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陈耀:让科学实验进入学生家 [复制链接]

1#

陈耀:让科学实验进入学生家

 

 他走出了一条学生由灌输式学习变为探究性学习的教改新路,他的家庭实验室让更多孩子领略了科学的魅力。


 


  ■本报记者 蒋亦丰


  一身运动服,肩背书包,手提工具箱,没有特级教师的架势,更像一位科学的行者。这,是记者初见陈耀的第一印象。


  从“独奏者”变成“伴奏者”


  陈耀的科学世界是真实而自然的。


  出生在农村,很多角落曾是陈耀玩耍的好场所,用现在的词叫科学探究。陈耀会在玻璃片上用墨汁作画,将手电筒对准玻璃片,玻璃上的画就投影在角落的墙壁上,小伙伴们都来欣赏“电影”表演……


  贪玩的陈耀科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并顺利考入师范院校。“我的经历告诉我,学和玩并不对立。处理好了,就是一对孪生姊妹。”陈耀说。


  毕业从教后,陈耀发现如今的学生玩不起来了。


  一次研究“绿豆生长”的实验,全班只有1名学生举手汇报研究成果。多数学生的回答是“材料被保姆倒掉了”、“绿豆被妈妈扔掉了”、“书上能找到答案的”。陈耀傻眼了:能在书上完成的,还是科学实验吗?


  陈耀立刻张榜招贤:实验很好玩,想玩跟我来。结果只有9位学生报名。陈耀把这9个孩子称作“星星之火”。每逢周末,陈耀驾车带着学生走进各种角落,在大罗山发现水晶,在沁心湖追寻桃花水母,在老鼠山考察瓯越先民的足迹……


  陈耀开破了一辆桑塔纳,开出了一条“学生由灌输式学习变为探究性学习,教师由‘独奏者’变为‘伴奏者’”的教改新路。非常“9+1”的成功,吸引了更多师生。


  2004年,少年科学院成立,学员发展到200多人,陈耀的理念得到了认可。


  然而,狭小的校园空间、有限的师资、外出探究的困难等现实因素,制约了少年科学院真正“面向每一个”。结合儿时经历,陈耀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让科学实验飞入寻常百姓家。


  “只要你能找到一个属于你自己的角落,在角落中摆上你喜欢研究的东西,然后做你喜欢的研究,那么就组成了最简单的家庭实验室!”这是陈耀对家庭实验室的朴实定义。


  走进学生金斌斌的家庭实验室。小小的阳台上摆满了他的宝贝:天平秤、酒精炉、显微镜,在这里他一年能完成20多项实验。从语文课文《桂花雨》中获得灵感,金斌斌用单向阀门、过滤器等材料自制“桂花收集器”,并申请了专利。


  2006年,家庭实验室正式在三至六年级学生中全面普及。由于从三年级开始到毕业,学生在校时间约有1000天,所有的家庭实验室又隶属于一个少年科学院,这项行动被命名为“一千零一夜家庭实验室计划”。几年来,家庭实验室既造就了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二等奖获得者这样的 “明星”,又让更多的孩子在草根探究中领略了科学的无限旖旎。


  让家庭实验室像卡拉OK


  一年之后,陈耀和他的家庭实验室登上了更高的舞台。


  2007年教师节前夕,作为温州市唯一的全国模范教师代表,陈耀走进了中南海怀仁堂,座谈会后受到胡锦涛、温家宝等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当温总理走到陈耀面前时,陈耀将家庭实验室活动情况的画册向温总理介绍,“这是温州市实验小学的学生在奶罐中培育的毛豆,这是学生在家里设立的角落实验室和水质检测实验室……”温总理一边浏览着画册一边频频点头称赞:“孩子们做得很出色,画册我要带回去仔细看看。”


  会后,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物理学家闵乃本欣然为少年科学院题词,中国工程院院士何多慧、毛二可及中国科学院院士姜伯驹等专家也纷纷对这项尝试表示认可。


  国家领导人和专家的认可,使陈耀许下了推广家庭实验室的自我承诺。他以小眼睛工作室的名义,通过“网上少年科学院”向全国少年儿童发出号召:“鼓励全国各地的孩子们建立属于自己的家庭实验室!”


  从此,家庭实验室不再只是温州实验小学的独家秘笈,而成了有志于教改的诸多学校的共同财富。


  “我希望看到家庭实验室像卡拉OK那样,虽然无法人人成为歌唱家,但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唱卡拉OK,并享受那种成就感。”陈耀憧憬道。


  在100多公里外的一所农村学校,陈耀创建了特级教师工作站。招收的15名学员来自温州各县的乡村学校,通过带动他们,去传播家庭实验的理念。这个“根据地”成了家庭实验室在农村的辐射源。


  现在,在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平台,“家庭实验室指导教师培训项目”入选,全省小学教师都可以申报培训,获得继续教育学分。


  在西部撒下慈善的种子


  多年来,陈耀的收入几乎都花在了家庭实验室上。一些同行不解地说,你都已经评上特级了,还投那么多钱,是不是想把家庭实验室做成慈善啊。


  2007年,受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章鼎儿引荐,陈耀成为北京桂馨慈善基金会的志愿者。汶川地震后,陈耀自费赶往汶川县和绵竹市,除了捐助外,还上了科学观摩课。他给四川的小学生们解答了这么一个疑问:为什么在地震中,很多拱桥和山洞没有受到太大的破坏?这里面就有一个拱形原理在起作用。他建议学生在家动手做家庭小实验,试着找出一些新发现。家庭实验室在这两个地区的小学播下了种子。


  几次活动下来,西部地区落后的教育面貌和孩子们求知若渴的眼神,深深刺激了陈耀。陈耀认为,家庭实验室门槛低,非常适合西部孩子的学习需求。


  在陈耀的介绍下,一批温州的爱心人士加入进来,成立了温州市慈善总会苹果树之友爱心社义工队。义工队出钱出力,在西部地区学校建起了5个桂馨书屋,作为附加条件,每个书屋送一个家庭实验室。陈耀利用暑假时间,前往这些受捐助学校为孩子们安排活动,指导并推广家庭实验室。


  今年儿童节,在陈耀的策划下,苹果树之友科学嘉年华活动从永嘉沙头镇花坦小学出发,以有趣的探索实验大狂欢代替了传统的游园会。该活动还将走向江西井冈山、湖南、四川等地的学校,传播科学的火种。


  “如果能让越来越多的孩子,包括山区、贫困地区的孩子感受科学的魅力,体验科学的乐趣,提高科学的素养,我愿意在这条路上意志坚定地走下去。”陈耀说。


  《中国教育报》20121019日第3


分享 转发
每天进步一点点~~~
个人博客:凡人咖啡馆http://blog.sina.com.cn/xiongfeng
科学博客:品味科学http://122.225.119.42/168/index.aspx
科学微博:http://t.sina.com.cn/cxf34
TOP
2#

“让科学实验进入学生家 ”多好的事儿啊,向陈老师学习,敬佩!
曹文佳的2012/2013,我的个人帖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1950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4393
TOP
3#

温州的陈耀老师是个非常有特色的老师!接触过,很棒哦!也欣赏他的才情、执着。。。
请关注丫儿的感受帖哦!我的东西都收藏其中哈!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416&replyID=&skin=1
TOP
4#

有幸接触过陈耀老师,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TOP
5#

玩跟学在科学中还真是相辅相成的,将实验引入学生家,不错的提议!
TOP
6#

我是陈老师忠实的追随者!
我的BLOG:
http://hi.baidu.com/caomaoyaya
http://blog.kxsy.net/user2/12762/index.html
TOP
7#

哎哟喂,,这篇稿子哎,,,我是一个字一个字,声情并茂的读完的呀。。。。呵呵。。。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8#

感动中!想像着加入基金会,做志愿者!
心动,影动,行动的足迹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396
TOP
9#

几年前,我也听过陈耀老师的家庭实验室的讲座,走进千家万户的科学理念,佩服陈老师。。。顶礼膜拜。
湖州市吴兴区凤凰小学 杨玲 313000
TOP
10#

一个非常低调,埋头做事的老师,虽然只在丽水接触了一回,但深深佩服!
一直努力中……
TOP
11#

我们学习的榜样!一位真正的科学教师!
离目标远一点没有关系,重要的是你还在努力着!虽然我们才刚刚起步…… “成功之路,紫薇起步” 浙江省缙云县紫薇小学 陈志强
TOP
12#

陈耀老师的“家庭实验室”早有耳闻,实在是佩服、崇敬!
TOP
13#

一直耳闻并了解家庭实验室,却一直未曾见过,很遗憾。现在看来也可以加入这个研究团队了,很期待。
TOP
14#

家庭实验室,一个前卫而响亮的话题,值得我们追随!
TOP
15#

以下是引用金亚军在2012-10-24 17:57:00的发言:
家庭实验室,一个前卫而响亮的话题,值得我们追随!

似乎也不完全能用前卫这个词吧~

每天进步一点点~~~
个人博客:凡人咖啡馆http://blog.sina.com.cn/xiongfeng
科学博客:品味科学http://122.225.119.42/168/index.aspx
科学微博:http://t.sina.com.cn/cxf34
TOP
16#

好感动!震撼敬佩。为科学教育事业做出了如此亮丽的贡献。
TOP
17#

耀哥现在成了特级就更忙了
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310007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