我们往往会出现仅仅是个别尖子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研讨,而大多数学生则是当观众或听众的现象。如何提高研讨的参与面?周向鹏老师《磁铁的磁性》一课的研讨环节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仔细分析,可以分以下几个层次:



   层次1:小组交流。周老师首先要求学生在小组里展示自己的记录单,实现了小组内的交流与分享。



   层次2:记录单的展示。一般情况,到了这里,我们就会叫几个组的同学在实物投影里展示出他们的研究成果。如果用实物投影的话,由于时间的限制,交流的面相对狭窄,不充分。而周老师则采取了在教室墙壁上展示所有学生的记录单,也是对学生研究成果的尊重。



   层次3:参观全班的记录单。为了分享其他同学的研究成果,周老师要求学生参观全班的记录单。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参观时,学生是带任务的。其中任务之一是“全班哪几位跟你很不一样,走过去跟他交流。”引导学生与学生间的交流。



   层次4:互相质疑,交流总结,发现规律。在参观时,另一任务是“总结,写出全班的研究结果”。参观后,周老师就引导学生互相质疑,提出自己的观点,总结,发现共同的规律。



   今天,我重读兰本达的《“探究/研讨”教学法在中国》中的部分文章。他特别强调研讨阶段。认为这是与“做中学”最大区别。也是与“发现法”一个重要区别。他说:“发现法只强调儿童的个人发现,使用的实物教材虽便于作业却不能成功地为形成概念而奠定基础。发现法不注重儿童间的相互作用,也忽略理性认识的重要性。发现法没有研讨这一步。发现法不以儿童们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作为建立概念的基础。”



   尽管这是一本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一本书,但其中的一些观点,还是很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教师一定要促使不讲话的儿童发表意见,同时巧妙地使那些爱讲话的儿童不要讲得太长。教师要鼓励儿童们对大家讲而不要只对教师讲——研讨意味着大家一块儿来讲嘛。从这条原则就衍生出来教师应跟儿童们一块儿围成一个圈坐下,要设身处地跟他们处于同一个水平,这样,师生全都看清楚所有其他的人。



*教师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去挑起矛盾,去帮助儿童发觉矛盾,并要求儿童去解决这些矛盾。他们一定能够解决这些矛盾的!这一点很重要:教师既不要去裁决儿童们的议论,也不要给予他们答案,也不给他们作解释。教师的作用是非常敏锐地听,和见机提问题进行引导。



   兰本达一直很重视“概念”,她认为“概念是每节课的指路灯。”因此,她非常强调在研讨时教师要密切关注概念箭头发展方向。她说:



      *当孩子们使用材料进行探究,然后进行研讨时,我们的任务是“停止、”“观察”和“倾听”。这很像在铁路与公路的交叉口上,当一列火车驶过时,路标警告我们停下来、观看和听。我们的列车就是正在进行的学习,即孩子们沿着概念箭头向对于世界的完整的理解前进,我们要停止我们自己的谈话和解释,以高度的洞察力去观察孩子们的行动和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且在孩子们力图从前语言思维向词转化的过程中,用心倾听他们语言中的意义



   *在研讨时,教师要密切关注概念箭头发展的方向,适时不断提出发言中相互矛盾的地方或者某个孩子偶然说到的富有启迪性的问题。教师用这些方式来推动研讨中概念的发展。这样的研讨会吸引全班学生向这个方向思考。因为教师并不对这个事实的尝试性的解释,因此每个学生都有充分的“安全感”,勇于讲出他们的见解。特别是这样的孩子——当他的眼神不是注视外面而是专注于脑中正思索的问题时,在其他孩子发言的启迪下,加上他先前已有的经验,他就可能产生一个新颖独到的观点,令人赞叹不已。对这样的孩子,如果简单地命令他注意听别人的发言,就会打扰他潜在的创造性的思维,而如果鼓励他把观点讲出来让大家分享,他常常会提出一些极有趣味而又新颖的看法,会使整个整体沿着概念箭指出的方向前进。



   我相信,这种在集体中相互交流相互作用的思维方式,就是探究性学习中最可贵最有效的一部分,教师也会从这种教学经历中体验到极大的快乐和兴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6 20:02:39编辑过]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