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推荐]控制与失控 [复制链接]

1#

[推荐]控制与失控

本文发表在《科学课》2011.07上,为本期的卷首语



 一位骨干教师在设计观察水的特征记录单时,把水的颜色、气味、透明度等诸多记录项一一详细列在表格中让学生填写,她期望学生通过观察,填写好了这些直接描述结论的项目,就可以轻易地归纳出水的几个特征。但事与愿违,学生居然没兴趣去做,当然也就影响了结论的得出。后来,我们把记录单改成开放式的,在观察项上只写了一个项目“颜色”,其他的观察项目由学生自己填写。教师提供的几杯水也不标识名称,而是只写标号,让学生自己去鉴别它们是从哪里取来的水。这样的改进,试图把学生作为“解密”的人,作为自由探究者,设想“颜色”项能起到引导思考的作用,使学生有自由的空间,根据自己的经验去确定从哪些方面观察水和做记录。“这样的改进,会不会使得学生的活动太乱太杂(失控)而不好收场(归纳出结论)?”这样的疑虑在课后终于打消了——效果真的不一样,学生不仅探究的兴致高,对水的特征的认识也更加深刻。




在引导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时,不少老师习惯于给学生设计好所有的探究步骤,甚至提供完备的记录表和提示卡,让学生经历一场“完美”的“探究”和“思维”过程,以达到揭示科学奥秘——获得知识结论的目的。这种探究,是在教师的严密控制之下开展的,学生实际上很少有自由思考的空间。这种表面上“严谨”的“探究”,其实隐含着直奔结论的目的——实质上是一种变相的传授式教学,我们也可以称之为“伪探究”。




“放得太开了,收不回来怎么办?”这样的疑虑司空见惯。“课堂教学失控”是许多老师在上科学课时最担心出现的状况之一,他们期望课堂中发生的一切都在自己的预期中,一切都期望在自己的“如来佛”掌心中,久而久之,我们的学生都快成了“探究”步骤设计中的“玩偶”或“傀儡”了。难道放开了真的那么可怕?科学探究失去了教师的控制难道真的那么可怕?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的这句话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当教师太想作为(控制)时,可能会起到相反的效果,当教师适当地无为(失控)而为、顺其自然时,却往往能达到理想的成效。




美国著名的《连线》(Wired)杂志创始主编凯文·凯利在《失控》一书中对自动化机器的“控制”与“失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后认为:智能控制要体现为无控制或自由,施加的是无形的影响,愚蠢的控制体现为外来的辖制和以炫耀武力造势。对机器的智能控制都在追求“无控制”、“自由”和“无形的影响”了,联系到教师对课堂中探究活动的控制,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来转译:对探究的控制体现为无控制或自由,智慧的课堂调控施加的是无形的影响,糟糕的探究体现为教师的辖制,以所谓“严密”的探究步骤造势。




一切探究活动的设计首要的是服务于学生自主的学,而后才是教师的教。在探究性学习的设计中,教师可能最习惯的就是对控制的设计,而对无控制的、自由的、自主的探究活动的设计却关注不够。在与许多老师讨论探究教学的设计时,他们都会说:“我当然考虑了学生!我设计这个活动,学生极可能会这样反应,他们这样反应,我会设计下一个活动来推进。”可问题往往就出现在这里,我们不自觉地把学生当成了“推一推就动一动”的机器。教师首先考虑的不是学生的学,而是教师的教,是从教出发的控制,这绝不是智慧的控制。




所以,对探究的控制应当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我们设计的记录单和提示卡绝不是为了限制思考的范围,探究的步骤也绝不是为了控制学生的活动范围,而是为了让学生的思维范围更开阔、活动范围更广,使得学生的学习多姿多彩,使得探究性的学习真的在学生身上发生。




相信学生,把学生的自主探究放在教学设计的核心位置,把握好控制与失控之间的平衡,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石牌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510631)  吴向东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2-13 8:58:12编辑过]

分享 转发
一个人能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TOP
2#

“当教师太想作为(控制)时,可能会起到相反的效果,当教师适当地无为(失控)而为、顺其自然时,却往往能达到理想的成效。”


关键在于把握好一个度。

TOP
3#

文中“教师首先考虑的不是学生的学,而是教师的教,是从教出发的控制,这绝不是智慧的控制。”个人持不同意见。


 


应该说老师教的时候,是在考虑学生的学,老师教就是为了教?那还要教什么?!老师的教,不是为了完成老师的教!但老师由于对学生没有充分的了解、对教材没有充分的了解、教学经验、教学技能等等多方面,所以在教的时候往往出现各种各样问题,但这并没有说明老师只是想完成自己的教,而没有从学生的学出发。


 


在此也想到,一些公开课、研讨课后专家、听课老师在谈到关于教学设计时常会说:我们看到在教学设计中,往往只关注教师活动,而对于学生活动体现得很少,关注得很少对此,个人也持不同意见:教学设计从何而来,根据教材要求、根据教学目标、根据学生认知特点、从学生如何学会学懂出发,于是才有了教师的教学设计,设计了教学中如何通过教师的教来帮助学生的学,教师的教由学生的学出发,再落实到学生的学上。还是那话,在教学中所表现出的那些没能很好帮助学生学的教,并不是教师没从学生学上出发,只是由于思考不够,预计不足,经验不丰富,教学技能不强等等产生的问题,问题的出现,不能就定性为没从“学生的学”出发。


 


就如吴向东老师此文开头所举例子,“一位骨干教师在设计观察水的特征记录单时,把水的颜色、气味、透明度等诸多记录项一一详细列在表格中让学生填写,她期望学生通过观察,填写好了这些直接描述结论的项目,就可以轻易地归纳出水的几个特征。”她的“期待”不是从“学生的学出发”吗


 


“但事与愿违,学生居然没兴趣去做,当然也就影响了结论的得出。”这个“事与愿违”,真的就是没从“学生的学”出发吗?还是教师没能很好地了解学生才产生的?


 


    这里谈到的“教与学”的关系,也让我想到了另一组关系“预设与生成”。现在好像很多研讨时,都太喜欢学生在没有教师引导下的“生成,希望课堂上不要都跟着教师的预设走,最好能让学生在课堂上能自然而然地能多生成些,好像课堂上越出现出乎意料的生成就越好。对此,人个也不是很赞成。


    确实,学生在课堂上有时会表现些出乎意料而又与本课研究极其有关的特别想法,但更多的时候,如果我们对学生的了解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加深、对教学技能的掌握加强,那教师的预设本强也会提高,并会将预设设计入教学中,从而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空间更大程度地“生成”,这也是一种“生成”,而且应该是更有效的“生成”!


    当然我们在说这个“有效生成”时也不否定有学生出乎意料的“生成”,对于这种“生成”,如果发生了,教师尽可能抓住,这也是难得可贵的!但不能因为这个难得可贵,而减弱有效教学设计后产生的“有效生成”,而且人个也觉得,教师考虑越多,“有效生成”也会生成得越多,能更有效地达到提高学生科学思维的能力。


 

TOP
4#

课堂最精彩之处应该属于师生互动,这里才能看出学生思维是否发展,教师引导是否到位,课堂调控是否得体,理论是用来参考的,关键看课堂吧!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