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感谢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能举办这么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活动,同时,也感谢专家评委们的厚爱和关心,能给我及我的学生这样一个宝贵的交流机会,谢谢!
本次我辅导的作品《探索脚下的生命》,获得了评委的好评!成为全国20项青少年优秀科学DV作品,我很高兴,高兴之余,想一想,成绩的取得还真不容易!
从2009年我开始辅导孩子们,拍摄科学DV作品,如今已经三年,终于算是有所收获。也算是三年磨一剑哪!
2009年,我刚接触青少年科学DV作品,我辅导了六(1)班同学施京京,拍摄《白糖的变身》,第一次搞,条件也不具备,一切都是在摸索中进行的。用的是数码照相机拍的,拍摄脚本和解说词搞得也很粗糙,最后影像编辑还请教了婚纱公司的师傅帮忙。当时的创意很简单,结合我们科学课实验用到的白糖,我们想,白糖,大家都很熟悉,火就更不用说了,但是两者如果结合起来会发生什么呢?糖会烧焦吗?会变颜色吗?会发生什么变化呢?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一连串的问号,促使我与施京京同学动手做这个小小的实验。
那一年,由于当时的人搞得人还不多,我辅导的这个作品,被选送了参加了第24届全国青少年科学DV作品第24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DV比赛,荣获三等奖。
刚巧2009年12月,由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办的“全国青少年科学DV活动骨干辅导员培训班”在郑州市拉开帷幕,我有幸与来自全国各省市的8多位科技辅导员参与了此次培训。为期四天的培训,我得到了科学DV选题、科学探究计划,DV作品的编导、拍摄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剪辑技术、脚本编写等方面的专业培训,并以小组为单位亲身体验了拍摄制作一个科学DV作品的完整过程。我所带的“敏锐的眼睛”组拍摄制作的《笼子本不是我的家——笼养改变兔子习性的探究》还获得了最佳探究奖。
回到合肥后,受区教育局的委托,我又给全区的科学DV辅导老师办了一期12讲的培训班。科学DV在我区全面铺开啦!2010年,参加首届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我区金湖学校方露露老师指导的《屏保的奥秘》、嘉和苑小学焦燕指导《电梯里的科学》, 荣获全国一等奖。另外,我区还获得了七个二等奖、四个三等奖。我所辅导的《植物生长受噪音干扰吗?》荣获全国二等奖。另外,在2010年,中国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面向全国各地的科学DV活动辅导老师和青少年征集青少年科学DV活动方案活动中。 我所设计的活动方案《地震的液态化研究实验》也荣获了全国二等奖!
说起拍摄《植物的生长受噪音的影响吗?》的创意,也是偶然:
首先是,在杂志上看到一些养殖场为了提高产量给动物们坚持每天听音乐,这个新闻很有意思,于是我们想知道声音对于植物有没有影响?
一天,我们两个孩子在操场上踢足球,这时,因为有一个同学踢得太猛,让足球滚到了跑道旁校园广播边,去捡球时,发现跑道广播旁的小竹子长得比较矮,而旁边的却很高,这时我们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植物的生长受噪音的影响吗?我们科技小组的人便准备这次的科学DV就由这个题目来拍摄。
我们选择了校园内不同地方的同一种植物(生长条件相同)进行长达7天的观察,结果表明:处在图书馆旁安静环境条件下的植物,和处在喧闹的操场边的植物生长大体相同,没有什么区别。难道我们的猜想有误?
于是,我们又请教了专家,专家建议,我们选取两组种子进行培育,一组施加噪音,一组处在安静的环境中。进行较长时间的观察。
我们便选取了绿豆40颗,平均分装在两个观察杯中,加水浸泡24小时后,一个放在安静的环境中,一个每天进行5小时的不低于95分贝的噪音干扰;同时,我们还选取了豇豆40颗,也平均分装在两个观察杯中,加水浸泡24小时后,也是一个放在安静的环境中,一个每天进行5小时的不低于95分贝的噪音干扰。实验结果确实不一样了。
今年我区又有许多件作品参加了科学影像节比赛,我辅导孩子们做的题目是《探索脚下的生命》,受到了专家评委的青睐,我辅导的作品成为安徽唯一的参加此次科学DV展评的作品。我感到非常高兴。几年的探索,终有所收获。
说来这次选题很偶然,周末,我们两位同学来到郊外,发现这在杂树丛中漫步的感觉,与我门平时走在路上感觉是完全不同的。为什么呢?她们看到了脚下的层层落叶,又翻开落叶的背面看一看,土壤和落叶上面有一些小生命的存在。于是主题产生了。
我们科技小组的同学结合科学课上的《土壤中有什么》来到了郊外,对脚下的生命进行了一番探索。
几位同学来到了大蜀山下的树林中,选择了在树丛的一处观察点,经过测量、观察落叶、采取土样、寻找生物、用培养皿收集等步骤,进行科学观察与探究。
通过此次历时一个多月的科学DV拍摄,引发了学生进一步亲近土壤,发现土壤中物质的兴趣,也使孩子们认识了土壤中的动物及其生活。
此次辅导参赛作品,我吸取了前几次的经验教训,在拍摄画面的亮度、画面稳定型方面作了一些努力。一般情况下都是用三脚架。在剪辑制作上,我们孩子自己写解说词,自己录音,画面的长度跟着录音的长度走,各画面之间的过度,不用任何效果,直接切换。整体感觉比较大气、严谨专业。真应了郑州培训时,老实说的那句话:“不用效果,才是高水平的效果!”
以上是我这三年来与青少年科学DV结缘的一些情况,不足之处,请专家指正。
最后我想说,辅导科学DV作品,我们当辅导老师的必须:
1、满怀兴趣、全心投入。要知道,牺牲休息时间带孩子出去观察、拍摄是常有的。进行编辑、修改等,熬到夜里一两点,也是不新鲜的。
2、认真学习、提高素养。科学DV是用影像记录科学探索的过程与结果,必须要有精准的专业知识、不能有一点模糊。治理还包括科学知识、拍摄知识、编辑知识等因而,辅导老师必须好学、肯钻研才行!
3、头脑灵活,方法科学。搞DV,选题最重要,创意最要本事。你的内容有意义吗?你的探索过程科学么?你的画面构图好看吗?这可是很费脑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