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节课的优缺点比较明显,要避免这里的缺点。
《它们吸水吗》教学实录
执教教师:李彦蓉 云南省玉溪市玉溪第一小学
师: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
生:喜欢
师:现在咱们就来玩一个滚水珠的游戏。每组起来两名同学。一人双手捧好叶子,另一名同学把杯子里的水全部倒在叶子上。注意待会儿让叶子上的水珠滚动起来,而且不能让水珠从叶子上掉落下来。准备好了吗?游戏随着音乐一起进行。音乐开始,游戏开始,音乐结束,游戏结束。全体起立,开始,让水珠滚动起来。
生开始活动。
师:停,好玩吗?
生:好玩
师:把水珠倒到这张叶子上(用纸做的一张叶子)。水珠还能不能滚动?
师:全体请坐。水珠在这张叶子上能滚动吗?
生:不能
师:为什么?谁来说。
生:因为这是一张假的叶子,是用白纸打印的。所以它会浸透。
是;原来纸会吸水。那水珠能在这片叶子上滚来滚去,说明叶子容易吸水吗?
生:不容易。
师:是的,在我们身边还有许许多多的材料,它们吸水吗?这节课咱们就一起来探究。
教师板书课题:它们吸水吗?
师:老师为大家准备了水、滴管,滴管分为两部分:红色部分是胶头,下面是玻璃管。(教师演示)使用的时候用右手的食指和拇指捏住胶头,轻轻挤压,瞧,水就吸上来了。再轻轻挤压,水就可以滴出来了。使用的时候玻璃管只能朝下。不能倒过来,用完及时把滴管放回到杯子里。还有大小厚度基本相同的六种材料,现在哪位同学愿意为大家来介绍这六种材料。
一生举手。教师请其上前为大家介绍:第一种是塑料片。
师:孩子们,你们认为塑料容易吸水吗?
生:不容易。
第二种是纸片。
师:纸片容易吸水吗?
生:容易
第三种是玻璃。
师:玻璃容易吸水吗?
生:不容易
第四种是铁片。
师:你们觉得铁片容易吸水吗
生:不容易
第五种是木片
是;木片呢?
生:容易
第六种是布片
师:布呢?
生:容易。
教师请学生回座位。
师:如何证明你们的猜想是正确的呢?我们可以做什么?
生:实验。
师:那你们怎么做这个实验呢?
生:用一个滴管把水滴到那张纸片的上面,看它会不会分解。
师:滴在这些材料上,是吧。其他孩子呢?在做这个实验的时候,有没有什么要注意的?老师看看,勇敢的孩子在哪里?
生;在这里。
师:用你的行动证明给我看。
生:用我们的滴管滴水的时候只能滴一滴。
师:还有吗?
生:不能把水洒了。
生:还不能滴太多的水。不然的话就不容易观察。
师:便于观察我们滴多少水?
生:滴一滴。
师:为了保证实验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实验前,老师提示大家:1、注意观察水滴的变化。2、把观察到的现象和同伴说一说。3、完成观察记录表。比比看,那个组完成得又快又好。开始。
学生开始活动。
交流汇报:
师:哪个组想汇报你们观察的实验现象。
生:木片不容易吸水,塑料不容易吸水的,布很容易吸水,铁片不容易吸水,纸容易吸水,玻璃不容易吸水,这就是我们的汇报。
师:那个小组再来说一说。
生;我们小组的实验结果是木片不容易吸水,塑料不容易吸水,布容易吸水,铁片不容易吸水,纸容易吸水,玻璃不容易吸水。
师:其他小组有和这两个小组不一样的想法吗?
生:木片容易吸水
师:木片到底是容易吸水还是不容易吸水呢?现在大家把木片拿起来看一下,木片上现在的水滴和刚才滴上去水滴有什么不一样?
学生重新观察木片。
是;孩子们,刚才滴到木片上的水滴和现在有什么不一样?
生:我们刚才发现木片是会吸水的,但是吸得比较慢,我们以前是滴了很大滴的,现在慢慢把水给散发出来了。
师:水散开了,观察得真仔细。
生:木片也是容易吸水的,不过吸水的速度比较慢,吸完水以后已经变得很干了。
师:水比较干了,原来木片是容易吸水的。只是和布片、纸片相比较,它的吸水速度比较慢。通过观察我们知道了木片、布片、纸片容易吸水,而塑料片、铁片、玻璃片不容易吸水。为什么这六种材料有的容易吸水,有的不容易吸水呢?材料的吸水能力可能与材料的什么有关呢?接下来我们就对这六种材料进行细致的观察,观察时,可借助放大镜。
学生开始观察六种材料。
师:孩子们,通过观察,你有什么发现?谁来说一说。
生:我发现,粗糙的东西容易吸水,这种硬的东西,光滑的东西就不容易吸水。
师:硬的东西不容易吸水,木片摸上去硬不硬呢?
生:硬
师:它吸水吗?
生:吸水
师:所以刚才你说硬的东西不容易吸水,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
生:我们发现木片、纸片、布片,它们中间都有细微的缝隙,水会陷到里面去。
师:那塑料片、铁片、玻璃片呢?
生:它们很光滑。里面是实心的,所以水进不去
师:观察得真仔细。掌声鼓励。
生:这个硬纸板,它吸水,它吸水容易坏是因为它非常的硬,而且很粗糙。一滴上去马上就把水吸完了。而且有一种无光纸它也不会吸水。
师:坐下来再想想老师的问题。(请前一个回答过的学生)你再来说。
生:要是想让玻璃片也吸水,必须得要阳光照射才能吸水,要照射很久,才能让它吸水。
师:那个阳光照射是玻璃自己吸进去的呢?还是阳光把水分给蒸发掉了。
生:是蒸发掉了。
师:木片、纸片、布片,通过观察我们知道它有很多很多的空隙,所以滴下去的水分螯哪里去了。
生:到缝隙里去了。
师:对,跑到缝隙里面去了。而塑料片、铁片、玻璃片,几乎没有缝隙,所以就不容易吸水。木片、纸片、布片它的结构比较疏松,所以容易吸收水分。而塑料片、铁片、玻璃片内部几乎没有缝隙,结构比较紧密,所以不容易吸收水分。因此材料的吸水能力,和材料的什么有关?
生:缝隙
师:这些我们在科学上叫结构。材料的吸水能力和材料的结构有关。在这些材料中纸是容易吸水的?那纸的内部结构是怎么样的?它是由什么组成的呢?纸容易吸水的秘密在哪里呢?接下来我们就对纸进行细致的观察。观察前,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你想采用哪些方法对纸进行观察。开始。
学生开始讨论。
师:孩子们,你想采用哪些方法对纸进行观察?
生:我想用放大镜对纸观察。
师:用放大镜对纸观察,需要眼镜去干什么?
生:看
师:看。除了看这种方法,还有吗?
生:我们可以用做纸观察纸的结构。
师:做纸是吧,还有呢?想想看,还可以用手去干什么呢?
生:摸
师:还有吗?看,摸
生:还可以用手来摸它的……(教师:这就是摸)
生:我觉得可以闻一闻。
生:纸会吸水是因为树会吸水。(教师:请注意老师的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来观察纸的结构,坐下来想想)
生:我刚才用放大镜看到纸里面都是用一些毛线团……(教师:你也是用放大镜看是吧,还有什么方法吗?)
生:看到那些丝线里面有很大的缝隙,所以纸很容易吸水。
师:有看,有摸,有闻。(教师演示动作)孩子们,这是干什么啊?
生:折
师:这个呢?
生:揉
师:还有呢?
生:撕。
师:对,还可以把纸大胆地撕开,看看里面到底有什么。接下来,孩子们用你喜欢的方式对纸进行观察,观察时可以借助放大镜,观察用的纸在信封里面。现在请收发员来领材料。
学生开始活动。
师:你有什么发现,谁来说一说。
生:我用放大镜看,我发现纸里面有很多小孔。一张纸起码有几万个。
师:我们把纸举起来,像老师这样,纸里面有好多好多的小孔,看到了吗?
生:看到了。
师:那这种小孔,换种说法还可以叫做什么?
生:洞洞、毛孔、缝隙
师:纸里面除了有很多缝隙,还有什么?
生:我发现餐巾纸是一张一张叠在上面,好多张这么薄的纸,组成这样的一张纸。这些小孔是连着的,只要滴了水,就会传到别的小孔上面。
师:还有吗?
生:还有毛。
师:有没有看到毛,像老师一样把纸撕开,撕开后的边缘,有没有看到,我们用手把毛拿下几根,仔细看,谁知道这些毛是什么?
生:这些毛是干了的树浆。
师:还有吗?
生:这个毛好像是树胶和一些黏黏的东西晒干制成的。
生:是纸浆做的。
师:你认为这些毛是什么?孩子们刚才说的都很好。科学上,我们把这些毛叫做纤维。说明纸是由什么组成的。说明纸是用什么做成的?
生:纤维。
师:纸是由纤维做成的,纤维之间还有很多的什么?
生:缝隙。
师:对,缝隙,所以纸就很容易吸水,这就是纸容易吸水的秘密。孩子们想不想看看,放大后的纸纤维是什么样的?
生:想。
师:谁愿意上来展示,带上你观察的纸。谁最勇敢。
师:孩子们,我们先来看看纸里面的缝隙,看到了吗?纸里面有很多空隙,接下来我们再看看纸里面的纤维,看撕开的边缘,那些边上一根一根的小毛毛就是纤维。在显微镜下的纤维又是什么样的呢?
投影出示显微镜下的纤维。
师:孩子们,这就是在显微镜下拍到的打印纸和餐巾纸。这些一根一根的就是纤维,纤维之间有很多的。
生;缝隙。
师:木片也很容易吸水,那么木片由什么组成的呢?
生:纤维。
师:这是布片,这是海绵……中间的空隙特别地怎么样?
生:大。
师:大,而且还很多。所以海绵呢特别容易吸水。像木片、布片、纸片这些材料都是由纤维组成的。纤维之间有空隙,所以它们怎么样?
生:容易吸水。
师:在这些材料中,纸是容易吸水,那么纸是怎么造出来的呢?大家想知道的吗?是哪个了不起的国家造出了世界上的第一张纸。
生:蔡伦。
师:蔡伦是哪个国家的?让我们一起大声的说出来。
生:中国。
师:对,就是我们中国人造出了世界上的第一张纸。在老师的家乡,美丽的云南。至今仍然保留着传统的造纸技术,咱们一起来看看。认真看,说说造纸分为哪几部分。
观看传统造纸的视频。
师:谁来说一说,造纸过程分为哪几步?
生:先到外面去砍一些木头或者草,然后把它们带到家里面,经过长时间浸泡,然后煮,然后再装到一个盆子里,用纱网网起来,把水分挤掉,晒干了就成了纸了。
师:说的很好,造纸过程分为哪几步呢?我们来看看。
教师简单说过程。
师:随着技术的发展,现在的纸使用机器来完成的。
观看机器造纸的视频。
师:孩子们,想不想亲手造一张纸。
生;想。
师:可是造纸过程很复杂,怎么办呢?没关系,老师事先已经和玉溪小学的孩子们为大家准备好了一些原料。
观看玉溪孩子们在造纸厂准备原料的视频。
师:孩子们,瞧,这就是纸浆,接下来,咱们就可以完成造纸过程中的,抄纸和压制成型。现在把桌上的实验器材全部收起来,材料收发员领取材料。
学生开始造纸活动。
师:孩子们,做出了这么多的纸,通过造纸,我们更进一步知道了纸是由许多纤维叠加而成的,纤维之间有许多空隙,所以纸容易吸水。生活中只要你细心观察,就能发现很多的科学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