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支点的2012 [复制链接]

31#

以下是引用杭州半山空空在2012-2-5 21:47:00的发言:

 


学生自然提到了这个现象,学生进行了讨论。记得应该是不见光的长的高一些,但见光的好象壮一些。学生自己提出了疑惑:照阳光可以增加获取养分,应该又高又壮才对?学生进行了一些讨论。后面我没有引导学生进行研究,结果真的没有学生课后寻找为什么?   后来想想,感觉应该引导一下。     


     


你的学生质疑地合理,我上课时流于表象只针对现象做了结论,惭愧。

TOP
32#

《放大镜》教学设计(原创)


一、导入


大家谁见过放大镜?谁拿在手里观察过?


二、探究


1.在你印象里放大镜在什么行业里需要,能干什么?同学们四人小组交流一下,完成活动手册第一个表格。


2.放大镜的使用方法


你会使用放大镜吗?教师拿出放大镜和一支粉笔演示两种观察方法:目、物不动,镜动;目、镜不动,物动。


3.观察教材图片


教师指定一幅教材图片,先要求学生用肉眼观察,再用放大镜观察,分辨两种观察方法的不同。(用放大镜观察不仅可以放大物体的图像,而且能显示物体的细微之处。)


课下观察作业:分别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彩电和电脑屏幕,是不是像教材放大的圆形部分一样?只有三种色彩点,为什么屏幕颜色有多种颜色变化?


阅读文字部分记:早在一千多年前,人们就发明了放大镜。


4.放大镜的特点


①放大镜为什么能放大物体的图像呢?我们找一块平板玻璃和它作对比,你发现了什么?(平板玻璃各部分一样厚,放大镜中间厚边缘薄。)


②放大镜倍数的计算方法


将一放大镜平放在纸面上如果最大一行能显示14个字,放大镜离开纸面放大字迹至清晰,最大一行显示3个字,我们算一个简单除法:14÷35倍,(师拿起演示的放大镜)这个放大镜的倍数就是5倍。


再拿出一个放大倍数更高但直径小的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理解放大倍数的大小与镜片直径没有多少关系,与什么有关呢?师在黑板上画出镜片凸度由小变大的三个镜片截面图,分别标出123。先让学生猜测哪个镜片放大倍数最大。教师说明:决定放大镜倍数的主要是放大镜镜片中央凸起的程度,镜片中央凸起的程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


③没有放大镜怎样自制放大镜


圆柱形水杯装满水;塑料袋倒入清水挤成球状……


④读放大镜发现史,想放大镜为什么也叫凸透镜?


三、反馈


1.放大镜也叫(    )镜,具有(            )的功能。


2.彩电和电脑屏幕上的图像由(   )、(   )、(   )三色彩点组成。


3.影响放大镜放大倍数的主要因素是(                    )。


4.放大镜镜片具有(    )、(     )、(      )的特点。

TOP
33#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教后记


本课提前准备的材料有昆虫标本四盒、蛙发育顺序标本四个、放大镜16只。本想多准备一些材料无奈昆虫标本就这些,太少不够分又加上四个青蛙标本,即使这样上课时也只能是一半观察一半做科学活动手册。


原来有这种经历:辛苦准备了材料只顾了讲结果学生的观察非常仓促,学生不过瘾我也不好受。本课是讲昆虫,在简要讲解了教材图片背后的科学知识后,就布置全班观察。


到今天上完了三个班,在第一个班上课前先是设想全班一起观察,后来想想70个学生八份观察材料不好观察。到班上临时决定全班一分为二,讲完新内容布置作业,一半先写活动手册作业,另一半我分发材料,学生四人一组观察。这样班上四排学生,两排学生写手册,一排学生观察昆虫,一排学生观察蛙发育标本,观察一段时间后写作业和观察任务对调。观察临近尾声时有学生说想看另一种标本,我想对呀,让学生交换看两份标本不更能持续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吗?


到第二个班,就在观察一段时间后实行了交换标本计划,学生都很用心地在看。


在第三个班,有学生抱怨没有观察的份,我想“人人上手”的话早应该强调了。我想下一个班,还有什么学生在纠正我,我考虑的不周全在学生观察的过程中会继续暴露、解决。


2012215

TOP
34#

今天上午收到喻老师发的2011年优秀会员证书和奖品书了,这本《小学科学教学技能》应该特别能指导日常的教学,日后慢慢消化。感谢喻老师,感谢大家!


 


 



TOP
35#

恭喜支点!


 

享受教育
TOP
36#

给我70台显微镜


到今天为止《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讲过了三个班。虽然布置材料辛苦,但让学生真正观察过、震撼过非常值得。


本课是需要显微镜的,所以提前行动在实验室摆好24台显微镜。(100倍的,比17世纪列文虎克早期显微镜还要差。)新的洋葱表皮玻片标本本来是够的,但我调好观察,发现有的玻片标本中的格子太过细密,加上颜色是粉色效果不好。反倒是老的玻片中紫色、黑色的格子大而清晰,生产厂家现在也不厚道了,收集了旧的玻片标本替换了部分不易观察的。


显微镜给我的第二个难题是它不同于分组探究,一个镜筒三人抢着看不合适心也浮躁。每班70个人,怎么处理?后来想到的是分三拨来观察。在课上简单说明本课主题,留好作业,确定了管纪律的学生,分三拨去实验室,为了增加动力,我上课时就明确了这次观察采用考试的形式,单人单桌、十分制,叮嘱了注意事项。三个班上下来,秩序良好。因为说好是考试学生都各画各的没有了往常说话、下桌位的杂乱,当然更主要的是每次我面对的都只是二十几名学生,轻松了许多。


但这样也有隐患,我在实验室上课,班上的三分之二学生什么情况不清楚,安全这根弦时时让人牵挂。依照上课的本意,我需要70台显微镜、足够大的实验室,这样会省去许多无效时间多讲不少知识。但基于现实让学生走马观花地看一眼标本我又觉得可惜,实际情况是给了每人六分钟的观察时间或更多,判分以后可以到讲台上用放大镜观察一下水槽里的食盐晶体,我发觉这个安静的考试环境让不爱学习的学生也多了一份踏实,这是我所乐见的。


 


2012222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2-22 20:03:29编辑过]

TOP
37#

每人一台,其实还是蛮必要的,这样学生就自己看自己的,自己学会用显微镜观察。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2-22 21:15:03编辑过]

QQ:573014161  网名:灰太人
TOP
38#

显微镜观察第二课


学生第一课分三拨观察了洋葱表皮细胞,本课继续观察两种生物细胞:叶表皮气孔和蛙卵细胞。如果再分三拨来观察时间不够用了。改变策略,仪器室还有十几台塑料显微镜也排上用场,显示效果还不错。凑了35台显微镜,这样全班分两次来就可以了。课前挨个调整好,发现蛙卵细胞观察够清晰,粉粉的很有视觉冲击力,但叶气孔放大倍数太小,很多学生画得走了形。但我还是坚持让学生亲自观察、有较充裕的时间观察的初衷不变。因为看了八分钟和在显微镜前看一眼就走感受差远了。一开始我的设想是一桌放两台显微镜(标本不同),观察完同桌交换显微镜,观察前我讲解使用和调整方法,遇到图像发暗怎么办?图像不清晰怎么办?我要求在观察过程中遇到问题就自己动手调整,锻炼一下自己的动手能力。结果遇到问题时有的男生还愿意自己调整一下,女生则大多靠老师支援了。后来考虑到时间因素交换座位更能保持显微镜的原始状态就这样要求学生做了。一个标本给四分钟观察绘图然后交换座位看第二个,同样四分钟。若干年后,学生可能忘了科学课讲了些什么,但他会知道在学校里曾经观察过什么。


 


201231




TOP
39#

以下是引用杨君在2012-2-22 21:15:00的发言:

每人一台,其实还是蛮必要的,这样学生就自己看自己的,自己学会用显微镜观察。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2-22 21:15:03编辑过]

 


我觉得两人一台比较合适:两人轮流观察、记录同一个物体,又可以相互交流。


 


当然一人一台有利于学生安静、细致观察,但大多数学校可能没有这么多显微镜。

我的BLOG: http://blog.kxsy.net/user1/528/index.html
TOP
40#

是的,我希望的太高了。
TOP
41#

今天领到省培训通知


今天下午学校通知我去电教站领个通知,是关于小学科学省级培训的。到电教站见到王站长看到通知才知道沧州市只有6个名额,选了6个县市每县市一个,名额相当宝贵。看培训内容有四项:


1)课程改革与小学实验教学


2)小学科学(自然)实验教学案例及相关内容


3)自制教具的发展


(4)参观实验中心等


培训一周时间,很乐意去学习些新东西,王站长也给我布置了一个任务,到暑假我还要把培训内容向本市教师传达,搞一个再培训。我是先当学生再当先生。


201232


 

TOP
42#

课题顺利结题


昨天到教研室领到了2011年奋斗一年的课题成果——课题结题证书。一年的付出终成正果,其间的滋味可谓五味杂陈,回望做课题的2011年,去年一年的工作很紧张从另一方面来说也可以讲很充实,终成成果善哉善哉。


 


TOP
43#

以下是引用支点在2012-3-7 19:49:00的发言:

课题顺利结题

恭喜啊
每天进步一点点~~~
个人博客:凡人咖啡馆http://blog.sina.com.cn/xiongfeng
科学博客:品味科学http://122.225.119.42/168/index.aspx
科学微博:http://t.sina.com.cn/cxf34
TOP
44#

今天整理课题材料申报市级教科研成果


昨天去教研室见到一个通知,马主任说我的课题有申报沧州市教科研成果的资格,要求越快越好,昨天下午放学后复印课题材料晚上整理课题研究报告,今天上午到学校文印室打印找校长盖章。下午上完一节课去教研室交材料,交费用。回到学校见到管教学的王校长,她鼓励我继续申报一个省级的课题,要我趁热打铁,我说今年没有申报省课题的时机,王校长说可以提前做着、准备着,校长就是校长,知道某人的长处并能予以指导。

TOP
45#

找水与找事


今天讲完了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一课,两件事印象深刻,都发生在某班。一件是上周的约定,观察池水中微生物一节因为我取到的运河水是冰的表层水没什么微生物,就向学生问计。有几个学生说家里养鱼或巴西龟,有个学生主动说定今天带点水过来,今天果然做到了,我还是非常感谢学生的守信。下午马上实验,但还嫌微生物太少,滴了两滴水只有一只草履虫现身。就想起干草培植微生物这一招,在校园的花坛里捡了一些干草洗净放到了一个集气瓶里,干草多了,但水太少了,于是第二次发动这位学生能不能再装一些水来,答应下周一带来。


另一件事是本课蜡烛加热白糖实验,六个班前两个班只让学生注意白糖的变化,后面几个班开始让学生留意一下勺底的变化,就是加热后多了一层黑烟渍。为让学生印象加深,我待勺子冷却后就走下去让学生用手点一下,真实感受蜡烛不充分燃烧的结果,其他班还好,在这个班是上午最后一节课,放学看到一个学生站着要哭的样子,一看他的嘴一边一道黑,不用问就是刚才勺子底的材料,学生的恶作剧让这个不怎么守纪律的学生都受不了了,安慰了几句让旁边的学生陪他洗一洗。不想看到因自己的实验起事端,出现这种情况败坏心情。

TOP
46#

白糖哪去了


今天爱人做饭找白糖,我说没有。爱人说你再找找,我在桌子上找了找说没有。爱人让我闪开她自己找,我说不用找了我去买。主动到超市买来,她还是满脸疑惑,我记得还有多半袋了,怎么没了?其实是上周我拿去做白糖加热实验了,要是跟她说了还是招埋怨,不如主动补偿化解矛盾。

TOP
47#

    呵呵,科学老师常常需要自我奉献!
TOP
48#

支点老师,向您学习哦!

TOP
49#

利用错误


今天演示了淀粉遇碘酒变色实验,最后一个班纪律很差,我把变色的淀粉液拿下去让学生观察就有学生上讲台上来乱动我带的材料。结果没盖严的碘酒倒了,洒了不少一直浸泡到教材。训斥了肇事学生,我注意到教材的边缘遇碘酒变紫色了,虽然心里不快但抓住这一细节还是随即让学生观察分析了纸有没有淀粉成分。学生的顽劣需要管束,课程这么紧我有没有时间?

TOP
50#

调皮的学生有,需要慢慢调教!

QQ:573014161  网名:灰太人
TOP
51#

以下是引用支点在2012-3-7 19:49:00的发言:

课题顺利结题


昨天到教研室领到了2011年奋斗一年的课题成果——课题结题证书。一年的付出终成正果,其间的滋味可谓五味杂陈,回望做课题的2011年,去年一年的工作很紧张从另一方面来说也可以讲很充实,终成成果善哉善哉。


 恭喜!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12、3、7 008.jpg:


TOP
52#

尝尝也无妨


今天上了小苏打与白醋反应一课,没有分组实验,先让学生认识小苏打,方法是模仿上一课学生感受淀粉的做法,首先告诉学生小苏打又叫食用碱,既然是食用就是可以吃了,实验室的东西不能随便尝或闻,但今天可以尝一下。在黑板上写一个“尝”字,用一个培养皿小盘装上小苏打,逐桌让学生用手指在小盘里点一下、捻一捻、尝一尝。先让学生与上节课捻淀粉的感觉作对比,再问学生什么味道?然后在“尝”字后面写上“味咸”。经过体验学生就有感觉了。

TOP
53#

一周省科学实验教师培训总结


319323五天在石家庄参加了省实验教师技能培训,地点是河北师大。上周日下午来到石家庄,晚饭后没事几个人在师大周边转了一圈,夜景不错。


但本次培训的一周是低温雨雪的一周,周二早上醒来下雪了。周三周四就是小雨。 


天气不好但本次培训质量很高。就像培训头两天给我们上课的石家庄教科所李进起老师所言,这次培训都是一些实实在在的东西,是老师们在教学中能用得上的。


李进起老师的讲座理论联系实际,从理论上阐释,结合教学实践生发,讲得很精彩。


周三周四两天,由四位石家庄科学名师梁丽娜、李涛、宋新瑞和郭文术老师分别讲了冀人版、教科版科学实验技能操作,准备得都相当用心,我也学到了一些新东西。我教的是教科版科学,这次虽然主要讲冀人版,但科学原理是相通的,讲的老师还有意识地将教科版和冀人版相似的内容放在一起对比着讲,提高了授课效率,让人印象深刻。


最后一天因为实验中心正在搬家,计划中的下午参观搁浅了。但也是我最有感触的半天,因为上午河北师大原实验中心主任卢臣礼教授来给大家讲关于自制教具的讲座。老师退休十余年了,但退而不休,仍为自制教具的工作奔忙,他是省教育装备处杂志主编、全国自制教具评委,他讲到“开展自制教具应成为每一个科学教师的责任,也是展示才能的一个机会。”我深为认同。他讲不要把科学说得太神秘,带了很多组自制教具给大家展示,比如获全国一等奖用易拉罐做成的的小孔成像教具,问大家这个教具简单不简单,你会不会做?启发大家要勤动脑多动手。非常可敬的一位老人,这也是我不由自主要和卢老师合影的一个原因吧。


2012324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3-24 17:29:49编辑过]

TOP
54#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3-24 17:26:33编辑过]

TOP
55#

看来支点兄这次培训收获多多啊!

我的BLOG:
http://hi.baidu.com/caomaoyaya
http://blog.kxsy.net/user2/12762/index.html
TOP
56#

在硫酸铜溶液和铁钉反应这一课,我都是课前准备一杯反应过的,在课上再演示一杯,两相对比证明溶液颜色的变化。放置的时间久了如图片中的这一杯,铁钉表面包裹了很厚的一层软软的红色物质。我知道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但那是和铁钉结合紧密的组织,眼前这红色的组织也是铜吗?每一课上完就把放置久的一杯清洗一下方便下节再演示,厚厚的这层组织很容易从铁钉上脱落下来,把它取出晒干水分发现是红色粉末,不敢确认是铜。到底是不是铜呢?


TOP
57#

本周末到下周任务:1.完成市教研室布置上报的教学设计。2.完成四年级二、三单元复习资料编写,5月底抽测四年级科学,偏偏两位科学老师请假在家,学生面对没讲过的内容要记住很可怜的。3.下周六去参加自学考试,学历也要对口达标啊。

TOP
58#

铁和硫酸铜反应一般是 Fe+CuSO4=Cu+FeSO4 (紫红色沉淀,淡绿色溶液)
但若放置时间久了FeSO4会被O2氧化成Fe2(SO4)3(绿色溶液变为黄色溶液)

硫酸铁、硫酸亚铁常温下都是固态


 


我想:红色物质除了铜,估计还有部分FeSO4

TOP
59#

以下是引用支点在2012-4-6 23:26:00的发言:

本周末到下周任务:1.完成市教研室布置上报的教学设计。2.完成四年级二、三单元复习资料编写,5月底抽测四年级科学,偏偏两位科学老师请假在家,学生面对没讲过的内容要记住很可怜的。3.下周六去参加自学考试,学历也要对口达标啊。


工作充实,任务重。支点加油!

TOP
60#

本周完成两个任务,周三把教学设计交到教研室,今天去沧州完成了自学考试。下周要给四年级上科学课备战五月底测试。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