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眼里只有你”
——听吴建伟老师《点亮小灯泡》有感
张家港 夏敏
第一次听海风现场上课。从《认识空气》《谁流动得快一些》到《认识杠杆》《点亮小灯泡》,海风在不断地探索与前行。课堂上的海风,越来越从容不迫,越来越潇洒自如。在我看来,这样的潇洒、大气不仅仅源于他的教学艺术的日益改进,更在于他对科学教学本质的深入理解:那就是一切从学生出发,眼里看到学生,心里装着学生。
就他的《点亮小灯泡》一课,我有以下几点深切的感受:
一、形式生动而情趣盎然——形式为激发学生的兴趣服务
三年级的孩子年龄还比较小,注意力容易分散。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兴致盎然地投入到活动中去?海风老师动了脑筋。课前,听一听“吉祥三宝”歌曲,学生一下来了精神;课始,引出科学课上的“吉祥三宝”,马上又勾起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以这样的形式来认识导线、电池、小灯泡,生动、形象,学生易于接受、掌握。课中,老师还把“吉祥三宝”歌曲作为提示学生实验结束的信号,可谓别出心裁,比平时的拍手提醒、语言提醒等方式有效多了。
二、材料简单而富有结构——材料为促进学生的探究服务
材料的问题常常是让科学老师最纠结的问题。我们总说,一堂科学课,材料准备到位的话,那这堂科学课就成功了一大半了。我是非常赞同这种说法的。
《点亮小灯泡》一课,海风为学生创设了探究的条件(可操作的材料),让学生可探、易探。同时海风老师针对三年级孩子的特点,在如何展现各组“电路图”的方式上作了较大改进。根据学生对电路图认识较抽象而画图花费时间这一情况,海风为各小组准备了若干个电池、小灯泡的模型让学生在记录表上摆贴,让学生在探究时较容易地“画”出电路图(导线则用水笔画)。“学生像堆积木一样,把一个个的电路图摆了出来。学生乐于借助这种方式进行探究。”(李张宇)。变“画”为“贴”,实际上是变“难”为“易”。在讨论验证连接方法时,吴老师之前为学生提供的记录板(后面贴上软磁条)就发挥了作用,学生可以直接在黑板上贴不同的电路图,这样的呈现方式既高效,而且可使学生对电路图有较直观的认识。
三、活动简约而张弛有度——活动为发展学生的思维服务
“点亮小灯泡的难点和重点在哪里?不是点亮,也不仅仅是经历。而是从纷繁复杂的灯泡能亮的各种情况中,找到、归纳出或者说形成电路能发亮的共同特征,从而理解简单电路再到理解电工作的原理(这个不在这里)”(惠浩)。我非常赞同惠老师的这一认识。的确,本课的核心概念是“要使电流经过导线使小灯泡发光,需要有一条完整的路径”。怎样让学生建构这样的科学概念,尤其是三年级的孩子?体验活动很重要。在课堂上,海风老师给了足够的时间让孩子去体验,去经历。尤其值得学习的是,在体验之前,先让学生尝试用老师提供的纸片模型把想到的连接方法摆出来。“这一环节就是要让孩子们先进行思维探究,可以充分暴露学生已有的认知,想好了再动手,而不是盲目的去尝试点亮小灯泡,因为点亮小灯泡的方法不是本课的终点目标。当学生们想出了多次的连接方法后,我再安排学生进行实验。”(海风)
科学课的价值在哪里?是训练技能还是培养思维,开发智慧?答案显而易见。随着对科学探究研究的深入,我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真正的探究发生在孩子的头脑中,着力培养孩子的科学思维力,提升孩子的智慧,才是我们课堂的重心。在我们的科学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小孩子以“动”为第一需要,而不是以“为什么动”而第一需要。所以,让孩子想好了再做非常重要,动手之前先动脑。
在体验活动之后,老师安排的讨论分析(点亮的图有什么共同点),实际上是帮助孩子逐步建构科学概念的过程。对断路、短路的剖析也很巧妙、到位。至此,孩子的认识已经逐步丰满。
说一点后续的话:
没想到上完课后的海风还利用中午休息的时间去了学生的教室,去“检查”他布置给孩子的“课后探究任务”。很少看到有人会这么做,尤其是到异地借班上课。从这个细节可以看出,海风是真正地“把学生的发展装在心里”,做他的学生真是幸福。
借用一首歌的题目来写我的这篇随感,希望和所有的科学老师共勉,让我们时时把孩子的发展放在第一位。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6-15 9:31:34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