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南京市栖霞区教研室
卢小燕
luyan63122@sina.com
生命科学领域
科学知识目标:
通过对生命科学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生命体的主要特征,理解生物的生命活动和生命周期;认识人体和健康,以及生命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核心概念
生命的主要特征:
1、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
2、生物体不断地与周围环境交换物质、能量、信息,适应环境以维持生存。
3、生物有生命周期,通过繁殖延续后代。
生物的分类和生物的多样性:
1、动物需要依靠其他生物供给养分。
2、植物能自养,还能为其他生物生存提供氧气和养分。
3、微生物一般不能用肉眼观察到。
4、生物进化过程中形成了生物的多样性。
人类:
1、人类是进化的产物。
2、人类与其他动物的区别在于人具有一个高级功能的脑,有语言,思想,复杂情感和意志。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生命科学
生命科学
原核生物界:病毒 概念:病毒也是生物中的一类
特征:没有细胞结构,寄生在其他细胞中。
原核生物界 蓝细菌(生产者)
特征:无成形细胞核,单细胞或多细胞丝状体。
蓝藻 发菜
原核生物界 细菌:杆菌、球菌、螺旋菌 概念:细菌的主要特点和利与弊两方面的作用 特征:无成形细胞核
实验:消毒剂的作用
目的:
了解家用消毒剂对细菌生长的影响。
知道打喷嚏可以传播细菌。
鼻粘液(鼻涕) 碘酒 自来水
教学设计:
活动一:关于细菌提出问题,讨论选取可探究的问题。
活动二: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下操作定义。(控制变量)
活动三:观察记录。(时间、条件、现象)(简笔画、注释)
活动四:汇报、分析实验观察记录、得出结论。提出新问题。
生命科学
原生植物 藻类 (生产者)
特征:有明显细胞核,单细胞、群体或多细胞组成,含叶绿素和其他辅助色素。
绿藻 石花菜
水绵 石莼
螺旋藻 海带
原生生物界 原生动物(消费者)
制作池塘水装片
目的:
了解池塘里的原生动植物。
能使用显微镜观察池塘水中的微生物。
用绘图的方法描述观察到的微生物体。
教学设计:
活动一:采集池塘水并记录(时间、环境状况、采集人等)
活动二:培养池塘水(米粒、稻草、麦秸、豆秸等)讨论提出假设。(对比)
活动三:观察记录。(时间、条件、现象)(简笔画、注释)
活动四:取样制作装片,用显微镜观察并记录。
活动五:根据假设和观察记录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生命世界
真菌界(分解者)
“微生物”实验常用器材
显微镜:
载玻片:
盖玻片:
培养皿:
试管:
滴管:
显微镜的构造
显微镜使用步骤
1、取镜:一手托住镜座,一手握住镜臂。把显微镜放在座前桌面上稍偏左的位置,镜座应距桌沿 6~7 cm左右。
2、对光:调整反光镜和遮光器以获得最适当的光线。
3、上装片:将装片放在载物台上,使片中被观察的部分位于通光孔的正中央,然后用标本夹夹好装片。
4、观察(低倍镜):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物镜逐渐接近装片。需要注意,不能使物镜触及装片,以防镜头将装片压碎。然后,左眼注视目镜内,同时右眼不要闭合(要养成睁开双眼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习惯,以便在观察的同时能用右眼看着绘图),并转动粗准焦螺旋,当看到放大物像时,再转动细准焦螺旋至标本影像非常清晰。
5、观察(高倍镜):如需进一步使用高倍物镜观察,可旋转转换器换用高倍物镜,如物像不很清晰,可用细准焦螺旋进行调节。
6、收镜:上升镜筒或下降载物台,将物镜镜头从通光孔处移开,检查零件有无损伤,并清洁后即可铺上防尘布。
制作洋葱表皮装片
①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
②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适量的清水。
③先用刀片划一个“井”字,再用镊子撕取洋葱鳞茎表面适量的薄膜,以0.5cm×0.5cm为宜。将撕下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镊子将其仔细展平。
④用镊子轻轻夹住盖玻片从一侧盖上盖玻片,防止盖玻片下出现气泡。
⑤将制成的装片放在显微镜物载台上,让盖玻片下的洋葱鳞茎薄膜位于通光孔的中央。调焦观察。
⑥染色,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碘酒,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将碘酒洗掉,将装片周边的液体擦干净,再用显微镜观察。
关于霉菌的教学活动
概念:霉菌是一种微生物。通常需要在潮湿、温暖、黑暗的环境里生长。
器材:长有霉菌的馒头、奶制品、水果、蔬菜、温度计、干面包、显微镜、冰箱
活动一:观察霉菌
1.你看到什么?你认为它们是怎么长成的?
2.这些霉菌有什么不同与相同之处?
活动二:交流与研讨
1.你认为什么样的食物容易长出霉菌?你的依据是什么?
2.你认为什么样的食物不容易长出霉菌?你的依据是什么?
3.你认为什么条件能促使霉菌生长?你的依据是什么?
4.你认为什么条件能抑制霉菌生长?你的依据是什么?
活动三:设计实验,用显微镜观察霉菌
设计实验,观察潮湿和干燥;光线的明暗;温度对霉菌生长的影响。
活动四:交流与研讨,提出问题
1.显微镜下你看到了什么?与我们直接观察到的有什么不同?
2.它们与植物相比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3.什么条件会影响它们的生长?哪些实验数据能证明你的观点?
4霉菌对我们有益还是有害呢?哪些例子能证明你的观点?
活动五 :思考价值观问题
一块蛋糕上长了一个小霉点,小明说霉菌是致命不能吃。奶奶舍不得丢,掰掉霉点,把蛋糕吃了。你有何想法?你能例举出哪些 例子支持你的观点?
生命世界
植物界
无维管束植物:
苔藓类:
没有输导组织
的分化。
地衣类:
没有根、茎、
叶的分化。
(地衣是藻类和真菌共生的结合体)
蕨类植物(有维管束)
特征:有根、茎、叶的分化和较原始的维管组织;根为假根
裸子 植物
特征:
没有花被,
没有闭合子房,
种子裸露。
被子植物:子房闭合
单子叶植物:
特征:种子的胚有一片子叶,茎没有形成层,除棕榈外多为草本。
常见有玉米、小麦、水稻、香蕉、椰子。
被子植物
双子叶植物:
特征:种子的胚中含有两片子叶。
常见有花生、板栗、桑、无花果、仙人掌、棉、蓖麻、石榴、葡萄、辣椒、夹竹桃、豆类、瓜类等
“植物”实验常用器材
烧杯
试管
滴瓶
培养皿
放大镜
标本夹
标本箱
植物的器官 根
直根:菠菜、青菜、蒲公英、木本类
植物根形态 须根:葱、玉米、水稻、小麦、高粱
贮藏根:萝卜、山芋
变态根 : 气生根:榕树、吊兰
呼吸根:红树、海桑
根的结构与功能
根的功能
吸收
运输和贮藏
支持和固着
合成和分泌
繁殖
观察根尖纵切装片
关于“根”的实验
一、根的向地性实验:
目的:
知道植物的根总是向着地心生长。
观察种子在不同位置上,根的生长情况。
教学设计:
活动一:根据现象,提出问题。
活动二:提出假设,设计实验,下操作定义。
活动三:观察记录。(时间、条件、现象)(简笔画、注释)
活动四:观察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二、根的向水性实验
目的:
知道根向着水分多的地方生长,了解根的吸收功能。
观察根的生长情况。
教学设计:
活动一:根据现象,提出问题。
活动二:提出假设,设计实验,下操作定义。(多选几种植物)
活动三:观察记录。(时间、条件、现象)(简笔画、注释)
活动四:观察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三、关于根的观察与思考
1、你观察到根的什么了?
2、所有的根看起来都一样吗?说说你的看法。
3、根有什么作用?
4、你为什么认为根对植物很重要?
植物的器官 茎
特征:茎上有节,节上有芽。
结构:主干、分枝、叶、芽
茎的种类
1. 直立茎:
2. 缠绕茎:左旋:牵牛,菜豆。
右旋:律草、薯蓣
中性:何首乌
3. 攀缘茎:1)卷须:瓜类、葡萄、豌豆
2)气生根:常春藤、络石、辟荔
3)叶柄:旱金莲、铁线莲
4)钩刺:猪殃草、白藤
5)吸盘:爬墙虎
4. 匍匐茎:草莓
茎的变态
地上茎的变态:叶状茎、茎卷须、茎刺、肉质茎;
地下茎的变态:根状茎、块茎、鳞茎、球茎;
植物茎的结构
茎的功能
支持作用
输导作用
贮藏作用
繁殖作用
关于“茎”的教学活动
小组活动:
每人领取一种根茎类食物。记录下所拿食物的名称及猜测可能为茎还是根?
观察自取的食物,写出猜测理由。
根据认定情况,分为“茎”组、“根”组。
讨论同类食物共同的外型特征是什么?
找出组内差异较大的,写出原因并请他站在中间。
将根、茎两组混合,每两人一组,完成根茎差异比较表。
在中间者由老师说明特征,再由学生决定给予分入哪一组别中。
将根、茎解剖,观察横切面有何不同并下结论。
观察记录表: