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玩具小车的热衷是学生本真的反应,五年级第四单元:运动和力,起始课《我们的小缆车》就抓住了孩子们“玩”的诉求。那么在课堂上怎么玩出水平,玩出能力,玩出科学呢?教材编排主要有两个内容:1、初步认识重力。通过组装一个用重力拉动的小车,学生发现铁垫圈的重量通过绳子对小车可以产生一个水平方向的拉力,引出重力的概念。2、拉力引起小车运动。这部分教学内容分两个层次,一是需要多大的拉力才能使小缆车产生运动,二是探究拉力大小与小车的运动快慢有怎样的关系。学习本课内容,是为学习本单元后面各课有关力和运动的内容,如深入研究弹力、摩擦力等奠定基础。
为了把充分的时间给孩子去探究拉力大小与小车的运动快慢的关系问题上。之前和部分材料准备的学生做了些小动作。比如绳子的长度,长度太长会垂到桌子下面,这样会造成垫圈掉到了地上了,这时小车还没到终点,如果绳子太短,绳子没法垂到桌子下面,垫圈没法挂上去,因此绳子的长度不是很随意。垫圈还是沿用了六年级《抵抗弯曲》时采购的,两个垫圈刚好可以拉动我们的小缆车。
执教的过程中,我通过PPT引出各种车辆的动力来源,交流不同缆车的动力来源,初涉“拉力”一词。让学生想办法把讲台上的小缆车动起来,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想出办法:在缆绳上挂重物,并测试两个垫圈刚好能使小缆车运动起来,一石二鸟。趁热打铁,用掂铅笔盒的简单步骤大家来体会“重力”。
10分钟后直接进入主题:拉力的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有什么关系?浏览作业本的记录表,我们直接来交流实验方案及注意的地方。孩子们发现2个垫圈刚好拉动小车,那么起始垫圈数量要大于等于2个,成倍放效果明显,逐个放节省垫圈。只要小组统一,我都表示赞同。小俞发现表格的时间记录有三列,有疑问。我请大家来帮助解答,达成共识,多次记录为了保证数据准确。小赵对第五列“你打算取哪个数据”有困惑,有同学认为取最快的,很快就被大家的数学思维所和谐,应该取中间的,算平均数对于时间来说有一定的繁琐。为了保证公平,孩子们认为还要确定两个基本点:起点和终点。我提示关注绳子的长度并提供一支粉笔。
15分钟后我为了表扬孩子们积极的思考和踊跃的发言,给每个小组“赠送”了礼物:秒表一块。并立马培训使用方法:右手拿表,大拇指按一次开始,按两次停止,食指按一次清零。体验三次。17分钟后实验开始。科学课上的狂野飙车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激情也随之速度的提高而燃烧起来。见图:
离下课5分钟,基本上所有的小组都完成了测试,汇报我们取的那个数据,借助作业本后面的实验发现,达成了共识:小车的运动快慢和拉力有关;拉力的大小是由垫圈的数量引起的;拉力越大,小车运动越快。
还有更好的办法节省点力,让小车自己运动起来吗?下节课继续研究。
缆车时速
街头规则
火线追击
我们的小缆车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2-4 23:23:41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