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陆丽芬的个人成长贴 [复制链接]

31#

学习了!
做有意义的事!
TOP
32#

记录点滴,不断推进,这就是成长的过程!加油!
TOP
33#

坚持记录,必有收获.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34#

热在金属片中传递


 


在涂有蜡的金属圆片:


1、金属圆片下面加热,上面拿着蜡烛使其融化成蜡油,均匀涂在金属圆片上,实验时可以清楚看到蜡的融化情况,以及在不加热时,可以清楚看到蜡油凝固情况。实验现象很明显。

TOP
35#

小麦继续坚持,你会很快迎来收获的季节的。


加油!

TOP
36#

评价方法——重在执行,成在坚持


在502班,采取了表格式评价制度,在开学前一个月学生在课堂上从举手。纪律等方面,表现良好,最近由于自己疏忽,每节课的评价没及时跟上,学生上课时的表现差了很多,纪律也明显乱了,坚持啊

TOP
37#

每节课都尽可能让学生动手做实验,但是学生就只在乎做实验,实验数据也不会分析,还有乘着实验时间,捣乱,实验开始,没几个学生真正在做实验

TOP
38#

以下是引用小麦在2013-4-27 16:25:00的发言:

    
    

每节课都尽可能让学生动手做实验,但是学生就只在乎做实验,实验数据也不会分析,还有乘着实验时间,捣乱,实验开始,没几个学生真正在做实验


    


这的确是很多探究课上的通病。实验只是手段,目的还是分析数据以及讨论数据的真实性,从而达到对概念的理解。
TOP
39#

以下是引用小麦在2013-4-27 16:25:00的发言:

每节课都尽可能让学生动手做实验,但是学生就只在乎做实验,实验数据也不会分析,还有乘着实验时间,捣乱,实验开始,没几个学生真正在做实验


培养学生的实验习惯不是一两节课能解决的,采取一些小措施,及时评价好的学生和小组,慢慢会好起来的。

TOP
40#

听了博士对2节课的点评,发现也是自己在课堂上常常出现的问题:


教师在课堂上不是裁判,应该是中立的立场,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并说清楚自己的想法

TOP
41#

 

观《机械摆钟》随感


学习了吴建伟老师的《机械摆钟》,深有感触,整堂课从观察视频“伽利略观察教堂里的钟的故事”导入,接着通过观察教师做的摆、学生自己制作的摆、数一数钟摆的次数来探究摆的等时性,最后同时展示8个摆长不同的摆有什么发现作为课后延伸。整堂课都给人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令人久久咀嚼不忍卒。


一、            关注学生,善用课堂生成


在课堂上吴老师关注学生发言,抓住课堂生成点展开教学。如在回答发现时,学生回答“频率”,教师没有略过,而是问道:“这是一个科学术语,你能来解释一下,什么是频率吗?”如生1:时间间隔一样。生2:应该是相同时间内摆动差不多。吴老师以此作为切入点,呈现了一个动态、随机生成的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随时表现出来的一些想法、问题常常是教师无法预料的,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教学资源,教师凭借着自身的教学机智,应时制宜,积极应变,使之成为有用的课堂教学资源。


二、            把握教材,融入自己思想


五年级下册《机械摆钟》教材上分为两部分,分别是观察钟摆和观察我们的摆,在吴老师的课堂上,整合成一个大的活动:首先是观察教师的摆,有什么发现;接着观察自己制作的摆,探究摆等时性;然后数一数钟摆的次数,验证摆等时性。同时在这个活动中,传递着一种信息:科学是非常严谨的,科学结论是可以反复验证的。


三、产生质疑,体现课堂生命力


个人认为,本节课的亮点之一,有一学生提出质疑:“我们组做了五次实验,其中两次,每十秒的数据是一样的,但有三次是不一样的。这个怎么解释呢?”学生在平时课堂上很少质疑,在公开课上更是很少有学生能勇敢质疑。学生会质疑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动性,使科学课堂焕发勃勃生机,同时也体现了教师高超的课堂驾驭能力和教师先进的教育理念。

    教学中,注意每一个细节,踏踏实实地实施教学,把小事做细、做实,才能真正提高驾驭教学的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TOP
42#

学习了  已转至区网!
做有意义的事!
TOP
43#

加油小麦!

做有意义的事!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