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喻伯军老师评课--2012年台州市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研讨会 [复制链接]

1#

喻伯军老师评课--2012年台州市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研讨会

 

喻伯军老师评课


2012年台州市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研讨会


椒江区东山中心校西山校区 杨周辉


        评:《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玉环县芦蒲镇中心小学陈安顺


      这节课我们首先来看教材,今天这节课上下来,整个设计流程和教材的设计流程是差不多的,整体上走下来还是蛮好的。首先是沉和浮判断的标准,然后预测这些物体在水中的沉和浮状况,这里的预测(指向教材),说说预测的理由,就是展示学生对沉和浮解释的前概念,在活动之前,在学这个单元之前,学生有四种解释,我们可以看到(喻老师指的是上课学生反馈的:1.重量;2.材料;3.是否空心;4.体积),所以这里的预测和我们的验证非常的重要,而且要把预测做足,预测做的到位,然后找一个因素就是密度的因素,这里就是教材的材料,材料就是密度的前概念,研究材料其实研究的就是研究材料的密度。把它切开来,把它合起来,就是发现它们沉浮的变化,这节课就到此为止了,这个大致内容就是这样。


     我们先来看陈老师的处理:


     1.我觉得他是基本按照教材设计步骤进行教学的,效果还是很不错的,如果不是后面白萝卜这个问题拖时间了(待会我们再来考虑考虑白萝卜怎么处理),两部分教学内容,本来他的教学时间安排分配是比较合理的,前面大概是18分钟,后面是22分钟,就是研究橡皮和白萝卜开始是22分钟,这样的分配是比较合理的。一般的情况下,前面一半后面一半,这节课的两部分内容分配比较合理。第三方面,他比较注重预测和证据,材料的出示和发放,也非常合理,预测和验证做的还是比较好的。不过我觉得有些地方有点不到位的,比如说沉和浮的判断标准,陈老师是这样,学生说:水面上的是浮,水里面的是沉。然后老师出示定义:只要物体不沉入水底,就说明这个物体是浮的。先出了这个定义,然后在展开,我的建议是这样:这个沉浮的判断标准到后来白萝卜时,还有人搞混,一个组说白萝卜是浮的,另一个组说它有的是沉的有的是浮的,因为他把半浮半沉的白萝卜当沉的了。原因就在,判断标准做的不够到位,老师以为出示这个概念,演示一下,学生就掌握了。学生在学生中最难判断的就是,这个半浮半沉的到底是沉还是浮,老师出示了定义,学生还是不会牵引,不会应用。我的建议就是先演示然后再出示沉浮标准,教材也是这么做的,砖块放入水里是沉的,泡沫放在水里是浮的,这个是没有意见的,现在你拿一个塑料块放在水里,只露出一点点,你们说是沉的还是浮的,好多学生都会把它归到沉当中去,沉的比较多浮出来一点点,他们会认为这个就是沉。老师应该讲塑料块在水中没有碰到底,这个是浮的,你用塑料块来演示比你出示定义要形象的多,再加上这个塑料块是反馈检验的,印象深刻,那么迁移到萝卜这个判断时就不会把半浮半沉的萝卜把它归到沉里面去。这个和初中是有所区别的,初中是定义出来,然后再判断。我们最好是先把典型的定下了,然后再讨论演示,出现矛盾,从矛盾出发,讨论之后再归纳,归纳出判断标准,这样小孩子的学习就更到位一点。
       2.第二,及时追问可以在注意一点,比如说第一个环节预测好了以后,学生做完以后预测,沉和浮与什么有关。学生说和材料有关,教师应该抓住机会,教师马上问和什么材料有关?你举个例子。学生拿7种材料中的一种为例,比如说以回形针为例,学生做了小的很轻的,它还是沉,它直接指向材料。而下个环节就是研究材料,要抓住这个点,为下面学习做铺垫。


      3.第三,提问要明确。老师问的问题,学生本来就很难回答,很难指向探究活动,建议提问题特别是关键问题时,一定要先想好我提出这个问题学生将怎么做,怎么回答,学生能不能随着这个问题开展探究活动呢。比如陈老师的问题:本节课先要来改变重量和体积,你们有什么办法?那么怎么改变谁的重量,谁的体积?改变7种物体的体积和重量还是改变一种物体呢?开放性太大,学生不好回答。我想如果我们改变一下提问的方式,你就说,我们7种物体都做过了,现在我拿一块橡皮出来,刚才是沉的,现在我改变橡皮的重量和体积,切一半变轻的橡皮会不会浮起来?学生就会预测,他就会去做。方向指好,有了明确的指向,就不会出现前面这么大的方向了,开放的问题越大,提供情景就要越典型,提供的时间就要越多,特别是中间的时候开放性的问题要越来越少。


最后是我们如何处理白萝卜的问题,来看看学生是怎么回答的。第三个学生说的非常好,非常指向事实:橡皮的沉和浮与体积重量无关。材料有发生变化了吗?我们还是要观察大的萝卜和切小的萝卜之间有没有发生了变化,表面看上去没有变化,我刚才走上去看了一下,小的萝卜里面有空气在,水进去了,有空间在,切越小,水渗进去就越多,其实就是渗进去水的多少改变了沉和浮。如果老师让学生自己观察,学生都会找到有水渗进去了。不能只硬邦邦的只出示结论,学生概念是很难扭转的。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问题一定要解决,这个也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资源。


白萝卜的问题对老师挑战很大,选择了萝卜就是选择了挑战,如果要好点效果,换成苹果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如果是红萝卜渗进去的水就更多。


      大家要有这样的思想,学生呈现的问题是对的,他是根据事情,反过来我们要反思我们老师改怎么处理,一定要马上处理学生所呈现的问题。要以学生发展为主,正视学生提出的问题。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2-13 20:31:07编辑过]

分享 转发
--辉杨杨--QQ:214733907
--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中山小学--
TOP
2#

 

反思:喻老师对于这节的评课,给我的印象最深的就是非常准确的讲我们一线老师经常会出现的问题指出来,一针见血。就像自己平时在上课时候也常会提出一些很大很空的问题来,学生不知道要从哪个方向进行回答,往往会出现课堂冷清,没有按自己的设计教学过程进行课堂教学的现象,通过喻老师的讲评,确实是自己在平常教学过程中提问的方法有问题,有待备课时仔细的琢磨。再有就是这节课喻老师一直强调要将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及时的解决,哪怕一时半会真的难以解决解释,也要老老实实地的告诉学生或者通过课后在和孩子们一起研究探讨。绝不能将问题视而不见,将学生的问题当做是一种教学资源来处理,这样我们的课堂才更加的科学。在小技巧的处理方面,喻老师说到,再多的讲述都不及实验的演示来的形象,这正是我这两个星期听区级和市级公开课的切身感受,在自己的课堂上也是如此,比如最近在上《声音》这个单元,如果只告诉学生:振动的物体会发出声音。可能学生上课是记得住,但下完课,或者经过一段时间,枯燥的理论早就忘记了,但如果我们让孩子们自己亲自去操作,波动尺子,敲击锣和鼓,让他们将音叉放入水中,哪怕学生将水溅出来,通过他们自己的动手操作,我相信这样的过程绝不会有学生会不明白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再就是喻老师的评课总是从我会怎么去处理教材的角度去思考。这就如同让我在听课之后,再次回想起刚才课堂中的每一个环节中。让我又一次加深了对课的理解。如此这样的反思后,收获的感悟也就更深了。

--辉杨杨--QQ:214733907
--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中山小学--
TOP
3#

学习了,喻老师的评价让我们也收获很大。比如课堂上要正视学生的问题,在很多课包括很多公开课中,有时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的回答与老师预设的不一样时,有些老师往往会简单的处理,甚至不处理一笔带过。我觉得学生存在的问题可能就是他在概念建构中遇到的障碍,需要我们老师帮助他去解决、突破。因此,老师要正视学生的问题,并临时采取策略与措施帮助学生去解决问题。
杭州市闻涛小学——杨海庆
TOP
4#

喻老师的点评总是那么实实在在,贴近教学实际,更以学生发展为目标的。学习了!
TOP
5#

以下是引用红烧羊肉在2012-12-13 20:41:00的发言:
学习了,喻老师的评价让我们也收获很大。比如课堂上要正视学生的问题,在很多课包括很多公开课中,有时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的回答与老师预设的不一样时,有些老师往往会简单的处理,甚至不处理一笔带过。我觉得学生存在的问题可能就是他在概念建构中遇到的障碍,需要我们老师帮助他去解决、突破。因此,老师要正视学生的问题,并临时采取策略与措施帮助学生去解决问题。

一次听课是一次收获。一次对喻老师评课的记录又是一次收获。

--辉杨杨--QQ:214733907
--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中山小学--
TOP
6#

以下是引用金亚军在2012-12-13 20:53:00的发言:
喻老师的点评总是那么实实在在,贴近教学实际,更以学生发展为目标的。学习了!

在学生角度去看课堂。进入学生的课堂中。这个正是喻老师最让人佩服的地方。。

--辉杨杨--QQ:214733907
--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中山小学--
TOP
7#

马上把评课的实录做出来了?真迅速!
TOP
8#

以下是引用喻伯军在2012-12-13 22:31:00的发言:
马上把评课的实录做出来了?真迅速!

--辉杨杨--QQ:214733907
--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中山小学--
TOP
9#

喜欢喻老师这样实实在在的评课,给我们启迪。
TOP
10#

这些天在学习如何评课,看了章老师的批评,又学习了喻老师的评课总是从我会怎么去处理教材的角度去思考,收获颇深。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