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武汉(三)——新颖
写了两个对武汉城市的粗浅印象,虽然对这个城市还有一些其他的印象,如:辣、堵、成人礼等,但是还是回到这次武汉行的主题,来写写这次武汉活动的印象。
这次活动的名称虽然为“全国第三届教科版小学科学优质课评比暨研讨会”,实际上是教科版实验教材的试教研讨活动。这次活动一改以往的教研活动模式,采用了全新的教研活动模式:教研内容集中,教研主体固定。这次教研活动,教研内容是教科版实验教材《沉和浮》单元的8课内容,由8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科学老师执教。作为教研主体的学生,则至始至终是同一个班级。这是一种新颖的教研活动模式,它改变了以往的内容分散,班级分散的模式。
内容的集中,学生的固定,对执教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8节课的内容是同一单元的,是前后衔接的。这样的安排,老师在教学中的自由度就没有以往那么大了。时间来不及了,不能把一些内容轻轻带过,或者当做课后延伸活动布置掉,甚至把这些内容直接砍掉。时间有得多,也不能随意加点内容,进行深入研究。教师在上课时,要做到恰到好处,既要保质保量完成本节课的内容,使下节课可以顺利教学;但又不能超额完成任务,把下节课的内容提上来。这样的拿捏水平,要求很高,稍有不慎,后面就无从下手或者手忙脚乱。
内容的集中,学生的固定,同时也提高了教研的效果。8节课连续在同一个班级中上,教材编写,教学设计,教学情况等方面的效果能很好地表现出来。特别是随着课的不断深入,前几节课的教学效果越来越明显地呈现出来。在活动中,前面几节课完成较好的,后面与之紧密相连的环节能很顺利地进行,反之,教学进程曲折。
内容的集中,学生的固定,学生有点累。这次活动中,一个班的学生在两天中上了8节科学课,他们是幸福的,来自全国各地的8位优秀科学老师给他们上了实验教材的内容。他们也是辛苦的,虽然科学课既动手又动脑,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但是连上8节他们还是感觉到了累,在第七节课课前谈话的时候学生就表示有点累。
新模式,新现象,新效果。这样的教研活动,今后会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地的小学科学教研活动中,会推动我们的教研活动向前发展。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1-15 12:51:25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