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求助]种子发芽实验一中的问题 [复制链接]

1#

[求助]种子发芽实验一中的问题

在种子发芽实验一这一课中,让学生分组设计验证不同条件对种子发芽的影响。水组没什么问题,其它组其实是需要水的,可是该如何跟学生说在实验中要加入水呢?这样不属于“剧透”了吗?大家如何解决的?
分享 转发
TOP
2#

我就这样“剧透了”的,告诉学生都加入等量的水,因若都不加水,种子就发不了芽,就没法研究了,所以就没去纠结这个问题了.
TOP
3#

我也是。。。。。。

TOP
4#

我会首先把所有的条件写在黑板上,然后选择一组进行对比实验,并且告诉孩子们,对比实验就是一个条件变化,其它条件不变,自然而然引出啊!
心动,影动,行动的足迹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396
TOP
5#

我觉得直接告诉学生,对比实验只能改变一个条件,否则会影响实验公平性。或者提问学生,怎样让两个对比实验结果更公平呢,学生会思考,如果一个有水另一个没有水,会改变实验结果,所以实验就不公平了。我想学生能够思考这个角度的,还不能就靠教师来引导和提示了。


不知道大虾们怎么办办的,也想听听大家的策略。

TOP
6#

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他们知道应该要有水的。所以我们选择2个都加水。而不是不加水。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9-5 9:13:26编辑过]

秦爱军  杭州建德市 QQ:403962363
我的淘宝   http://yumifeifei.taobao.com/
TOP
7#

以下是引用影随心动在2012-9-5 9:05:00的发言:
我会首先把所有的条件写在黑板上,然后选择一组进行对比实验,并且告诉孩子们,对比实验就是一个条件变化,其它条件不变,自然而然引出啊!

嗯,可以从语言上引导一下。比如:同学们认为这些条件会对绿豆的发芽产生影响,那我们在做对比实验时也要符合这些条件,只保持一个条件改变,这样就把水包括在里面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9-5 9:14:19编辑过]

TOP
8#

是的,以对比试验的相同条件和不同条件来,都等量加水作为相同条件
TOP
9#

对比实验的优势显而易见,但是变量的控制要谨慎对待!

TOP
10#

把所有想到的条件都列出来,然后只改变一个。问题就解决了
海宁小学科学联盟   联系QQ389853241
http://blog.kxsy.net/user1/4012/index.html
TOP
11#

个人见解:关于水和空气的问题,一般学生都知道,肯定需要,这点老师不防直接承认(三年级学过,植物生存一定需要空气和水)。只有如此,其他实验才能比较科学地进行。实验中,学生也可以进行,看看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也可以把这个实验跟第三课中教科书第八页的实验相结合起来,观察水对种子发芽的影响。
享受教育
TOP
12#

可以让学生再增加食实验组啊,一组两个都加水的,一组两个都不加水的。
动手动脑,快乐探究
TOP
13#

     我觉得空空的意见有道理,我们可以把这个和以前的学习内容联系起来。其实我们的课本有些东西是有重复的,学生已经知道的,还是会在另外的年级或是单元再来一遍,造成我们老师的一些尴尬,那视情况而定吧。


 


 


     或者在这一课,我们也可以在把学生讲到的所有需要调节罗列以后,先实验做水对种子发芽的这个,在这实验后,其他实验加水就比较容易说通了,不然是有点强加的味道。这也是我们的尴尬!

请关注丫儿的感受帖哦!我的东西都收藏其中哈!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416&replyID=&skin=1
TOP
14#

这个问题,我们老师没有必要纠结啊。关键是引导学生对比实验只改变其中一个条件,其余条件应该是一样的。
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310007
TOP
15#

我觉得实验中加入的睡应该是适量、等量的水。
走自己的路,探索新发现。嘉兴市辅成教育集团辅成小学 孙冲洋(人生需要折腾。)
TOP
16#

我让学生提到的几个因素都板书到黑板上,并且让学生说自己的假设,统计人数。


阳光:必        需:26人(五6班) 20人(五5班)


        不是必需的:27人(五6班) 31人(五5班)


水分:必  需:全部学生


        不需要:0人


温度:常温下:全部学生


         低温(冰箱冷藏室):0人


 


制定实验计划是,如:研究阳光这个因素,相同条件中水可以是都保持干燥,也可以都保持相同的湿度。应该采用哪种?根据统计的数据,选择要有水,因为学生的假设是没有水不会发芽。


 


另外,学生课后的实验,强烈要求学生做“阳光”这一因素,因为其他两个因素学生的推测与事实是一致的,而阳光这一因素,学生的原先认识与事实有近一半是不一致的。让学生做这个实验,也是保证第二课统计分析有大量的事实,从而保证实验结果的可信度。

TOP
17#

小虫志的这个也是个办法,下次再教五年级的时候去用一用,这样尴尬可以缓解了。
请关注丫儿的感受帖哦!我的东西都收藏其中哈!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416&replyID=&skin=1
TOP
18#

呵呵,昨天刚刚上完这一课,我的教学过程是这样的:先是让学生说说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回答:阳光、水分、空气、土壤、适宜的温度。我又问:那到底需要哪些条件呢?老师也不知道,怎么办?学生想办法,后来有学生说做实验,这五个条件依次去掉一个条件,这样就是五组实验,还有一组是这五个条件都齐全。一共是六组实验。(当然实际做实验的时候可以分工进行不是每个小组都要同时做六组实验的)按照我的办法就没有楼主所说的问题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9-7 7:14:49编辑过]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TOP
19#

楼上,学生提出的这五个条件,根据数组,不止6组!

TOP
20#

是的,就是要建立在学生原有认知基础上的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