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班主任老师告诉我:他们班主任老师在聊升初的学生与成绩时发现,我教过的学生升初后,科学成绩普遍较好,而且科学尖子生多。开始我以为他在调笑我,但看到她要与我继续聊下去的样子,感觉到这可能是真实的(也可能巧了,教的几届学生智力水平高)。
我自己反思了一下。
1、情况可能属实,中学的科学老师曾来找过我。
2、学生后劲足,其实不是小学科学知识掌握的多么扎实,成绩多么的好,而是兴趣的力量。
因为:以前教学,我从来不关心区统测成绩,因此区统测成绩经常在区常模左右,从没有取得高名次。期末的成绩评定,大部分是以平时教学时的表现来决定。我设立了免考制度,平时实验或教学活动完成的好,有相应的奖励,累积一定额度便可免考双优。而加分项目,纪律、固定作业的比例很低,主要是活动的完成与组织以及相关的制作上。我在乎的是让大家得到更多的体验活动,从中得到快乐。所以那时,学生很喜欢科学课,受欢迎程度可与体育课相比,而我经常与孩子们一起,有时还帮他们向语文数学老师求情,少作业,以便有空进行科学活动。当然,那时,区里对科学成绩并不重视,而且学校的领导也不会有什么成绩上的硬性要求。
我教学的大方向是调动学生兴趣,乐于参与教学活动,以自律互勉为主。因此,对于后进生而言,我做的很不到位,我不会拼命的去要求他们补未做的作业或活动,不会去找家长告状,不会去用伤他们自尊的话去批评他们。我认为,任何学习活动,都会有不喜欢的学生,任何事物都会有不喜欢的人,任何人都有不愿意喜欢的时候,而不喜欢不愿意可以有很多理由,天赋、家教、性格、兴趣点等等的不同。我不会因为个别的少数同学的不好,就停止或减慢正常的教学活动,让更多的人浪费时间陪、等他们一起学,这对于努力认真的人是不公平的。 当然结果也就是区统测成绩不好,因为平均分的高低,后进生起决定性作用。
3、很早,我就翻过初中的科学书,发现,知识点重复率很高。如果不学小学科学,就凭学生在日常生活及其他学科当中了解的科学知识,学习初中科学,也是可以的。所以小学科学,重要的是学习科学的兴趣,以及对科学知识的体验与感受,这也是对未来学习科学的基础。
再想想现在,这两年,我基本放弃了原来的那些想法。正慢慢变成了功利的教学者。
教育局进行学校考核,学校科学成绩也很重要,统测成绩好便成了学校的政治任务。教学中,要多考虑一些后面的同学,要多花时间帮助他们复习与作业。应对考试,就要加强考试练习,活动时间必然要被挤占。按这样的教学法,教出来的学生都是清一色的会考试的学生,一群会做一样试卷的学生。那些有点天赋和爱好的学生,在48节课中,学习本可以20课就可以掌握的内容,而那28课时,就是在等待,那些慢一点的人,因为,我们需要全班平均成绩。
是不是我太偏激了。有人说,在现在的教育下,创新方法,达到学生创意、开心、扎实掌握科学知识,也不是没有可能,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我们要去日本,向西走,也可以,因为地球是圆的,仍然可以到达日本。在这样去的过程中,为了到达目的地,我们拼命思索,创新发明,真的有那么大的价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