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
今天一天学习下来,感觉没什么好记录的,许是有点听累了吧,,(也是给自己找偷懒的理由。)还是用流水账唠叨一下下吧,权当完成任务:
上午又是临时安排,和英语班的学员们一起,请金华教育学院的傅德忠老师给咱们讲科学发声的训练。(源于几天前,有学员班在我们的隔壁教室大声的学牛叫,学猫叫,吸引了我们也去观望,貌似挺有趣,大家兴趣蛮高,今天就要求把那傅老师请来了。)也的确,咱们就在老师带领下,学牛叫,学猫叫,跺脚练习发声,跟着老师一个词一个词的大声读……中气十足,掷地有声,……哎呀,反正还算有趣的,老师们似乎都有点不会正常讲话了,都是“气运丹田”的大声、快速发声,最形象的一句就是——气愤的对着人,对着地面,发一声“呸”的发声法……十一点二十下课,练得我脖子有点僵硬,脸部肌肉都酸了,呵呵,也不知道有没有学对路。估计后面还会安排一次课,再继续学!
下午一点多点,大家就守在教室的大屏幕前,收看在绍兴举办的省特级教师网络工作培训活动的现场直播。听了两节课、互动、姜特的讲座,直到五点多结束,也算安排的满满的。随记我的听课思考:
第一节课是主办学校王燕老师的课外延伸课——杆秤的研究。看得出,这是一堂精心打磨过的课,老师的课前准备非常到位,排除了许多可能干扰的因素,导课过程也很有探究味,比较开放,引发问题,激发动手欲,孩子们亲自参与的时间非常充分。我思索的是:为什么不用孩子们自己制作的杆秤呢?仅仅是为了呈现如今天这样比较完美的学生作品吗?现实教学中,我们会这样为学生提供半成品吗?我们追求简约课堂,不就是要让学生自己参与,然后就他们自己制作的小杆秤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解决吗?况且也没必要一定要让孩子们用钩码来调试啊?太统一了,也不便于孩子们回去后,在生活中继续研究。不如让孩子们就自己能解决的材料来制作,或许兴趣和继续探究的兴趣更大?其次,我最主要的困惑是:零刻度的标注,孩子们是怎么解决的?一是老师没有指导,二是有一个孩子在回答时没听见;是孩子们都在课前都会了,还是老师准备的杆秤上已经都统一了??困惑中……
第二节课是钱特的。真得挺佩服钱特的,近二十年没有进过小学生的课堂了,居然没有试教就来展示了,呵呵,不愧是钱特,不愧是常态,不愧为简约!不想过多评价钱特的课了,因为现场互动时,太多话筒对准钱特了,貌似我的那么点小小想法也都抛出来了,,我,,我还有啥想表达的呢??哦,想起来了,我在本子记着这么一笔:钱特真聪明,真是找准材料啊,让学生课前写知道的动物名称,不是写在一般纸上,而是写在标签纸纸上,一个标签写一种,最后分类时只要取下来贴上就行,多方便!但这里也有可改进的地方,把那张大的分类纸换成塑料的应该更好,孩子们万一贴错标签了,可以取下来重新贴啊!还有一点触动我:让孩子们自己来写板书,,,嗯,很好,可以借鉴!
听完课想起前两天钱特的讲座,呵呵,前两天是理论层面的,今天是典型的实践,钱特将自己的理念今天诠释得很淋漓尽致!学习着: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追求,有解决的策略!
哇,一不小心,记账也记了这么多啊!私底下,有点小小的窃喜哦,佩服自己啦!嘿嘿!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0-16 20:21:02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