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2012年张家港市小学科学“名师引路”活动之反思、研讨篇 [复制链接]

1#

2012年张家港市小学科学“名师引路”活动之反思、研讨篇

    希望各位参与活动的老师都来发表自己的感受。


 


 


相关资料链接:


1.      为孩子的科学探究点亮一盏灯——南湖教研室阮翔和市实验小学吴建伟到张家港港区中心小学送教http://www.jxsyxx.com/NewsDetail.aspx?NewsID=8612  


2.        2012年张家港市小学“名师引路” 系列活动(四)照片集锦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3&id=12771


3.        危乃华:《一年为什么有四季》教学实录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1&Id=12760  


4.        吴建伟:《点亮小灯泡》教学实录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1&id=12779


5.        阮翔:《月相变化》教学实录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1&id=12782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6-13 13:57:54编辑过]

分享 转发
TOP
2#

 

《为什么一年有四季》课后反思


港区小学  危乃华


本课选自教科版五下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中的第七课。通过前面六课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地球运动的一些基本规律:如地球在绕地轴逆时针自转,自转一周24小时;同时地球还在围绕太阳逆时针公转,公转一周为一年,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并且总是指向北极星……这些内容为本课学习做好了铺垫。


根据本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情况,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识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


2.能根据地球公转的规律做模拟实验。观察地球仪上杆影的长度变化,得出太阳的直射与斜射,作为判断地球季节的依据;


3.学会从已知出发进行推导,从杆影变化,推想出四季的形成与地轴倾斜有关。


本课的重点是通过模拟实验探究四季的成因。难点是从杆影的变化推导出四季的形成与地球公转和地轴倾斜有关。


一年四季是同学们司空见惯的现象,但为什么一年有四季,学生恐怕思考的很少。很多学生的前概念还停留在“可能夏天离太阳近,冬天离太阳远”的理解上。在教材的编排中,是先让学生了解古人通过测量影子来研究四季的方法,然后进行模仿实验。如果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教学,容易导致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缺少一种思考方法的学习。我从一年四季最大的不同——气温变化入手,让学生思考地球运动的什么特点可能会引起气温的变化,从而引起一年四季。这其中,学生的猜测会很多,我们通过讨论分析,认识到四季形成可能与太阳的直射斜射以及地球的公转有关。接下来就进行模拟实验,验证地球公转能否形成对地球同一位置的直射斜射的变化。这种变化通过测量影子就能判断。为了帮助学生进行思维推导,我精心设计了板书,以“为什么一年有四季”为问题出发点,往下进行了一环扣一环的推导。


本课围绕“为什么一年有四季”进行思维推导是难点,进行“立杆测影”的模拟实验探究则是重点。要科学合理的进行这项实验,一是要按照地球公转的规律进行,二是测量影子的方法要正确。在一些细小环节,操作不当很容易引起误差。例如,如何有效控制地轴总是指向北面?我借鉴了浙江小学科学网上一些同行的好做法,将地轴加了根竹签进行延长,将它对准南面的黑点,就能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再如,用白纸辅助测量影子长短,白纸是否与立杆垂直,影子长短就会不同,除了选用硬度比较好的铜版纸外,我还在纸上加了根垂直标杆做对照,有效减少了误差。

TOP
3#

 

《磁力大小会变化吗》课后反思


张家港市大新中心小学  韩神娇


本课是教科版三下科学磁铁单元第5课。是在探究了解“磁力”、“磁极”、“磁极的相互作用”后展开的研究。主要引导学生研究两个或多个磁铁吸在一起,磁力大小会不会改变的问题,这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许多学生在以前自己的生活或游戏经历中已有这样的经验,两块磁铁吸在一起磁力会大一点,但他们不曾通过科学的方法来研究验证过。在仔细研读了教材内容后,针对学情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两个或多个磁铁吸在一起、两个互相排斥的磁铁组合在一起,磁力大小会发生变化。知道磁铁之间会相互影响,使磁力发生变化。


2.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做实验获取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理解根据数据得出结论的科学思想,试着对一些特殊的数据作出自己的推测和解释,学习初步的质疑。学习改变磁力大小的一些方法。


3.体会细致、有序地进行实验操作的重要性。体会证据的重要性,学习用证据说话。


“经历提出问题,作出预测,做实验获取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探究过程,明白两个或多个磁铁吸在一起、两个互相排斥的磁铁组合在一起,磁力大小会发生改变。”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是“根据实验独立采集并记录有效的数据,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


在测量磁力的方法上,实践中发现,用挂小螺帽较挂回形针的方法更便于三年级学生操作,同时也很形象,因此采用了挂小螺帽的方法来测量磁力。


前面在研究磁铁什么地方磁力最大时,学生已学会了测量磁力的方法,便可直接由学生测出一块环形磁铁的磁力大小,提出问题“增加磁铁,磁力大小会变化吗?”,学生考虑到磁铁与磁铁靠近时有相吸与相斥两种情况,那么在相吸的情况下增加磁铁磁力会发生什么变化?学生进行猜测。根据他们生活中已有的经验,大部分学生认为磁力会增加,而且会成倍增加,当然也有一小部分学生会有不同的想法,认为磁力减小、磁力不变,对于这些想法,学生自有它的道理,我予以鼓励。为了确保实验的公平与数据的科学,小组内使用的磁铁磁力应是相同的。 研究相吸的情况下,增加第二块磁铁,发现磁力增加,这时得出的数据与他们的预测数据比较,在此基础上,学生对预测进行修改,逐步提高他们科学的预测能力。继续测量磁力收集数据,得出的数据我及时与他们汇总到表格里,将全班的数据放到一起更有利于学生进行分析,从数据的变化中得出结论:在详细的情况下,磁铁增加,磁力也增大。另外,仔细分析,数据还表明磁力增加,一般先增加得多,再依次递减。不过在课堂上,学生并没有发现这点,对数据变化的度还少了些敏感,因此我提出“如果继续增加磁铁,磁力还会怎样呢?”让学生课后继续去探究。


那么相斥的情况呢?学生在研究了相吸情况并得出结论后对这一问题就更好奇了,虽然他们都认为与相吸情况相反,磁力会减小,但他们迫切地需要用事实数据来证明,实验结果的确证明了这一结论,学生在体会成功的同时也经历了理清问题,进行猜测;测量磁力,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完整过程。两块相斥的磁铁磁力减小,增加第三块呢?学生探究的欲望并没减少,磁力是否继续减小呢?我们继续测量,发现在前两块磁力的基础上增加了,学生质疑,这是怎么回事呢?如果再增加又是什么情况呢?将探究延续到课后。

TOP
4#

 

《点亮小灯泡》课后反思


 


嘉兴市实验小学  吴建伟


 


《点亮小灯泡》是教育科学出版社《科学》四年级(下册)“电”单元中的第二个课题。这一课我们主要是引领学生学习通过使用导线、电池,让小灯泡亮起来。这节课的核心概念是“要使电流经过导线使小灯泡发光,需要有一条完整的路径”。这节课设计的一条主线是“知识——探究——提炼”,这里的知识是指:了解小灯泡、电池、导线的结构和作用,探究是指,利用小灯泡、电池和导线来连接一个电路;提炼主要是指,在学生了解相关知识后进行自主探究、分析,最后提炼出新的知识,就是:用我们老师的来说就是通路,但是在这里并不出现通路的概念,只要使学生理解电流从电池的正极出发经过小灯泡的灯丝后回到电池的负极,电流的路径通了,小灯泡就亮了。


这堂课主要有两个活动组成:


第一个是认识小灯泡、电池、导线的结构和功能。对小灯泡的观察。


小灯泡——从外形到内部的构造,学生可能会观察、描述到以下内容:小灯泡上面有玻璃罩,下面有金属壳,玻璃罩里有灯丝,灯丝的两端连接在引出线上,引出线一端连接金属壳,另一端引出线有一部分是连接在下面的锡点上。学生只有对小灯泡的结构有清晰了解,才能更好地去理解电在小灯泡里是如何流动的这实际上是为第二活动:用多种方法接亮小灯泡做了坚实的铺垫。


第二个活动是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尝试点亮小灯泡的过程。


具体分以下环节:


(一)小组讨论怎么点亮小灯泡


观察了小灯泡、电池后,学生们尝试用我提供的纸片模型把自己想到的连接方法摆出来,这一环节就是要让孩子们先进行思维探究,可以充分暴露学生已有的认知,想好了再动手,而不是盲目的去尝试点亮小灯泡,因为点亮小灯泡的方法不是本课的终点目标。当学生们想出了多次的连接方法后,我再安排学生进行实验。


小孩子以“动”为第一需要,而不是以“为什么动”而第一需要。他不会想为什么做?怎么做?怎么把这个事情做好?所以课堂上学生浮躁时,我们老师就要给他泼泼冷水,让他冷静下来。——曾宝俊


(二)小组合作点亮小灯泡


此时教师为学生提供的1根导线、1节电池和1个小灯泡这些材料,让学生动手操作,他们的探究才是有方向的。记得我们江苏的曾宝俊老师在《好课多磨》的讲座中所说的那句话:像科学家那样“真刀真枪”地做科学!因为此时学生动手连接后,就会和原来的认识产生激烈的冲突,有助于科学概念的形成。在学生认识多种连接方法都能点亮小灯泡的同时,引导学生分析:它们的连接方法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两点连两极)机动环节:再以电流流动演示仪和课件的形式让学生认识了电路的流动方向:电从电池的正极出来,经过电珠里灯丝的-端到灯丝的另一端,最后到达电池的负极,这就是电的路。这条路通,小灯泡就会发光,否则就不能发光。


接不亮小灯泡时,也有它的意义。不能使小灯泡发光的接法,共同点是电没有经过灯丝,直接通过导线到达负极,这时导线发热,烫手,这实际上就是我们所说的“短路”现象,这种情况是学生在操作中经常发生的情况,但是老师学生都往往没有去留意这件事。如果留意了,就会引出一连串的问题:是什么东西烫了手?怎样连接会烫手?烫手时电珠发光吗?


正是这二个活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本堂课中的发展更加丰满。也正是这二个活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本堂课的三维目标得到了有效地整合。在这堂课中,学生不仅能较清晰地了解小灯泡的结构,了解短路、断路是怎么回事,知道只有电流过小灯泡才会发光,能用不同的方法接亮一个小灯泡。更重要的是,学生在经历这一系列的活动后,体会到了对周围事物作有目的、细致地观察地乐趣,享受到了实验成功的喜悦,也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究有关“电”奥秘的兴趣。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6-11 12:28:13编辑过]

一个人能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TOP
5#

   谢谢海风童鞋分享教后反思,可以让大家深入了解你的课堂,你的理念。
TOP
6#

看了梅姐给的实录,在这里看老师们的反思,继续消化中。。。

请关注丫儿的感受帖哦!我的东西都收藏其中哈!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416&replyID=&skin=1
TOP
7#

      从知道要举办这个活动起,我期待了整整一个月。能够有机会参加这次活动,向危老师、海风老师、阮老师学习,听前辈的课,感受不一样的科学课堂,受益匪浅。
    人笨口拙,我就从阮老师的讲座说起吧。他以一个问题引入,什么是科学探究活动?阮老师讲了许多他的看法,说实话,对这个问题我还是无法下结论,可能我的理解还不够,总觉得言语无法准确描述,不过我在海风老师的课上、阮老师的课上,看到了这个问题答案的真实显现。
    海风老师《点亮小灯泡》一课,用《吉祥三宝》引出课上要研究的“三宝”——电池、导线、小灯泡。 此外,在让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时,海风老师通过播放《吉祥三宝》提醒学生停止活动,课堂有序不失为一个亮点,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借鉴。在认识小灯泡的构造时,除了外部直接能看到的结构,他还出示拆开的小灯泡图片,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到小灯泡内部线路的连接。可以说,这样的认识非常细致周到,所以,当老师问“接下来你最想做什么”学生情不自禁地大喊“点亮小灯泡”,完全是出自内心最迫切的需求,远远坐在后面的我都能感受到学生那高涨的热情和强烈的动手一试的欲望。这时,老师适时地浇了盆水,并没有让学生直接连接电路,而是用纸板模型让学生先尝试连接方法,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去验证连接方法可行与不可行。在对“短路”的认识中,老师也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这样的连接是不对的,而是问学生的实验感受,学生感觉到烫手、刺麻,由此老师解释这是短路,家庭电路中非常危险,这样,学生的体验更深刻。课后,老师还给大家布置了挑战任务,我相信,学生的热情还将继续下去。
TOP
8#

以下是引用波斯菊在2012-6-11 14:48:00的发言:
从知道要举办这个活动起,我期待了整整一个月。能够有机会参加这次活动,向危老师、海风老师、阮老师学习,听前辈的课,感受不一样的科学课堂,受益匪浅。
人笨口拙,我就从阮老师的讲座说起吧。他以一个问题引入,什么是科学探究活动?阮老师讲了许多他的看法,说实话,对这个问题我还是无法下结论,可能我的理解还不够,总觉得言语无法准确描述,不过我在海风老师的课上、阮老师的课上,看到了这个问题答案的真实显现。
海风老师《点亮小灯泡》一课,用《吉祥三宝》引出课上要研究的“三宝”——电池、导线、小灯泡。 此外,在让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时,海风老师通过播放《吉祥三宝》提醒学生停止活动,课堂有序不失为一个亮点,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借鉴。在认识小灯泡的构造时,除了外部直接能看到的结构,他还出示拆开的小灯泡图片,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到小灯泡内部线路的连接。可以说,这样的认识非常细致周到,所以,当老师问“接下来你最想做什么”学生情不自禁地大喊“点亮小灯泡”,完全是出自内心最迫切的需求,远远坐在后面的我都能感受到学生那高涨的热情和强烈的动手一试的欲望。这时,老师适时地浇了盆水,并没有让学生直接连接电路,而是用纸板模型让学生先尝试连接方法,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去验证连接方法可行与不可行。在对“短路”的认识中,老师也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这样的连接是不对的,而是问学生的实验感受,学生感觉到烫手、刺麻,由此老师解释这是短路,家庭电路中非常危险,这样,学生的体验更深刻。课后,老师还给大家布置了挑战任务,我相信,学生的热情还将继续下去。

谢谢波斯菊老师的点评,我的课还是有许多地方要改进的,也给我多多提出宝贵的建议!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6-11 14:56:21编辑过]

一个人能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TOP
9#

夏校真是个热心肠的人,佩服!
曹文佳的2012/2013,我的个人帖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1950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4393
TOP
10#

大海风的课很不错的啦!喜欢那种迎合学生需求、适时的环节!真是棒!
请关注丫儿的感受帖哦!我的东西都收藏其中哈!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416&replyID=&skin=1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