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谢各位解惑!同意6楼观点!! 喻老师点评深刻!!!
汉语“小时”考源:在中国古代,人们用“铜壶滴漏”的方法计时,把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对应于今天的二十四小时。半夜十一点到一点的时间为子时,一点到三点为丑时,三点到五点为寅时,其余的以此类推。古代的一个时辰相当于今天的两个小时。后来,当钟表刚刚传入中国时,就有人把一个时辰叫做“大时”,新时间的一个钟点叫做“小时”。以后,随着钟表的普及,“大时”一词也就消失了,而“小时”却沿用至今。
古埃及人把昼夜各分为12时。他们以日出为昼始,正午为昼6时;日没为夜始,子夜为夜6时。因为一年四季昼夜长短不等,不同季节每小时的实际长度也是不相等的。这种计时法传至欧洲,一直使用到公元十四世纪。
——中国古代只有“时辰”,没有“小时”的概念;
——古埃及的“小时”并非现在意义上的“小时”。
建议《科学五年级下》配套作业本P23.课堂练习2.选择题(2)之表述作以下2个方向的变动:
1、(胸怀祖国)中国古代每个时辰的时长与现在每小时的时长相比较,( )
A.1个时辰等于1小时 B.1个时辰等于2小时 C.1个时辰等于3小时
2、(放眼世界)古代埃及每小时的时长与现在每小时的时长相比较,( )
A.现在的时长长 B.古埃及的时长长 C.古埃及的时长是变化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2-9 9:20:12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