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分享]天高云淡六年级上册教学随记 [复制链接]

1#

[分享]天高云淡六年级上册教学随记

注册网上很久了,只学会了潜水。今年想出来透透气。不知能不能得到各位大侠的支持!
分享 转发
台州市黄岩区实验小学 QQ:583075501
TOP
2#

热烈欢迎!
一个人能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TOP
3#

希望能分享你的教学心得和经验
秀山小学红领巾气象站地址:  http://dsxsxx.com/qx/    欢迎你多关心气象信息
TOP
4#

绝对支持,支持冒泡!

QQ:573014161  网名:灰太人
TOP
5#

支持是应该的。不过明显标题是个陷阱。呵呵
呼吸,每个时刻都不同。
TOP
6#

冒泡是必须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9-1 8:41:19编辑过]

TOP
7#

潜水太久会很憋的,期望你早日冒泡显身哈,呵呵!期待你的分享!
TOP
8#

  欢迎冒泡啊
宁波市北仑区灵山书院  王奇尔 QQ:23426132
TOP
9#

周五上了,开学的第一节课科学课。这节课我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大致了解一下本册的学习内容。安排了二个活动:(一)看目录,说内容。


        让学生看目录,说说本学期主要学习什么?你最兴趣的是那部分的内容?为什么?


(二)玩材料,试解决。


        1、让学生自由的玩学具袋中的材料。       


        2、按要求玩。


           (1)杠杆尺。右边挂一个,左边怎么挂能达到平衡?


            (2)组装滑轮组。你能不能根据说明,组装一个滑轮组。


       目的:1、让学生玩学具袋中的材料,进一步让学生了解学习内容。


                2、让学生提前组装,如动滑轮。


               3、激发学生对本册内容的兴趣。


               4、对一些有难度的内容,让学生提早思考。如杠杆尺的平衡问题。

台州市黄岩区实验小学 QQ:583075501
TOP
10#

以下是引用天高云淡在2011-9-4 20:59:00的发言:

       目的:1、让学生玩学具袋中的材料,进一步让学生了解学习内容。


                2、让学生提前组装,如动滑轮。


               3、激发学生对本册内容的兴趣。


               4、对一些有难度的内容,让学生提早思考。如杠杆尺的平衡问题。


这样的第一课也挺有创意的,学生开心,同时也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很多东西。

TOP
11#

我也喜欢在学期第一堂课这样上的,让学生把握整个学期的教材框架,然后事先对材料做好准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9-5 8:34:41编辑过]

TOP
12#

记录自己点滴教学,欢迎!

TOP
13#

1、使用工具


 


 


1、本以为让学生写出使用过的八种工具是一件挺简单的事儿,所以在课堂上让学生说了几种使用过的工具后,就让学生写,但事与愿违,约有一半的学生是有困难的。


2、笔可以算工具吗?起初一听,觉得不应该算,笔应该叫文具。但细细一想,觉得出算。它能够书写,是一种能够让我们方便书写的装置。不知各位意见如何?

台州市黄岩区实验小学 QQ:583075501
TOP
14#

第二课  杠杆的科学 


 


我觉得这一课安排有点问题:


问题一:书本让学生认识了杠杆、杠杆上三个重要的点之后,按排了找压水井的压杆和跷跷板中的三个点。我想编者本意是让学生通过熟悉的生活经验来,巩固杠杆三个点。但事实这两个图中第一个图对学生来说却是一个很陌生的例子。第二个图的阻力点和用力点又可以互换。这样对学生来说有点难。     


问题二:我们的科学研究是不是一定要定量,而不要定性的东西。如果定性可以的话。那么研究是不是省力杠杆就用不着杠杆尺了,直接用一根直尺、文具盒、橡皮就可以研究了。让学生用这三样东西来组成一个杠杆后,用手轻轻的撬起,再不断的把橡皮的位置向处移,体会用力的大小。最后让学生分析我们用的力大小怎样变化?这与支点的什么关系? 


 


用杠杆尺定量有什么好处呢?


1、培养学生用数据说话的意识。2、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3、让实验结论更加可靠、可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9-12 22:31:20编辑过]

台州市黄岩区实验小学 QQ:583075501
TOP
15#

以上第二课分析得很好,确实跷跷板用力点和阻力点是会互换的,这就需要确定从谁的视角来看这个问题。
TOP
16#

《杠杆的科学》一课的内容安排得比较多,特别是杠杆尺的分析,似乎有一些困难。它与前面杠杆的科学的实际运用有一些脱节,如果要在40分钟内完成这一课的教学,老师要合理处理杠杆尺这一个环节。


等弄清楚这些关系之后再来学习杠杆尺也是一个杠杆,让学生挂一个省力杠杆和一个费力杠杆。把全班同学的省力杠杆拿出来分析一下是不是这样的情况,再把全班同学挂的费力杠杆拿出来分析一下是不是费力杠杆。最后总结科学概念。这一环节让全班同学共同完成表格,相当于把每位同学自己挂的钩码平衡状态的情况让大家一起来记录,并分析,然后让学生自己再体验挂不同省力情况的钩码。这样的操作时间上会比较节约,汇报的时候大家都能看到同类型的情况,有助学生仔细分辨。


想法:第一个班是让学生随意挂一个平衡杠杆,然后分析自己的杠杆是属于费力的还是省力的,这样的教学有阻碍教学概念的混淆,难以达成教学目标,所以,在第二个班我改为让学生先分析省力杠杆的情况和费力杠杆的情况,然后再来挂杠杆尺上的钩码。]


这是我去年的教学心得,希望能借鉴。


 


 


六年级上册教学痕迹积累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8514&page=&star=1


 

TOP
17#

以下是引用一品轩在2011-9-12 22:56:00的发言:

这是我去年的教学心得,希望能借鉴。


 


 


六年级上册教学痕迹积累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8514&page=&star=1


 

谢谢!

台州市黄岩区实验小学 QQ:583075501
TOP
18#

续第二课  杠杆的科学


 


这几天比较忙碌,上贴匆匆写了一下,今天补充一些。


 


这一课我是用了二节课的时间上的,第一节课认识杠杆和杠杆上的三个点,并通过一些实例加以分析,让学生学会鉴别是否是杠杆类工具。第二课时,利用杠杆尺研究杠杆中力的原理。


 


第一课时


 


1、出示第一课中采石场撬大石头的图,分析抽象出杠杆简图。引出杠杆概念。


2、分析杠杆简略,导出用力点、支点、阻力点。


3、找出压水井压杆、跷跷板三个点的位置。


(学生对跷跷板的用力点和阻力点出现争议,组织讨论。最后采纳了一个同学的意见:跷跷板的用力点和阻力点可以互换,但现在的情况是男同学要用力向下,女同学不用力。所以男同学这边标用力点,女同学这边标阻力点)


4、再分析羊角榔头拨钉等工具是不是杠杆类工具,为什么?


(这一部分一部分同学认为剪刀和老虎钳不杠杆类工具,看来学生对杠杆的认识还存在着一定的欠缺)


5、让学生举出生活中的杠杆类工具。


6、用一根直尺、文具盒、橡皮组成杠杆,体验移动支点后用力。为下一节课铺垫。


 


 


第二课时


1、结合具体的杠杆类工具,复习用力点、阻力点和支点。


2、出示杠杆尺,让学生指一指杠杆尺的支点,全班统一左边为阻力点,右边为用力点。


3、分析怎样挂算省力?怎样挂算费力?怎样挂算不省力,不费力?(结合演示)


(当用力点的力少于阻力点的力——省力:反之——费力;相等——不省力不费力)


4、明确要求:阻力点和用力点各选一个点挂,不断调整直到平衡后,记录数据,并判断用力情况。


5、学生实验。


6、学生汇报实验结果,老师输入电子表格中。


7、分析数据。老师用排序的方法排列数据,分成省力、费力、不省力不费力三组数据后,让学生分析各组数据的特点。


8、归纳结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9-13 22:21:07编辑过]

台州市黄岩区实验小学 QQ:583075501
TOP
19#

“当用力点的力少于阻力点的力——省力”这种写法科学吗?省力费力主要看用力点和阻力点距支点的远近。
TOP
20#

以下是引用支点在2011-9-13 23:01:00的发言:
“当用力点的力少于阻力点的力——省力”这种写法科学吗?省力费力主要看用力点和阻力点距支点的远近。

我的理解:省力就是用力点上的力比阻力点上的阻力要小,达到这样的条件是什么呢?那就是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比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


 


我执教的情况看,一部分学生对什么是省力什么是费力还不是很理解。

茅盾实验小学→乌镇植材小学→羔羊中心小学   金国江  QQ:55502289
TOP
21#

以下是引用支点在2011-9-13 23:01:00的发言:
“当用力点的力少于阻力点的力——省力”这种写法科学吗?省力费力主要看用力点和阻力点距支点的远近。

同意,对于六年级学生应该暗示力臂的含义了!

TOP
22#

以下是引用支点在2011-9-13 23:01:00的发言:
“当用力点的力少于阻力点的力——省力”这种写法科学吗?省力费力主要看用力点和阻力点距支点的远近。

解释一下,这个是在实验之前,教学生当杠杆达到平衡后,如何判断“用力情况”时的分析后的结果。如:学生得到了这样一组数据——阻力点2(钩码数)1(格数)  用力点  1(钩码数)2(格数)  用力情况如何?怎么看?阻力点这边用的力大,用力点这边用的力小,所以省力。


 


只有让学生清楚的掌握判断的方法,才有利于后面数据的分析。汇报数据的时候,我们才可以分类,从多是省力的数据中分析出,省力杠杆的特点: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9-14 21:43:17编辑过]

台州市黄岩区实验小学 QQ:583075501
TOP
23#

第三课  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这一课,找出开瓶器开瓶时三个点的位置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所以,本节课特意让每个小组带一个开瓶器和一瓶可乐,让学生在课堂亲身体会后,再找。效果比较好。


     书中第8页“剪刀”这个图不好。初看象理发剪,但细看又不是。让学生判断是不是省力杠杆有点难。课堂上有一个学生还说:“老师,我量过了支点到用力点和阻力点一样长。”其实,能量出来吗?显然也是毛估估的。建议编者换掉。


      提绳的位置对秤的最大称重有什么影响?我用了对杆秤上的两个提绳进行分析,效果不错。


 


 


疑惑:书本上设计“比较不同杠杆三个点位置有什么不同?”这个问题有什么用意?


 


我的想法是说明不同杠杆三个点的位置可能是不同的。也就是说支点不一定在用力点和阻力点的中间。但我总觉得意义不大。请各们发表高见。谢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9-14 22:00:50编辑过]

台州市黄岩区实验小学 QQ:583075501
TOP
24#

第四课   轮轴的秘密


 


 


这一课教学的时候,我把教材的内容调整了一下.


 


1、认识轮轴。


(1)出示一些图片(小铁轮的龙头、门把手、扳手等)让学生找出这些工具的相同点?


生:工作时都会作圆周运动。


生:都有一个中心点


生:有一个大圆,一个小圆


生:大圆和小圆一起运动


(2)引出轮轴概念。强调轮和轴要一起运动。


2、找一找,上图轮轴机械中的轮和轴。


3、找一找生活的轮轴。


生:电风扇开关


生:自行车龙头


生:汔车中开车窗的摇把


4、研究轮轴的作用


(1)( 学生发现我们用力的地方都在轮上)为什么你们喜欢在轮上用力?(让学生推测轮轴的作用) 


 (2)用实验的方法验证,力作用在轮上能省力。


(插曲:当一边挂的高,一边挂得低的时候,有一些学生认为不平衡)


(3)研究轮的大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


5、应用


(1)为什么门的拉手要按在远离轴链的地方?请试着用轮轴知识解释。


(2)使用扳手时,手握在扳手的那个地方更省力?


 


 


 觉得变样调整之后上得更加流畅一些。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9-20 22:01:09编辑过]

台州市黄岩区实验小学 QQ:583075501
TOP
25#

第五课  定滑轮和动滑轮


 


 


本课是让学通过实验的方法去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上这一课时,我补充了一个环节:滑轮和轮轴的比较。


 


组装一个轮轴和一个滑轮,让学生说说两者之间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目的是让学生分清什么是轮轴?什么是滑轮?


 


研究动滑轮作用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1、让学生猜测可能有什么作用?(省力)


2、省力是相对而言的。谁比谁省力?(利用动滑轮上拉比直接提升物体时省力)


3、那我们怎样做这个实验?


(1)测出直接向上提时的力。


(2)测出利用动滑轮向上拉时的力。


4、我们需要那些材料?


5、学生分组实验得出结论。


 


我学得六年级的学生有必要经历这种实验设计,也为斜面这一课作一个铺垫。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9-20 22:14:23编辑过]

台州市黄岩区实验小学 QQ:583075501
TOP
26#

6  滑轮组


 


  对于研究滑轮组的作用的一点想法:


  教材中研究滑轮作用时,采用了用测力计测出直接参上接时的力和利用滑轮组上拉的力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得出滑轮组能省力和滑轮组数越多越省力这两个结论。这种方法重视了学生的数据意识,但同时出现的误差也较大。我想能不能采用研究定滑轮的方法去研究。这样效果一样明显,而且还没有误差。

台州市黄岩区实验小学 QQ:583075501
TOP
27#

第七课  斜面的作用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对比实验得出斜面的作用和坡度对斜面的影响。当然重点也在于实验设计的过程。


一、两个实验如何安排


      这两个实验在设计上各有侧重。第一个实验“斜面能否省力?”重点是让学生明白沿斜面向上拉物体和什么进行比较省力了?只有明白这个学生才会设计好实验。第二个实验“斜面的坡度大小和省力的关系”重点应该落在对比实验中的改变条件和不变条件的分析上,进而让学生主的设计实验。


二、斜面的应用的思考


     滑滑梯是不是斜面?我想不应算,人们利用斜面是为了省力。而滑滑梯却是为了减缓降落的速度。


     房顶算不算斜面?我觉得应该算,这样让水流的更省力,更快。


三、关于螺丝钉的二个问题


     怎样让学生明白螺丝钉是斜面?和螺纹密的省力还是疏省力?这两个问题,我觉得还是用常识中的演示方法,把两顶角大小不一样的直角三角形卷在铅笔上,形成螺纹。使学生明白。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9-23 22:59:16编辑过]

台州市黄岩区实验小学 QQ:583075501
TOP
28#

数据陷井


 


 
























  直接提升物体的力 沿不同斜面提升物体的力             我们的发现  
      12    3  4      
   1.5N0.3N     0.5N  0.9N  1.4N      

 


“我的发现”学生很容易就写成:“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斜面的坡度越大越费力。”这样错误的结论。他们觉得随着坡度的增加,用的力也不断增大,这样就越来越费力。这时我们应该提醒孩子,利用斜面上拉的力和直接提升物体的力进行比较。发现都是省力的。


 


 


 


 

台州市黄岩区实验小学 QQ:583075501
TOP
29#

第8课  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


 


本课是这一单元的总结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对自行车的研究,了解链传动和复杂的机械是由简单机械组合而成的。本节课,我主要设置了以下这几个问题:


(一)动力


自行车是靠什么力量前进的?(人的力量)力是怎样传到轮子上的?(齿轮和链条)


(二)齿轮的设计


1、自行车为什么设计成中轴的齿轮大而后轴上的齿轮小?


生:为了骑行时省力


生:为看起来美观


生:让自行骑起来速度快


生:……


2、观察齿轮传动模型。看看大齿轮转一圈,小齿轮转多少圈?小齿轮转多少圈大齿轮转一圈?你还有什么发现?


(通过这个活动,学生发现:(1)大齿轮转一圈,小齿轮转两圈。小齿轮转两圈大齿轮转一圈。(2)他们走过的齿数是相同的。(3)大齿轮带动小齿轮时,小齿轮速度比大齿轮快,)


3、现在再来说说,自行上的齿轮这样设计是为了什么?(让自行车速度变快)


4、变速自行车。


(1)要让自行骑得慢应该如何调整?骑得快呢?


(2)怎样骑起最省力?(中轴调到最小,后轴调到最大。


(3)我们上坡是应如何调整?


(三)寻找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


把自行车搬上讲台,让学生上来指,并说说这里就应用了什么简单机械?


(自行搬到课堂上,更加直观。不明白和地方可以直接演示。学生学起来更方便)


(四)总结


1、本单元我们学过了那些简单机械类型?(杠杆、斜面……)


2、这样简单机械有什么作用?


 


 


 


 


 

台州市黄岩区实验小学 QQ:583075501
TOP
30#

 

黄岩实验小学2011年科技节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推动实小科技创新教育活动的开展为主旨,号召全体同学积极实践创新,提高科技素养,学好文化知识,努力构建学校科技教育的大平台,为每一位同学的探索精神、科技意识和创造性思维找到一个合适的载体;创设浓郁科学氛围,展示师生科学素养,活跃校园科技生活,推动素质教育全面开展。


二、活动对象:全体学生


三、活动目的:培养创新精神,促进科技兴趣;优化育人环境,营造科技氛围。


四、活动主题:动手动脑  畅想未来


五、活动时间:2011年10月


六、具体安排:


(一)活动内容


1、静态作品类


(1)科幻画(全校)


(2)实验小学科技节节徽设计比赛(全校)


(2)小发明、小论文(三至六年级)


(3)创意制作(三至五年级)


2、现场类


(1)F1风动车亲子赛 (一年级)  


(2)纸飞机比远赛(二年级)


(3)降落伞留空赛(三年级)    


(4)“天鹰”手掷模型飞机比远赛(四年级)


(5)自制环保动力小车直行赛(五年级)        


(6)框架结构承重赛(六年级)


3、模型类


(1)“BHT”排齿四驱车竞速赛      


(2)“飞轮”1:32遥控车绕标赛


(3)“探索者”自划船直行赛      


(4)“猎鹰100”直升飞机定点降落赛


(5)“极速号”绕标赛


三至五年级有器材的同学自愿参加,每班每项不超过3人。模型队的同学不占班级名额。


(二)作品上交与报名


1、作品类比赛上交和现场类比赛报名截止时间10月25日。


2、本届科技节报名办法,采用网上报名。各班从德育处FTP“2011科技节报名”文件夹下载表格,并于10月25日前上传回FTP,上传时请修改文件名为班级名。


3、现场类比赛时间暂定10月28日下午


(三)总结评比


本届科技节分班级和校级比赛两个层次。校级比赛,设一、二等奖,具体由比赛负责人根据参赛水平确定设奖比例。三等奖由各班在班级比赛时确定,名单上报学校,每项不超过5人(组)。


 


 


                                                                                                             黄岩区实验小学


                                                                                                                2011年9月


                                      


 


附件1:黄岩区实验小学“2011年科技节”活动安排表


附件2:黄岩区实验小学“2011年科技节”活动规则

台州市黄岩区实验小学 QQ:583075501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