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活动随想——瓜沥明德小学“关注学生前概念”
2012年12月7日,我有幸参加了萧山区小学科学“关注学生前概念”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本次活动由区教研室主办,瓜沥明德学校承办。
下午,光明小学包盈华老师的讲座《追求本真,挖掘孩子内在的前概念》,让我印象深刻。我们的孩子们在走入课堂前并不是一张完完全全的白纸,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或多或少、或正确或错误地接受了一些知识,确切点说应该是经历了一些体验,而这些知识和体验,通过学生自己的理解和内化,形成了自己的认知,即学生“前概念”。
包老师首先为我们介绍了“学生前概念”的特点:1、具有主观性,并随知觉主导。包老师举了潜望镜的例子,来阐述这一特点,非常的贴切。2、具有发展性。学生的前概念形成后,并不是一层不变的,那么如何利用好这一发展性,让前概念为我们的教学所用,就看我们教师如何的正确引导。3、具有片面性。很多时候学生的前概念是十分顽固,就像人的第一印象一样,一旦印在心里,就难以改观,此时需要我们教师不断的长期的进行纠正。4、具有隐蔽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无意识的经历了一些体验,但是并不自知,这些隐藏着的经历教师可以帮助挖掘和显现。接着包老师为我们寻找“学生前概念”和“挑战前概念”提供了一些方法和思路,比如画图法、提问谈话法、问卷调查法、引入差异性事件引起学生认知冲突等,可以帮助我们暴露和挖掘学生前概念。最后包老师提出了自己多年教学的感想和领悟——到学生中去!要蹲下身去看孩子,要给孩子表达的机会!“俯身探寻,正确分析前概念;甄别利弊,科学面对前概念;温故知新,巩固掌握前概念。”
听了包老师的讲座,回顾三位老师的课,从中都可以看出三位老师对学生前概念的唤起。例如:瓜沥第三小学汪钢钧老师的《我们周围的空气》一课,导入时,汪老师出示一个透明的塑料袋,问:里面有什么?通过这个情景和问题,不仅引出课题,还可以了解学生对“空气”的已经掌握的信息,是挖掘学生前概念的体现。
包老师的讲座让我受益匪浅,我想,不仅是“关注学生前概念”需要我们走到学生中去,在任何教学活动中,我们都应该走到学生中去,以学生所想出发,以学生所要出发,以学生兴趣所在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