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科学课要是怎样的
——有感于萧山区小学科学第19届年会
12月20日,我有幸参加在闻堰镇小举行的区小学科学第19届年会。年会上,各路神仙大展风采,给一线的科学老师带来了一份饕餮大餐。
年会中,我们跟闻堰镇小六年级的同学一起学习了分别由华引江、沈辽老师执教《相貌各异的我们》、《多种多样的植物》;聆听上级教研员喻伯军、徐春建老师的讲座和评课;见到了可亲可敬的何树德老师;最后由教研员杨春晖老师做年度工作总结与展望。
首先,说一说两节课。华老师在课的一开始就直接切入主题,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本课所要探究的内容上,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另外华老师还利用计算机统计实验数据,画柱状图的方式展示实验结果,有效提高课堂效率。沈老师的课切入主题并不是很快,但是其从课前的谈话到导课,都不离课的中心——分类,无声胜有声。两节课既有很好的整体效果,又精心于细节设计。
其次,说一说我的想法。我们的科学课要带给孩子们什么,精彩的环节设计、有趣的探究活动还是诸如知识点之类的。我想这些都是我们在与孩子相处的有限时间里能够带给他们的有限的内容。什么是无限的?方法、思维习惯、喻老师们所说的大概念等等。我想我们在准备每堂课的时候,是否应该把大概念这个指挥棒始终放在前头,以指导具体的小概念。
年会虽已结束,但是我们还有展望。祝愿萧山小学科学的明天更加美好。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2-20 21:55:33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