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2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把握学生认知背景和认知规律,正确定位教学目标——兼谈观两堂科... [复制链接]

1#

把握学生认知背景和认知规律,正确定位教学目标——兼谈观两堂科学展示课有感

     前言:最近获得一位教师撰写的一篇文章,内容与《连通气球》《公平杯的秘密》相关,阅读后特推荐供大家讨论交流。

把握学生认知背景和认知规律,正确定位教学目标


——兼谈观两堂科学展示课有感


    近年来,地方、年会课在网络上直播展示了的一些课,但实在地说,让人叹为观止、击节欣赏的课却是寥寥无几。尤其是,某些课甚至在一定的程度上可能造成了一些负面的影响。由于颇为担心这样的高层次高调展播的课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故在此不揣冒昧地谈谈自己一点看法。


    简而言之,小学阶段的科学学习内容,大概有三个层次:“有什么”、“是什么”和“为什么”。


    “有什么”: 中低年级的学生,更多地是接触“有什么”的问题。采取的手段一般多为观察、比较、分类、资料收集以及一些必要的实验。例如,从众多的事物中,提出和选择自己的标准进行分类。认识到分类是需要确定的标准的。这个水平是在一定的观察、比较和相对简单的实验等后,能够从众多的事物中提取某一个属性,进行一定的归纳总结。


    “是什么”:中高年级的学生,更多地是接触“是什么”的问题。采取的手段除了基本的观察、比较、分类、资料收集整理、实验以外,还要多一些归纳推理、演绎推理、类比推理等逻辑思维。例如,从众多的事物中,提取它们共有的本质的特征,用相对科学的方法和标准进行分类。这个水平就不仅仅是知道单个事物的某个属性,而是在一定的分析基础上,对事物的本质的把握。


    “为什么”:较高年级的学生,更多地接触“为什么”的问题。采取的手段,除了前述的方面,更多的还有假设猜想、分析判断推理、研究计划的制定实施及其总结等等。例如,把握和梳理事物内在的联系,从综合相关事物的一些方面的信息,推断出可能导致的结果,并设计对应的研究方案加以验证。这个水平就不仅仅是知道某些事物的本质,而是要对这些事物内在的关系加以研究。


    实际上,这个“有什么”、“是什么”和“为什么”的确定,就是我们的教学目标正确定位的首要问题。也就是说,我们选择的教学目标,是解决“有什么”的问题还是”是什么“的问题,或者是”为什么“问题,这个层次一定不能搞错!


    那么,怎样才能把握这个正确的层次呢?


    把握学生认知背景和认知规律是唯一的正确的道路!


    维果斯基在说明教学与发展的关系时,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理论。即教学必须要考虑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一是现在的发展水平,二是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教师的帮助可以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或是借助于他人的启发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即儿童现有水平与经过他人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


    分析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就是把握学生的认知背景,也就是我们俗话中说的学生的前概念;分析学生“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就是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也就是分析学生在现有的年龄阶段,在现有的认知背景下,加上其心智水平与思维能力,所决定其能够达到的高度。以上2点再加上教学环境(含教学材料、教学手段等)就能决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一个浅显的比方:如果让孩子轻轻踮一踮脚就能摘到桃子,甚至踩上一个小小板凳就能摘到桃子,那么我们说这个“最近发展区“的判断是恰当的;如果要让孩子搭起云梯,或者撑杆跳高却依然难以够得着这个桃子,那么这样的”最近发展区“就严重判断失误了。


    前段时间有一节在网络上很火的课“公平杯的秘密”,网络直播前,本人就看到此课题,很是质疑。百度百科上一查,公平杯原来是古人的一种量酒器。当注入酒水的高度不超过一定界限时就像正常辈子一样一切正常,而一旦超过界限,所有注入的酒水就将全部从底部的小孔中流出去。实际上,公平杯就是一种虹吸现象。


    然而真正要搞清楚虹吸现象的原理,则必须懂得大气压强和液体压强,尤其是液体压强的帕斯卡定律。这些都是中学物理的水平。从认知背景和认知规律上看,小学阶段这个课题最多只能解决到“是什么”的程度,而达不到“为什么”的程度。所以,课前,我就判断此课定位有问题,不如改名叫做“神奇的公平杯”或者“好玩的公平杯”、“有趣的公平杯”。


    由于自己有课,没能看到现场直播,但心里一直痒痒的,很想看看执教者是如何解决公平杯的这个“秘密”的。还好,录像课上传网络了。结果一看,公平杯的秘密到本课结束依然还是秘密。看得出指教者还是很努力想把这个秘密说清楚的——印象中大约3分钟教师展示、演示实物公平杯注入水后的奇妙现象;约3分钟教师展示其中的结构,并给出结构图和用吸管、塑料杯模拟实验的方法;约20分钟学生用塑料、吸管制作公平杯模型并实验;约14分钟,教师利用课件解释虹吸现象,并用抽干“鱼缸”中的水,来检验学生对虹吸现象的掌握。


    然而,课上的检验已经说明了学生并没有真正掌握公平杯的秘密——虹吸现象的根本原理。第一个上去抽干“鱼缸”中的水的学生,拼命对着管子往“鱼缸”里面吹气;第二个上去的学生,知道不能吹气,而是用嘴吸水,但却不知道管子的出水口应该在“鱼缸”的水面高度以下,直到教师的帮助提示下才得以完成。而且从该课来看,即使后来这个学生在教师帮助下知道了管子的出水口必须在“鱼缸”水面高度以下,却不知道这是为什么。最多也就是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实际的课堂上,由于执教者错误地定位于“为什么”层次,结果因为限于学生的认知,不仅达不到“为什么”,连“是什么”也做得不好。于是,一堂课下来,学生兴趣很高,但真实的收获却很少。最主要的,恐怕就是情感态度价值观上——科学很好玩,科学很有趣,再加上了一点学生动手手工制作能力的提高吧。这样的收获实在太不堪了点吧。


当然,如果此课集中定位于“是什么”的层次,则可能是另外一种景象:


①              课堂开始用约2分钟时间,教师演示实物公平杯注入水奇妙现象;


②              约3分钟时间,学生对下发到每个组的公平杯实物仔细观察,发现其中“有什么”结构,思考这个结构可能对应某种功能;


③              约6分钟时间,教师和学生一起抽象出这个结构,并设计模拟实验的材料、方案;


④              约20分钟时间,做模拟实验;


⑤              约6分钟时间,总结实验现象,介绍其他虹吸现象,重点把虹吸现象产生的条件搞清楚;


⑥              约2分钟时间,用抽干鱼缸中的水做为本课的检测;


⑦              最后1分钟,给学生一个交代:教师简略说明虹吸现象的根本原理,但强调此原理大家在中学阶段还会继续学习。


    


    在网络上搜寻“公平杯的秘密”录像课之时,一并找到了著名的“连通气球”一课的录像。此课同样存在着定位不当的问题。


    当然,从该课来看,或许执教者压根就没有想往“是什么”或“为什么”上面去定位。但窃以为那种“把一起交给学生”的思路是存在很大问题的。学生在连通大小不同的两个气球后,竟然发现气球的变化是大的更大、小的更小,完全与自己的预想不同。由此必然激发了极大的兴趣,迫切地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而教师对此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实在不该。


    那么,“连通气球”,学生能不能在现有的认知阶段解决“为什么”层次的问题呢?——这恐怕很多成人,甚至包括教师也难以回答。实际上气球吹大的过程,变量挺复杂的。主要原理应该就是:气球吹大的过程,气球皮相对比较快地变薄。气球小的时候,气球皮厚,弹性大,绷得紧。内部压力大;气球大,皮薄,弹性小,绷得松。内部压力小。这里,气球内部压力,不是随着气球大小而线性变化的。而主要受到气球皮弹力的影响。气球皮的弹力,则主要受到皮的厚度影响。


    如此,就只有从“是什么”方面来考虑了:可以让学生现场体验吹大气球的过程,气球越小的时候越要费力,越大的时候越要轻松。由此可以迁移解释大小气球连通后,小的更小、大的更大——气球的大小变化,和吹气球时感觉轻松或费力,道理是一样的!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公平杯的秘密”,“连通气球”一课的价值实在不堪——主要的依旧是科学很神奇,科学很有趣,科学很好玩。知识方面为零、技能方面不多,唯一还有一点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东西。但由于没有顺应学生强烈的想进一步知道气球变化的原因的探究欲望,这个情感方面也是有遗憾的。


    总之,教学目标的定位一定要慎重,力求准确恰当。到底是“有什么”、“是什么”和“为什么”这3个层次中的哪一个?一定要以学生的认知来做衡量和判断。只有在正确的教学目标定位之下,才能有效地组织好教学。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而得法与否的判断标准,依旧还是学生的认知发展!


龙菲菲 2012/11/8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1-8 12:30:30编辑过]

分享 转发
TOP
2#

这个帖子太有深度了,学习了!

TOP
3#

有勇气,有想法,有道理。


 


把你的想法和专家进行交流,看看他们的定位是什么。


 


很想认识此文的作者

海宁小学科学联盟   联系QQ389853241
http://blog.kxsy.net/user1/4012/index.html
TOP
4#

非常认真的看完了这个帖子,这是位非常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老师,有不同声音,我们都来听一听。
请关注丫儿的感受帖哦!我的东西都收藏其中哈!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416&replyID=&skin=1
TOP
5#

很有深度,瞬间凌乱了。。。
TOP
6#

有自己的看法,想法是好事!以学习的态度去学习!

心动,影动,行动的足迹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396
TOP
7#

多讨论总是好事。
TOP
8#

思路很清晰,支持。这么好的想法真如楼主所说的是“一位教师撰写的一篇文章”还是楼主卖了个关子?对了,再多推荐一些那位教师的文章吧,很想拜读。

平湖市新仓中心小学----小兔子
TOP
9#

简单的雨呢,怎么不出现了?
平湖市新仓中心小学----小兔子
TOP
10#

    前言:首先声明文章不是我写的。我是一位小学科学教研员。我区的老师一直非常受益于浙江小学科学网的资源、研讨的氛围、江浙科学教师的敬业,浙江小学科学网是我们多年的朋友!谢谢大家对文章的关注,文章有些观点或许有些偏颇,或许甚至没有留情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思考的角度不同带来的观点可能会截然对立,但是出发点是好的,想引起大家对十多年课改后,科学课到底走向哪里,到底如何走,引发大家的思考而已。最近她又撰写了一篇文章,仅供大家参考:


铅华散尽始为真


——对这些年来“尖端课”的思考


    不短的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看到了“尖端名家”上了很多的“尖端”课,而且这种现象近年来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例如《连通气球》、《公平杯的秘密》、《研究物体下落的规律》……皆是此类“尖端课”——课标中没有,教材中亦无。冒昧揣测,或许是“尖端名家”们挖空心思、绞尽脑汁的成果?又或者非如此不能体现出“尖端”和“名家”的水平来?!


    诚然,这些“尖端”课还是有着其自己一定的价值的。例如《连通气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探究欲望; 


《公平杯的秘密》启发学生把生活中的现象与科学道理相联系,并学习用建模、模拟实验的方法来研究分析;《研究物体下落的规律》有着教育学生追求科学精神,不迷信权威的意义。以我自己浅薄的理解,或许“尖端”课更重要的价值在于先进理念、先进手段的探索,应该作为很少数人的精英圈子的有益尝试和研究吧。


但再静下心来反思一下,这样的追求“尖端”的风气和趋势,给我们的一线教师带来了什么样的导向,什么样的影响呢?


    借用一位朋友的感慨(本文的题目,也是她的一篇小文移植而来):


    我们平时上课是为谁上?上公开课又是为谁上?我们把学生摆在什么位置?教学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从本质上讲,课堂是师生共同的生命历程。我们所力求达到的是让这段生命历程精彩而有意义。公开课亦如此。那么,什么样的生命历程才有意义呢?我想:铅华散尽之后的真实才是最美丽,最有意义的。


我想,所谓真实,也就是我的课堂不是做给别人看的;不是让学生当“演员”,教师做“导演”的的话剧;不是为了获得众人的赞赏;也不是为了得到领导的认可;更不是为了在众人面前展示自己的优雅漂亮、妙语如珠。而应该是自己俯下身来和学生一起去探索未知世界的奥秘。一起去经历问题、困惑、探索、迷茫一直到茅塞顿开后的愉悦。只有学生有收获,教师也有收获,彼此的生命历程都有所丰富,这40分钟的生命才是有意义的。



    当然,我们承认这些尖端名家的水平或许真的很高,但我想说的一句是:这样的尖端课真的不适合我们一线的普通教师,这种课或许在某一点上好看,但我们学不来、用不上,似乎能借鉴的东西还不多。小女子才疏学浅,真的看不出搞“尖端课”的意义何在。而往往是一些很有身份很有地位的“尖端名家”,或许不经意间造成的负面影响,却有可能极大地放大、延伸。此前一篇小文《把握学生认知背景和认知规律,正确定位教学目标——兼谈观两堂科学展示课有感》,已经略有提及。一段时间以来科学课精品展示中展现出的一味追求高、精、尖的这种现状和趋势,实在是令人忧心忡忡,一些反思如鲠在喉。


    在小学阶段,让孩子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还是应该作为首要目标的,过分地强调有些“花哨”的能力和方法,只怕有些偏颇。例如《研究物体下落的规律》一课,在学生没有一定的物理学基础的情况下,在现有的认知背景和研究器材、方法和手段的条件下,让他们凭空去质疑权威和提出新的猜想假设,却又是不可能在40分钟的这堂课上理顺思路的,不但得不出教师所希望的正确观点,反而越搞越糊涂了。没有基础知识的铺垫,能力方法终究还是要走空的。


    而毕竟,这样的尖端名家,包括小学科学学会,就是一个风向标,他们引领着科学课的走向。例如,课改早期以来风行全国的极端论调“要过程不要结果”,就是其中的一枚苦果!而这样的错误,直到近些年来才逐渐得以清醒地认识和纠正。


    普通一线教师当然是围着地区教研员转的;地区教研员则是围着省市教研员转的;各地教研员又是围着全国小学科学年会转的;而学会却常常是围着“尖端名家”转的;可是“尖端名家”们却越来越围着“尖端课”来转!即使不是尖端的内容,也常常想要在普通科学课的内容上玩出尖端的“花活”出来!


    这的确不是一个好现象:最有能力和水平的人没有把时间精力投入到如何漂亮地上好一堂普通老师日常工作中可以面对的课;而这种浮华的风气和趋势,“尖端名家”、“尖端课”往往把更多的有潜力的人的注意力带到比较脱离实际的虚无——教学和教研的中坚力量的方向就此走偏!。那么,课标中的内容、教材中的内容、普通日常课的内容,这些方面的教学研究又怎么能够追求更加进步?!


    说得再直白一些,这种境况的出现,实际上的最终责任恐怕与全国小学科学学会脱不了关系!学会没有一分为二地作出导向引领,不够多多鼓励为全体教师发展、学习而展示的普通课的选题,反而放任地对尖端课未做详细分析地作出最高肯定。于是,恶果逐渐显现:已经看过很多次年会了,说句不中听的话,一届不如一届啊。而与老一辈人才倍出的刚刚课改和课改的早期相比,何止是相去千里!多少年看不到像章鼎儿老师的《淀粉和碘酒》这样的好课了!


    人微言轻,才疏学浅,但的确是“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再一次,小女子还要大声疾呼:铅华散尽始为真!



龙菲菲 2012/11/10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1-12 10:47:58编辑过]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