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2012年张家港市小学科学“名师引路”活动之反思、研讨篇 [复制链接]

1#

2012年张家港市小学科学“名师引路”活动之反思、研讨篇

    希望各位参与活动的老师都来发表自己的感受。


 


 


相关资料链接:


1.      为孩子的科学探究点亮一盏灯——南湖教研室阮翔和市实验小学吴建伟到张家港港区中心小学送教http://www.jxsyxx.com/NewsDetail.aspx?NewsID=8612  


2.        2012年张家港市小学“名师引路” 系列活动(四)照片集锦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3&id=12771


3.        危乃华:《一年为什么有四季》教学实录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1&Id=12760  


4.        吴建伟:《点亮小灯泡》教学实录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1&id=12779


5.        阮翔:《月相变化》教学实录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1&id=12782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6-13 13:57:54编辑过]

分享 转发
TOP
2#

 

《为什么一年有四季》课后反思


港区小学  危乃华


本课选自教科版五下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中的第七课。通过前面六课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地球运动的一些基本规律:如地球在绕地轴逆时针自转,自转一周24小时;同时地球还在围绕太阳逆时针公转,公转一周为一年,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并且总是指向北极星……这些内容为本课学习做好了铺垫。


根据本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情况,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识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


2.能根据地球公转的规律做模拟实验。观察地球仪上杆影的长度变化,得出太阳的直射与斜射,作为判断地球季节的依据;


3.学会从已知出发进行推导,从杆影变化,推想出四季的形成与地轴倾斜有关。


本课的重点是通过模拟实验探究四季的成因。难点是从杆影的变化推导出四季的形成与地球公转和地轴倾斜有关。


一年四季是同学们司空见惯的现象,但为什么一年有四季,学生恐怕思考的很少。很多学生的前概念还停留在“可能夏天离太阳近,冬天离太阳远”的理解上。在教材的编排中,是先让学生了解古人通过测量影子来研究四季的方法,然后进行模仿实验。如果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教学,容易导致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缺少一种思考方法的学习。我从一年四季最大的不同——气温变化入手,让学生思考地球运动的什么特点可能会引起气温的变化,从而引起一年四季。这其中,学生的猜测会很多,我们通过讨论分析,认识到四季形成可能与太阳的直射斜射以及地球的公转有关。接下来就进行模拟实验,验证地球公转能否形成对地球同一位置的直射斜射的变化。这种变化通过测量影子就能判断。为了帮助学生进行思维推导,我精心设计了板书,以“为什么一年有四季”为问题出发点,往下进行了一环扣一环的推导。


本课围绕“为什么一年有四季”进行思维推导是难点,进行“立杆测影”的模拟实验探究则是重点。要科学合理的进行这项实验,一是要按照地球公转的规律进行,二是测量影子的方法要正确。在一些细小环节,操作不当很容易引起误差。例如,如何有效控制地轴总是指向北面?我借鉴了浙江小学科学网上一些同行的好做法,将地轴加了根竹签进行延长,将它对准南面的黑点,就能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再如,用白纸辅助测量影子长短,白纸是否与立杆垂直,影子长短就会不同,除了选用硬度比较好的铜版纸外,我还在纸上加了根垂直标杆做对照,有效减少了误差。

TOP
3#

 

《磁力大小会变化吗》课后反思


张家港市大新中心小学  韩神娇


本课是教科版三下科学磁铁单元第5课。是在探究了解“磁力”、“磁极”、“磁极的相互作用”后展开的研究。主要引导学生研究两个或多个磁铁吸在一起,磁力大小会不会改变的问题,这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许多学生在以前自己的生活或游戏经历中已有这样的经验,两块磁铁吸在一起磁力会大一点,但他们不曾通过科学的方法来研究验证过。在仔细研读了教材内容后,针对学情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两个或多个磁铁吸在一起、两个互相排斥的磁铁组合在一起,磁力大小会发生变化。知道磁铁之间会相互影响,使磁力发生变化。


2.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做实验获取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理解根据数据得出结论的科学思想,试着对一些特殊的数据作出自己的推测和解释,学习初步的质疑。学习改变磁力大小的一些方法。


3.体会细致、有序地进行实验操作的重要性。体会证据的重要性,学习用证据说话。


“经历提出问题,作出预测,做实验获取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探究过程,明白两个或多个磁铁吸在一起、两个互相排斥的磁铁组合在一起,磁力大小会发生改变。”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是“根据实验独立采集并记录有效的数据,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


在测量磁力的方法上,实践中发现,用挂小螺帽较挂回形针的方法更便于三年级学生操作,同时也很形象,因此采用了挂小螺帽的方法来测量磁力。


前面在研究磁铁什么地方磁力最大时,学生已学会了测量磁力的方法,便可直接由学生测出一块环形磁铁的磁力大小,提出问题“增加磁铁,磁力大小会变化吗?”,学生考虑到磁铁与磁铁靠近时有相吸与相斥两种情况,那么在相吸的情况下增加磁铁磁力会发生什么变化?学生进行猜测。根据他们生活中已有的经验,大部分学生认为磁力会增加,而且会成倍增加,当然也有一小部分学生会有不同的想法,认为磁力减小、磁力不变,对于这些想法,学生自有它的道理,我予以鼓励。为了确保实验的公平与数据的科学,小组内使用的磁铁磁力应是相同的。 研究相吸的情况下,增加第二块磁铁,发现磁力增加,这时得出的数据与他们的预测数据比较,在此基础上,学生对预测进行修改,逐步提高他们科学的预测能力。继续测量磁力收集数据,得出的数据我及时与他们汇总到表格里,将全班的数据放到一起更有利于学生进行分析,从数据的变化中得出结论:在详细的情况下,磁铁增加,磁力也增大。另外,仔细分析,数据还表明磁力增加,一般先增加得多,再依次递减。不过在课堂上,学生并没有发现这点,对数据变化的度还少了些敏感,因此我提出“如果继续增加磁铁,磁力还会怎样呢?”让学生课后继续去探究。


那么相斥的情况呢?学生在研究了相吸情况并得出结论后对这一问题就更好奇了,虽然他们都认为与相吸情况相反,磁力会减小,但他们迫切地需要用事实数据来证明,实验结果的确证明了这一结论,学生在体会成功的同时也经历了理清问题,进行猜测;测量磁力,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完整过程。两块相斥的磁铁磁力减小,增加第三块呢?学生探究的欲望并没减少,磁力是否继续减小呢?我们继续测量,发现在前两块磁力的基础上增加了,学生质疑,这是怎么回事呢?如果再增加又是什么情况呢?将探究延续到课后。

TOP
4#

 

《点亮小灯泡》课后反思


 


嘉兴市实验小学  吴建伟


 


《点亮小灯泡》是教育科学出版社《科学》四年级(下册)“电”单元中的第二个课题。这一课我们主要是引领学生学习通过使用导线、电池,让小灯泡亮起来。这节课的核心概念是“要使电流经过导线使小灯泡发光,需要有一条完整的路径”。这节课设计的一条主线是“知识——探究——提炼”,这里的知识是指:了解小灯泡、电池、导线的结构和作用,探究是指,利用小灯泡、电池和导线来连接一个电路;提炼主要是指,在学生了解相关知识后进行自主探究、分析,最后提炼出新的知识,就是:用我们老师的来说就是通路,但是在这里并不出现通路的概念,只要使学生理解电流从电池的正极出发经过小灯泡的灯丝后回到电池的负极,电流的路径通了,小灯泡就亮了。


这堂课主要有两个活动组成:


第一个是认识小灯泡、电池、导线的结构和功能。对小灯泡的观察。


小灯泡——从外形到内部的构造,学生可能会观察、描述到以下内容:小灯泡上面有玻璃罩,下面有金属壳,玻璃罩里有灯丝,灯丝的两端连接在引出线上,引出线一端连接金属壳,另一端引出线有一部分是连接在下面的锡点上。学生只有对小灯泡的结构有清晰了解,才能更好地去理解电在小灯泡里是如何流动的这实际上是为第二活动:用多种方法接亮小灯泡做了坚实的铺垫。


第二个活动是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尝试点亮小灯泡的过程。


具体分以下环节:


(一)小组讨论怎么点亮小灯泡


观察了小灯泡、电池后,学生们尝试用我提供的纸片模型把自己想到的连接方法摆出来,这一环节就是要让孩子们先进行思维探究,可以充分暴露学生已有的认知,想好了再动手,而不是盲目的去尝试点亮小灯泡,因为点亮小灯泡的方法不是本课的终点目标。当学生们想出了多次的连接方法后,我再安排学生进行实验。


小孩子以“动”为第一需要,而不是以“为什么动”而第一需要。他不会想为什么做?怎么做?怎么把这个事情做好?所以课堂上学生浮躁时,我们老师就要给他泼泼冷水,让他冷静下来。——曾宝俊


(二)小组合作点亮小灯泡


此时教师为学生提供的1根导线、1节电池和1个小灯泡这些材料,让学生动手操作,他们的探究才是有方向的。记得我们江苏的曾宝俊老师在《好课多磨》的讲座中所说的那句话:像科学家那样“真刀真枪”地做科学!因为此时学生动手连接后,就会和原来的认识产生激烈的冲突,有助于科学概念的形成。在学生认识多种连接方法都能点亮小灯泡的同时,引导学生分析:它们的连接方法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两点连两极)机动环节:再以电流流动演示仪和课件的形式让学生认识了电路的流动方向:电从电池的正极出来,经过电珠里灯丝的-端到灯丝的另一端,最后到达电池的负极,这就是电的路。这条路通,小灯泡就会发光,否则就不能发光。


接不亮小灯泡时,也有它的意义。不能使小灯泡发光的接法,共同点是电没有经过灯丝,直接通过导线到达负极,这时导线发热,烫手,这实际上就是我们所说的“短路”现象,这种情况是学生在操作中经常发生的情况,但是老师学生都往往没有去留意这件事。如果留意了,就会引出一连串的问题:是什么东西烫了手?怎样连接会烫手?烫手时电珠发光吗?


正是这二个活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本堂课中的发展更加丰满。也正是这二个活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本堂课的三维目标得到了有效地整合。在这堂课中,学生不仅能较清晰地了解小灯泡的结构,了解短路、断路是怎么回事,知道只有电流过小灯泡才会发光,能用不同的方法接亮一个小灯泡。更重要的是,学生在经历这一系列的活动后,体会到了对周围事物作有目的、细致地观察地乐趣,享受到了实验成功的喜悦,也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究有关“电”奥秘的兴趣。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6-11 12:28:13编辑过]

一个人能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TOP
5#

   谢谢海风童鞋分享教后反思,可以让大家深入了解你的课堂,你的理念。
TOP
6#

看了梅姐给的实录,在这里看老师们的反思,继续消化中。。。

请关注丫儿的感受帖哦!我的东西都收藏其中哈!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416&replyID=&skin=1
TOP
7#

      从知道要举办这个活动起,我期待了整整一个月。能够有机会参加这次活动,向危老师、海风老师、阮老师学习,听前辈的课,感受不一样的科学课堂,受益匪浅。
    人笨口拙,我就从阮老师的讲座说起吧。他以一个问题引入,什么是科学探究活动?阮老师讲了许多他的看法,说实话,对这个问题我还是无法下结论,可能我的理解还不够,总觉得言语无法准确描述,不过我在海风老师的课上、阮老师的课上,看到了这个问题答案的真实显现。
    海风老师《点亮小灯泡》一课,用《吉祥三宝》引出课上要研究的“三宝”——电池、导线、小灯泡。 此外,在让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时,海风老师通过播放《吉祥三宝》提醒学生停止活动,课堂有序不失为一个亮点,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借鉴。在认识小灯泡的构造时,除了外部直接能看到的结构,他还出示拆开的小灯泡图片,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到小灯泡内部线路的连接。可以说,这样的认识非常细致周到,所以,当老师问“接下来你最想做什么”学生情不自禁地大喊“点亮小灯泡”,完全是出自内心最迫切的需求,远远坐在后面的我都能感受到学生那高涨的热情和强烈的动手一试的欲望。这时,老师适时地浇了盆水,并没有让学生直接连接电路,而是用纸板模型让学生先尝试连接方法,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去验证连接方法可行与不可行。在对“短路”的认识中,老师也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这样的连接是不对的,而是问学生的实验感受,学生感觉到烫手、刺麻,由此老师解释这是短路,家庭电路中非常危险,这样,学生的体验更深刻。课后,老师还给大家布置了挑战任务,我相信,学生的热情还将继续下去。
TOP
8#

以下是引用波斯菊在2012-6-11 14:48:00的发言:
从知道要举办这个活动起,我期待了整整一个月。能够有机会参加这次活动,向危老师、海风老师、阮老师学习,听前辈的课,感受不一样的科学课堂,受益匪浅。
人笨口拙,我就从阮老师的讲座说起吧。他以一个问题引入,什么是科学探究活动?阮老师讲了许多他的看法,说实话,对这个问题我还是无法下结论,可能我的理解还不够,总觉得言语无法准确描述,不过我在海风老师的课上、阮老师的课上,看到了这个问题答案的真实显现。
海风老师《点亮小灯泡》一课,用《吉祥三宝》引出课上要研究的“三宝”——电池、导线、小灯泡。 此外,在让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时,海风老师通过播放《吉祥三宝》提醒学生停止活动,课堂有序不失为一个亮点,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借鉴。在认识小灯泡的构造时,除了外部直接能看到的结构,他还出示拆开的小灯泡图片,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到小灯泡内部线路的连接。可以说,这样的认识非常细致周到,所以,当老师问“接下来你最想做什么”学生情不自禁地大喊“点亮小灯泡”,完全是出自内心最迫切的需求,远远坐在后面的我都能感受到学生那高涨的热情和强烈的动手一试的欲望。这时,老师适时地浇了盆水,并没有让学生直接连接电路,而是用纸板模型让学生先尝试连接方法,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去验证连接方法可行与不可行。在对“短路”的认识中,老师也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这样的连接是不对的,而是问学生的实验感受,学生感觉到烫手、刺麻,由此老师解释这是短路,家庭电路中非常危险,这样,学生的体验更深刻。课后,老师还给大家布置了挑战任务,我相信,学生的热情还将继续下去。

谢谢波斯菊老师的点评,我的课还是有许多地方要改进的,也给我多多提出宝贵的建议!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6-11 14:56:21编辑过]

一个人能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TOP
9#

夏校真是个热心肠的人,佩服!
曹文佳的2012/2013,我的个人帖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1950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4393
TOP
10#

大海风的课很不错的啦!喜欢那种迎合学生需求、适时的环节!真是棒!
请关注丫儿的感受帖哦!我的东西都收藏其中哈!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416&replyID=&skin=1
TOP
11#

所以,当老师问“接下来你最想做什么”学生情不自禁地大喊“点亮小灯泡”,完全是出自内心最迫切的需求,远远坐在后面的我都能感受到学生那高涨的热情和强烈的动手一试的欲望。


 


课堂教学能让学生“情不自禁”,海风确实不得了啊。

TOP
12#

 

感谢阮老师,非常精彩的一课!
课上有几个环节学生出错,我思考了一下:
如果阮老师在出示那个月亮模型(大的)的时候,慢慢托着站起来,边举起边讲:“现在月亮升起来了,你能猜猜这是什么日期的月亮?”
然后第一步:
如果这个时候模型白色的一面没有对着“太阳”,那么指导学生指出:月亮总是只有对着太阳的那一面才是亮的。
教师同时调整月亮方向,“原来老师刚才是搞错了”。这样似乎能让学生有更深的印象。
然后第二步:
研究在不同位置时候的月相。这里让全班同学作为地球,学生反而会丢掉空间想象了,要是能又一个地球仪参照,然后想象我们在地球仪上,不知道效果会不会更好?

以上个人愚见,请见谅!

                                                                                 (张家港 抑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6-13 8:38:17编辑过]

TOP
13#

反思都非常好,非常有借鉴意义。学习了。
一直努力中……
TOP
14#

写在 点亮小灯泡之后

海风

    公开课之后,我们往往和曾经一起上课的孩子们说再见了,可能以后再很少有机会见面,所以我们给孩子们课外延伸的作业也往往是形同虚设,而我却利用中午休息的时间,再次走进孩子们的教室,听他们亲切的叫我吴老师,兴奋的告诉我:“上午课堂我布置的挑战任务成功了!”并一个个演示给我们欣赏,这时候,我觉得作为一个科学教师是幸福的,前面这么多的辛苦也是值得的,看到孩子们对科学探究的兴趣这么浓厚,真的感到非常的欣慰。
TOP
15#

    6月8号,听了三位老师的课,有了很多的感受,欣赏到了他们的风范,感受到了他们的稳重、大气,每堂课堂上三位老师都跟学生融合在一起,平等又和谐,真诚的表扬、赞许的目光,适时适当的激励,充分激发了学生奋发向上的热情,体现了科学课的真实。
     危老师的《为什么一年有四季》中的模拟实验中,他精心选择材料,改变了我们常用的手电筒改用了LED的手电筒,并且将它绑在一个小盒子上,使模拟的太阳光正好照在赤道上,并且还在纸上加了根垂直标杆做对照,引导学生在模拟实验中体会四季的形成与地球公转和地轴倾斜有关。
     阮老师的《月相的变化》需要学生持续的观察,所以阮老师课前第三次修改的记录纸就让学生的课前的观察活动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这一节课就是一节精彩的汇报交流课。在课堂上阮老师和同学间的交流是那么自然,并且学生的交流也是十分自信。就是在引导学生设计模拟月相形成的过程的时候,学生知道月球要围绕着地球公转,但是总是跟太阳搭不上界,想不出亮的一面总是要面对着太阳。我想能不能生问一问学生月亮会发光吗?我们看到的月亮是它反射的太阳光,所以在围绕着地球转的时候,亮的一面总要对朝太阳。
     吴教师的《点亮小灯泡》是一节典型的动手探究的实验课。整堂课上吴老师总能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体验,像观察小灯泡的结构;给孩子一些任务,让每个小组选择自己的想法,摆出点亮小灯泡的方法,让他们自己去开创;给孩子一点困难,让他们自己找答案,就像当各小组展示出都能让小灯泡亮的方法时,让学生讨论这些不同的方法有没有相同的地方?从而更科学地理解电路的通路等。
     总之,这三堂课让我学到了很多。例如怎样跟学生平等的交流,怎样引导学生有序、有效地进行科学探究,怎样对学生的精彩做出合适的的鼓励等等。
     以上仅是个人比较浅显的一些想法,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


 


                                                                                      (张家港 紫芹菜)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6-13 12:15:51编辑过]

TOP
16#

    有人喜欢用三板斧直接放到对手,有人喜欢用"点数"技术击倒对方;有人喜欢在前三板就分出胜负,有人强调比较后期的相持能力;还有人喜欢大力劈杀直接得分,有人喜欢大范围调动,扯动对方的脚步然后再将球点向空档......前者是泰森,后者是霍利菲尔德;前者是中国乒乓后者是欧洲乒乓;前者是早期的林丹,后者是现在的林丹。


    在教学时,我们是不是也喜欢或者寄希望于一次交流一个活动就解决难点和重点?那么生硬如太森,无趣如中国乒乓,失误如早期林丹。点亮小灯泡的难点和重点在哪里?不是点亮,也不仅仅是经历。而是从纷繁复杂的灯泡能亮的各种情况中,找到、归纳出或者说形成电路能发亮的共同特征,从而理解简单电路再到理解电工作的原理(这个不在这里)。而伴随这个难点解决的历程,应该是让学生经历和体验的科学的过程或者说科学知识产生的过程。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不能一蹴而就。多打组合拳,多使用结构化的活动。时间应该从那些不相关的文本性知识的讲授或讨论中挤压出来,那些都是陪体,他们不在焦点,不在中心。


    而“月相变化”的一课就很好的安排了时间,交待了前景和背景,陪体也在恰当的位置,占据恰当的篇幅。如那个太阳,那个月相变化的图例,甚至是那个模拟试验。而真正的主题是月相变化的成因是什么?这里佩服影子老师将“mo拟试验”作为验证,如果不作为验证,而通过模拟试验去探究,那个在逻辑上确实是走不通的。敢于舍去,这个要勇气,更要智慧。反问自己——敢吗?


    成因的讨论,确实是这节课的重点,在学生感受到了 月亮的位置与月相的联系后将公转月相的关系抛给学生(这个确实是个有难度的问题),学生对这个问题一时是很难找到思考的切入点的。影子老师马上给学生1-2分钟的讨论,这个讨论真好,不但集中了学生注意力,也在学生的论辩中形成了一个缓冲。这个缓冲过后,学生回答了若干看似与结果联系不大但是确实是反映了学生真实思考的语言。这个时候影子拿来那个半个亮面的球,正是有了那个缓冲,有了若干学生的回答,若干初级共识。这个球一下子又一次调动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这一步跨得好,不大不小,不急不促。试想在讨论前就给学生那个球,学生的注意力的思考方向,又是怎样的呢?学生将半个球看作月亮后,经过若干学生的回答和师生间的讨论,终于认识又进一步了,共识也成了中级共识了。于是影子再将自己——地球引了进来。这一次,不是讨论了,直接是模拟了,在模拟中修正错误。在模拟中纠正,学生的共识趋向一致。科学共同体的共识终于形成。这时才是小月亮模拟试验的验证。而这个解决问题,形成共识的过程应该就是探究——一段弥漫着科学味道的历程。在整个过程中,我们看到一个有组织,有谋略,技术多变,结构严紧的活动。问题解决到什么程度,共识离比标准的远近不是价值的所在(如果有标准答案的话)。再来看那个模拟实验,如果早早出现,或者用来分析成因,那个效果就是假探究,真验证了。所以这个活动高明,那个模拟试验隐藏的更高明。


    当然,看人挑担总是不吃力的,落在自己的肩上,那时的情况,我们回去设计耗时耗力的组合拳吗?也许也是就希望于一个高高跃起的大理劈杀,over!


    所以这次活动能够参加,真的谢谢组织方,谢谢几位老师!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6-13 19:33:48编辑过]

TOP
17#

    浩子写的很深刻。不过,就海风同学的课堂来说,耗子的想法我未能全部理解。请教耗子:如果是你,你会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哪里?怎么安排你所说的“结构化活动”?你所指的“组合拳”又是什么意思呢?



 

TOP
18#

花在,将学生的图案放到黑板上后,在亮的各图中找到共同点。设计小组讨论,研讨成共识,检验共识等。电流可以不讲。

呵呵,乱说的阿!不要太在意!

TOP
19#

 

《磁力大小会变化吗》听课感想


张家港  薛梦


本课引导学生研究两个或多个磁铁吸在一起,磁力大小会不会改变,不但顺应了学生兴趣指向,思维发展水平,且通过这样的研究进一步认识磁铁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本课教学中可以看到韩老师作出了严谨地思考、精心的准备。


一、教学设计的严谨。


课堂上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认识到就一块磁铁的磁力大小是不变的,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研究,以测试过的磁力大小相同的磁铁为基础,增加相吸、相斥两种情况下磁铁的数量研究磁力大小是否会发生变化。这期间教师考虑到了每组所实验用的磁铁必须是磁力大小一样的,如果磁铁磁力本身就是不相同的,那么当增加相吸或相斥磁铁后磁力大小即使发生了变化也不能说明什么或者说实验所获得的数据就不足以获得解释。所以此处,教师对这一环节的处理很严谨,保证了每块磁铁的磁力大小相同,为学生后续的实验探究作好了有效铺垫。


二、师生和谐的发展。


教学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学生的主动发展得以实现,“将两块磁铁吸在一起,有哪两种情况”,学生大胆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当增加相吸的磁铁数量时,磁力大小会发生什么变化”,学生又再次作出自己的预测,如何设计验证我们的猜测,学生又说出了自己的实验方案,并大胆探究,最终获得发现。教师则给予有效的指导,在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地同时加以指导,避免学生走弯路。如“怎样检测一块磁铁的磁力大小”教师通过演示实验,与学生共同经历了完整地测试方法,“怎样增加相斥情况下磁铁的数量”,在学生的交流中,教师帮助归纳简便的操作方法。可以说教师和学生共同构建了和谐的课堂氛围。


三、鼓励学生的质疑。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在我们的科学教学中应该充分鼓励学生的质疑精神,学会质疑,在本课中也有所体现。每一次实验探究前,教师都引导学生作出预测,当学生面对自己多种多样的预测时便产生了质疑,如“当增加相吸的磁铁数量时,磁力大小是否会成倍增加呢?”,在质疑的基础上,学生的探究更加投入,实验认识也更加科学。又如经历了“增加两块相斥磁铁,磁力大小是否发生变化”的初步实验探究后,学生又作出了质疑“继续增加相斥的磁铁,磁力是否会变更小”,正是在这种质疑的推动下,学生又进一步探究,获得了新的发现,同时也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拓展的欲望,将探究延伸到了课后。

TOP
20#

以下是引用huihaoxsfx在2012-6-13 13:43:00的发言:

花在,将学生的图案放到黑板上后,在亮的各图中找到共同点。设计小组讨论,研讨成共识,检验共识等。电流可以不讲。


呵呵,乱说的阿!不要太在意!


  哈哈,我倒觉得大家共同研讨,有啥说啥挺好的呀。有利于进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6-13 13:55:49编辑过]

TOP
21#

我记得海风在完成那个问题后,长长地舒了口气的!

TOP
22#

有啥说啥的问题在于可能自己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去要求别人的教学!呵呵,写得太快,想得不多.不好意思!
TOP
23#

 

取见好就收,舍打破沙锅问到底


听《月相变化》有感


张家港 青色单一


课堂教学中有许多不可预知的因素,影响和改变着教学的速度和教学效果的质量,有的可能会起到有利于课堂生成的催化作用,有的却可能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发生冲突,造成课堂教学的暂时凝滞。所以我们教师需要有一定的应变能力,见好就收,切勿打破沙锅问到底。


例如阮老师上的一堂《月相变化》。在课的导入部分,阮老师轻松地语气跟孩子们展开了交谈,从交谈中我们可以发现这一节课的内容学生早在半个月前就在开始对月相进行观察。几个孩子对月相的观察还有了自己的理解,课堂进行地十分顺利,但到这个环节月亮位置的变化和月相变化有什么联系?


教师:“是的,每天的月亮位置都在改变,其实告诉我们什么呢?”


学生:“我觉得月亮绕着地球在转。”


教师:“绕着地球转,那么跟它的月相变化有什么规律关系呢?”


1.学生沉默,答不出。(陷入僵局)


教师:“ 我们遇到难题时可以怎么做呢?”


学生:“小组讨论。”


教师:“好的,接下来让我们分小组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学生讨论


教师:“讨论有结果了吗?”


学生:“月亮转到的位置不同,我们看到的月相的不同 。”


学生:“月亮暗的部位可能是被地球的影子给挡住了。


教师:“如果找个模型(教师提供),我是地球,转到不同的位置看到亮面不一样。”


教师:“到底是谁在转?”


学生:“是月球。”(教师配合演示:月球转动,但是亮面也在变化:朝着观察者)


教师:“月球上的亮面,是反射的太阳光。太阳在哪里?”


(师生配合:522日时,月亮在我的哪个位置?)


(把全班同学当做地球,学生手举教具演示月球绕着地球转动时出现的不同月相)


教师:“谁来总结一下:月亮的位置和月相变化有什么关系?”


2.学生答不出。


教师利用教具演示,引导学生观察月球绕着地球转动时出现的不同月相。


教师:“月相变化是什么引起的?”


学生:“位置。”


教师:“那么月相的位置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3.学生再次沉默。


教师:“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些月球模型,接下来让我们分小组模拟一下,黑色面代表月球暗面,白色面代表月球亮面。”


学生分组活动:每个小组一个月球模型——黑白球进行分组活动


教师:“有答案了吗?”


学生:“月相有时候高一些,有时候低一些。”


这个环节我们可以看出孩子分别出现了三处沉默,如果老师采用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方式,我相信学生会继续沉默,因为三维的空间观念对于孩子来说还比较陌生,但阮老师分别采用了分组讨论、教师演示和学生分组活动来解决。可以看出如果教师在这三处如果没有进行挽回,就可能出现越理越糟,越梳越乱的被动局面。然而阮老师并没有采用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方式,此处必须要停下来,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缓冲,让课堂内容进行了升华。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6-15 16:41:45编辑过]

TOP
24#


    有人喜欢用三板斧直接放到对手,有人喜欢用"点数"技术击倒对方;有人喜欢在前三板就分出胜负,有人强调比较后期的相持能力;还有人喜欢大力劈杀直接得分,有人喜欢大范围调动,扯动对方的脚步然后再将球点向空档......前者是泰森,后者是霍利菲尔德;前者是中国乒乓后者是欧洲乒乓;前者是早期的林丹,后者是现在的林丹。


    在教学时,我们是不是也喜欢或者寄希望于一次交流一个活动就解决难点和重点?那么生硬如太森,无趣如中国乒乓,失误如早期林丹。于是出现了重点难点火速解决 ,主要活动时间压缩,次要活动占据大量时间,主体成配体,陪体唱主角。


       月相变化的一课就很好的安排了时间,交待了前景和背景,陪体也在恰当的位置,占据恰当的篇幅。如那个太阳,那个月相变化的图例,甚至是那个模拟试验。而真正的主题是月相变化的成因是什么?这里佩服影子老师将“mo拟试验作为验证,如果不作为验证,而通过模拟试验去探究,那个在逻辑上确实是走不通的。敢于舍去,这个要勇气,更要智慧。反问自己——敢吗?


成因的讨论,确实是这节课的重点,在学生感受到了 月亮的位置与月相的联系后将公转月相的关系抛给学生(这个确实是个有难度的问题),学生对这个问题一时是很难找到思考的切入点的。影子老师马上给学生1-2分钟的讨论,这个讨论真好,不但集中了学生注意力,也在学生的论辩中形成了一个缓冲。这个缓冲过后,学生回答了若干看似与结果联系不大但是确实是反映了学生真实思考的语言。这个时候影子拿来那个半个亮面的球,正是有了那个缓冲,有了若干学生的回答,若干初级共识。这个球一下子又一次调动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这一步跨得好,不大不小,不急不促。试想在讨论前就给学生那个球,学生的注意力的思考方向,又是怎样的呢?学生将半个球看作月亮后,经过若干学生的回答和师生间的讨论,终于认识又进一步了,共识也成了中级共识了。于是影子再将自己——地球引了进来。这一次,不是讨论了,直接是模拟了,在模拟中修正错误。在模拟中纠正,学生的共识趋向一致。科学共同体的共识终于形成。这时才是小月亮模拟试验的验证。而这个解决问题,形成共识的过程应该就是探究——一段弥漫着科学味道的历程。在整个过程中,我们看到一个有组织,有谋略,技术多变,结构严紧的活动。问题解决到什么程度,共识离标准的远近不是价值的所在(如果有标准答案的话)。再来看那个模拟实验,如果早早出现,或者用来分析成因,那个效果就是假探究,真验证了。所以这个活动高明,那个模拟试验隐藏的更高明。


点亮小灯泡的难点和重点在哪里?不是点亮,也不仅仅是经历。而是从纷繁复杂的灯泡能亮的各种情况中,找到、归纳出或者说形成电路能发亮的共同特征,从而理解简单电路再到理解电工作的原理(这个不在这里)。而伴随这个难点解决的历程,应该是让学生经历和体验的科学的过程或者说科学知识产生的过程。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不能一蹴而就,甚至不能指望在一节课上就让学生产生这样的跨越。所以海风老师借用三年级的学生上这个课时,尊重了学生的真实水平,实事求是地减小学习的跨度。我们欣喜地发现海风海风把大量篇幅给了学生去体验,去感知。而只有建立在足够宽广的感性实践基础,才能让学生进行深入的理性挖掘(月相变化有半个月的感性体验)。我们可以从这节课体会到,有时我们要讲一个活动的层次性结构性在一个问题中体现,在一节课中体现时间,但有时我们也可以将一个单元,甚至一个学期的活动按照层次性结构性的原则去安排。海风的课,我们没有看到接下来的延续课,但是我们可以想象。。。


(了解了点亮电灯在学生没有学习第一课,是三年的学生后,故有此感)特此留言。


    欣闻,荷兰队输掉了今天的比赛,是想,一个只知道射门,不知道组织,没有耐性组织扯动的中场,只有邻们一脚的队伍怎么会赢。


[此贴子已经被海风于2012-6-19 9:07:08编辑过]

TOP
25#

     

“我的眼里只有你”


——听吴建伟老师《点亮小灯泡》有感


张家港 夏敏


第一次听海风现场上课。从《认识空气》《谁流动得快一些》到《认识杠杆》《点亮小灯泡》,海风在不断地探索与前行。课堂上的海风,越来越从容不迫,越来越潇洒自如。在我看来,这样的潇洒、大气不仅仅源于他的教学艺术的日益改进,更在于他对科学教学本质的深入理解:那就是一切从学生出发,眼里看到学生,心里装着学生。


就他的《点亮小灯泡》一课,我有以下几点深切的感受:


一、形式生动而情趣盎然——形式为激发学生的兴趣服务


三年级的孩子年龄还比较小,注意力容易分散。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兴致盎然地投入到活动中去?海风老师动了脑筋。课前,听一听“吉祥三宝”歌曲,学生一下来了精神;课始,引出科学课上的“吉祥三宝”,马上又勾起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以这样的形式来认识导线、电池、小灯泡,生动、形象,学生易于接受、掌握。课中,老师还把“吉祥三宝”歌曲作为提示学生实验结束的信号,可谓别出心裁,比平时的拍手提醒、语言提醒等方式有效多了。


二、材料简单而富有结构——材料为促进学生的探究服务


材料的问题常常是让科学老师最纠结的问题。我们总说,一堂科学课,材料准备到位的话,那这堂科学课就成功了一大半了。我是非常赞同这种说法的。


《点亮小灯泡》一课,海风为学生创设了探究的条件(可操作的材料),让学生可探、易探。同时海风老师针对三年级孩子的特点,在如何展现各组“电路图”的方式上作了较大改进。根据学生对电路图认识较抽象而画图花费时间这一情况,海风为各小组准备了若干个电池、小灯泡的模型让学生在记录表上摆贴,让学生在探究时较容易地出电路图(导线则用水笔画)。“学生像堆积木一样,把一个个的电路图摆了出来学生乐于借助这种方式进行探究。”(李张宇)。变“画”为“贴”,实际上是变“难”为“易”。在讨论验证连接方法时,吴老师之前为学生提供的记录板(后面贴上软磁条)就发挥了作用,学生可以直接在黑板上贴不同的电路图,这样的呈现方式既高效,而且可使学生对电路图有较直观的认识。


三、活动简约而张弛有度——活动为发展学生的思维服务


“点亮小灯泡的难点和重点在哪里?不是点亮,也不仅仅是经历。而是从纷繁复杂的灯泡能亮的各种情况中,找到、归纳出或者说形成电路能发亮的共同特征,从而理解简单电路再到理解电工作的原理(这个不在这里)”(惠浩)。我非常赞同惠老师的这一认识。的确,本课的核心概念是“要使电流经过导线使小灯泡发光,需要有一条完整的路径”。怎样让学生建构这样的科学概念,尤其是三年级的孩子?体验活动很重要。在课堂上,海风老师给了足够的时间让孩子去体验,去经历。尤其值得学习的是,在体验之前,先让学生尝试用老师提供的纸片模型把想到的连接方法摆出来。“这一环节就是要让孩子们先进行思维探究,可以充分暴露学生已有的认知,想好了再动手,而不是盲目的去尝试点亮小灯泡,因为点亮小灯泡的方法不是本课的终点目标。当学生们想出了多次的连接方法后,我再安排学生进行实验。”(海风)


科学课的价值在哪里?是训练技能还是培养思维,开发智慧?答案显而易见。随着对科学探究研究的深入,我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真正的探究发生在孩子的头脑中,着力培养孩子的科学思维力,提升孩子的智慧,才是我们课堂的重心。在我们的科学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小孩子以“动”为第一需要,而不是以“为什么动”而第一需要。所以,让孩子想好了再做非常重要,动手之前先动脑。


 在体验活动之后,老师安排的讨论分析(点亮的图有什么共同点),实际上是帮助孩子逐步建构科学概念的过程。对断路、短路的剖析也很巧妙、到位。至此,孩子的认识已经逐步丰满。


说一点后续的话


没想到上完课后的海风还利用中午休息的时间去了学生的教室,去“检查”他布置给孩子的“课后探究任务”。很少看到有人会这么做,尤其是到异地借班上课。从这个细节可以看出,海风是真正地“把学生的发展装在心里”,做他的学生真是幸福。


 


借用一首歌的题目来写我的这篇随感,希望和所有的科学老师共勉,让我们时时把孩子的发展放在第一位。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6-15 9:31:34编辑过]

TOP
26#

2012年张家港市小学科学名师引路 听课体会
张家港后塍小学 陆洁



    2012年6月8号,我有幸听到许多优秀教师的公开课,课堂上教师成熟与老练的教姿、教态、教风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颇有一些感触。下面就谈谈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吧。
 
    韩老师的《磁力的大小会改变吗?》
    本课是新版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五课,本课在学生对磁铁的性质有所了解的基础上展开的,学生在观察了一些磁铁后会发现磁铁的磁力有的大有的小,会发现磁铁的磁力似乎是不能改变的。他们可能会想,把两个磁铁吸在一起磁力会不会更大一点呢?本课就是顺着学生的问题希望能通过老师的带领,让学生经历一个提出问题——作出猜测——通过实验获取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过程。三年级的学生,刚接触科学,对于科学实验探究更是刚刚开始,所以这个阶段应该是在老师的“扶持”之下逐步养成科学探究的习惯。而在教学中如何给学生渗透实验的公平公正、操作的科学规范,养成科学的实验态度,显得比较重要。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下,充分探究、积极思考,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韩老师把本课实验的材料回形针换成了螺帽,这样更便于学生实验操作。韩老师语言优美,从她身上还能看出其师傅的上课的影子。呵呵。最后由于时间问题,且考虑到实验方法相近及教科书也并未作出明确规定,最终把对“增加相排斥的磁铁的数量,磁力大小的变化”这一拓展活动留给了学生。鼓励其进行课外探究。

    阮老师的《月相的变化》
    当听到老师说提前一个月就来布置学生观察月亮。。。心理不免咯噔了下。一节好课,关键还是课前的准备工作哪。 经过长大一个月的观察实践,学生们获得了第一手资料,但这仅仅是信息的搜集,只是完成了科学观察活动的一半。由于学生观察角度不同,会出现不同的观察记录。科学探究的另一半是善于归纳、总结、整理信息以及形成规律性的认识。阮老师在这节课上就跟同学仔细探讨,交流。对各组的表现都要积极肯定,促使其研究热情能保持到底,然后对观察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讨论,让学生掌握方法。整个教学活动设计,力求站在生活的实际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实实在在的观察,掌握观察和记录的方法,获得月球位置及月相变化的规律性的认识。在观察过程中,引导学生注重事实、克服困难、善始善终、乐于合作与交流,培养科学兴趣,提高科学素养。

    吴老师的《点亮小灯泡》
    吴老师的吉祥三宝让人印象深刻,用歌曲中的三宝,来引出本课的三宝。有了这三宝,你最想做的是什么?看!不用多花心思,让学生自己去体会,我最想做的就是点亮小灯泡。十分自然,让听课的我们也是耳目一新。我们追求有效高质的课堂,那就要回归原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关注课的达成度,关注学生的知识是否丰富完善,能力上是否有提升,更重要就是活动的价值——科学思维发展。
以上仅是个人比较浅显的一些想法,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


[此贴子已经被海风于2012-6-18 18:32:21编辑过]

TOP
27#



68日的名师引路活动我有幸聆听学习了三堂课,让我印象深刻的是:1.危老师在实验上下的功夫,从对地轴的延长到设计垂直标杆做对照,无不体现了危老师对实验的用心。2.海风老师幽默风趣又不失科学性的引导语言让孩子们瞬间就进入了探究活动,激励式的语言一下子让孩子们成为了探究的主人。阮老师风轻云淡地点拨,拉近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看似波澜不惊,孩子们心中却已是汹涌澎湃,有很多的想法要交流。3.海风老师和阮老师的课堂都让我看到了课外,海风老师课后再次进入教室去聆听孩子“完成的挑战任务”让我感动,我想孩子们收获的不光是成功的喜悦,更多的是对科学探究的兴趣。阮老师的课前观察上半月的月相和课后观察下半月的月相都为孩子们设计了记录纸、规定了观察时间,让课外的观察活动落到实处,真正培养了孩子们的探究兴趣。



                                                                
(夏炎)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6-15 22:33:55编辑过]

TOP
28#

点亮一盏盏心灯,挑起一缕缕激情
——听海风老师《点亮小灯泡》有感


   一直听闻海风的大名,也看过海风的视频,都说百闻不如一见,在这次难得的活动中,终于有幸近距离地接近了海风,欣赏了海风的教学魅力,套用卢头的话,圆了见识“实力派的偶像型科学教师”的梦。呵呵!
    “吉祥三宝”,凸显教学设计的巧妙灵动。
    《点亮小灯泡》是四下第一单元中的第二课,当看到安排表中海风老师上的是三年级的学生,我就想着,虽然这个内容孩子们是非常感兴趣的,但毕竟三年级的孩子比较小,课堂的组织和控制要求就比较高了,尤其是借班上课。当《吉祥三宝》的音乐响起,不仅孩子兴致盎然,也让我们听课的老师精神为之一振。当孩子们也许还沉浸在之前的音乐感染中时,海风以暗示带来了科学活动的三宝为由,依次出示了本课的研究材料(导线、电池、小灯泡),孩子们一下子都聚集到教师身上,盯着海风老师在裤袋里掏“宝”,出示第三宝(小灯泡)时,老师说:这第三宝好像比较调皮,它跑到我们桌子的抽屉里了……三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又被紧紧地攥紧了。同样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往往是在学生活动的时候放些轻音乐,然后音乐停,学生的活动停,而海风老师却是反其道行之,听到音乐请孩子们停止活动,而且放的又是《吉祥三宝》,形式很独特,孩子们乐于接受,从课堂效果来看,非常好。
    先想后做,关注所有孩子的思维碰撞。
    当海风老师引导学生认识了探究材料的“三宝”后,老师的提问:现在你最想做的是什么?学生异口同声回答:点亮小灯泡。此时,海风老师并没有让孩子们立刻真刀真枪地去开始点亮小灯泡,而是请学生上台摆灯泡、电池模型,用记号笔画导线,把自己的思考呈现出来,可以说,孩子们刚才还在老师的提问中热血澎湃,迫切点亮小灯泡,而老师让学生上台摆模型、画导线的做法会让很多学生沉下心来,不得不认真梳理自己的思维,他们会从激进的行动派暂时转换成内敛的思维派。特别是在展示了全班同学思考出的所有连接方法后,老师提问:这几种方法有什么区别?学生回答:有的连连接点1,有的连连接点2……这又是无形中引领着学生在做思维的智者。所有这些都将为之后的有效实验操作打下基础。
    材料模型,优化分组活动的实效。
    《点亮小灯泡》作为公开课我也上了不止一次,特别是第一次教学中,没有使用模型交流,使得学生在兴致高昂的活动后遇上了交流的瓶颈,交流不流畅,反馈不清晰,有了这样的教训后,在第二次的教学中,我尝试了用摆模型、画导线的方法进行全班交流,发现交流时的效果确实很好,但分组活动中的记录我并没有同样采用这种方法,发现学生在画图时,特别画小灯泡时,费时较多,影响活动时间。海风老师这次在三年级学生中上这个内容,如果也让他们画图记录的话,相信也会有这个问题。不过,海风老师让所有的小组在记录时均采用摆模型、画导线的方法,不仅提高了活动效率,而且化难为易,让学生极富探究的成就感。
    课堂上,当孩子们手中的小灯泡一次次被点亮时,当孩子们的惊喜声一遍遍地传出时,(虽然,卢头说这样的课堂还可以再静一些)作为听课老师的我们,也倍感欣慰和高兴。
    小灯泡被孩子们成功地点亮了,而海风老师不也是成功地点亮了孩子们探究科学的心灯吗?(中午休息时间,海风老师又去了上课班级的教室,一些孩子兴奋地汇报自己挑战成功了。)

    很不好意思,过了很久才写下了自己的一点听课感想,不足之处,还请老师们批评指正。





[此贴子已经被紫色鸢尾于2012-6-18 19:24:34编辑过]

TOP
29#

                          2012年张家港市小学科学“名师引路”听课感悟
                                                 陈海虹    
      在一个多月漫长的期待中,我终于有幸聆听到各位名师演绎的别具风格的科学课。怀着学习的心态,在听课的过程中,我不断地思考与比较我和名师的课的差距在哪里。在比较中,我收获了许多。在此,感谢为这次活动的成功举办而付出努力的所有同仁们,是你们的辛勤付出,让我们有所收获。下面就我听的三节课说说我肤浅的感悟。
    《为什么一年有四季》中,危老师精心准备模拟实验的教具和学具,细心设计模拟实验的各个细节,力求让模拟实验尽量符合科学规律。正是有了简洁明了的模拟实验,本课的教学难点就迎刃而解了,原本抽象难理解的知识在模拟实验后,一切就水到渠成了。于是,我想,危老师是不是考虑下将这个学具批量生产,毕竟您比较有经验啊。至于销路嘛,张家港市所有的科学老师都是你忠实的顾客
    曾在两年前听过锦丰小学叶老师上的一节很精彩的《点亮小灯泡》,我很好奇地想知道海风老师又会怎样上这一课。海风老师为我们呈现了另一种同样精彩的课堂,学生与老师的互动很轻松,欢快,和谐。从现场不时发出师生的欢笑中,就不难看出海风老师的课堂魅力,这也正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地方。课堂中还有一个亮点是,让学生把点亮小灯泡的方法用贴贴画画的方法呈现,比较适合三四年级学生。从效果来看,这样的呈现方式也很清楚明了。从海风老师的板贴设计中,我能想象到海风老师课前要花大量的时间来准备每组4块左右的板贴和贴一定数量的双面胶。真的够辛苦。我有一个想法,不知海风老师有没有尝试过,我也是在听课过程中想到的。将每组的白色板索性换成白色的磁贴(淘宝上有卖),然后将小灯泡和电池的板贴后贴小块磁贴(不用双面胶),用油性笔直接在白色磁贴上画导线。这样改进的方法预计有以下优势:1,学具可以重复使用,不用每次上课都得重新贴白色的记录纸;2,油性笔画在磁贴上,是可以擦掉的,这样方便学生修改, 下一节课学生也可以马上使用;3,电池和小灯泡用小块磁贴贴在白色的磁贴上,可以更灵活。用双面胶粘的话,要更改位置或方向比较麻烦。
     在听阮老师《月相的成因》一课中,我惊讶于他的笃定,他的低调。他放低了自己的位置,把机会让给了学生,让学生去说,去思考,去交流,他始终只是在引导,从半个月前的指导学生观察月相,到今天的课堂。阮老师的课是精彩的,这个精彩不是通过老师来体现,而是一个又一个学生的精彩成就了课堂的精彩。而我所犯的错误或许就是希望通过老师的精彩来实现课堂的精彩。
     是啊,课堂因学生而精彩,这是我本次听课的深刻感受。以前,我总以为我的课堂中,学生的探究活动开展得还说得过去,但听了上述名师的课,我在反思:我的课堂如何做到也因学生而精彩。
       以上是我听课后的随感,定有不妥之处,期待同仁们批评指正。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6-19 17:44:48编辑过]

TOP
30#

陈老师提到的白色板索性换成白色的磁贴是一个非常好的创意,谢谢你提供的点子,今后我会继续改进!谢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6-19 9:05:42编辑过]

一个人能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